呂海瓊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綜合國力的大力提升,教育水平的卓越突進,越來越多的外國學生選擇到中國來留學,醫學類來華留學生數量排在各類留學生數量的第二位。漢語和中國概況類課程是來華留學生專業培養方案中的必修課,其中《國際漢語能力標準》四級水平是非MBBS授課資質高校接收臨床醫學專業來華留學生的最低漢語要求,可見HSK四級對來華留學醫學類預科生的重要性。本文以貴州醫科大學為例,對來華留學醫學類預科生HSK四級語法系列微課建設進行初步探析,旨在為本論題的相關后來研究者拋磚引玉,期望合眾助力對外漢語翻轉課堂教學發展。
關鍵詞:醫學類留學預科生;HSK四級語法;微課建設;翻轉課堂
目前,貴州醫科大學為非MBBS授課資質醫學類高校,學校給來華留學生授課的語言以漢語為主,適時輔之以英語。中國教育部印發的《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規范》(試行)中的語言能力要求指出:“以中文為專業教學語言的學科、專業中,來華留學生應該能夠順利使用中文完成本學科、專業的學習和研究任務,并具備使用中文從事本專業相關工作的能力;畢業時中文能力應當達到《國際漢語能力標準》五級水平。”第二部分第二條指出:“來華留學生入學標準中,以中文為專業教學語言的學科、專業的中文能力要求應當至少達到《國際漢語能力標準》四級水平。”為響應國家相關政策,規范辦學,提升質量,我校在《貴州醫科大學國際學生學籍管理辦法》(試行)第十七條中提出:“學生在我校經過第一年漢語學習后必須取得漢語HSK4過級證書方可進入專業基礎課程學習。”即我校來華留學生只有在第一學年通過由中國教育部國家漢語水平考試委員會領導、北京語言大學漢語水平考試中心設計研制的HSK四級考試,才能進入我校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習。同時,我校把HSK四級課程設為來華留學預科生的主干課程,此課程的教學質量關乎留學生能否在第二學年順利進入醫學課程的學習,可謂漢語課程中的重中之重。
HSK四級課程的教學內容從語言技能方面來看,包括聽力、閱讀、書寫和口語四個部分;從語言知識方面來看,包括語音、詞匯、語法和漢字四個部分。語法是HSK四級課程的重點之一,也是留學生學習漢語的難點。貴州醫科大學的留學生生源國主要為印度、巴基斯坦、柬埔寨、尼泊爾、尼日利亞、加納、喀麥隆等國,在這些國家中人們的母語多為印地語、烏爾都語、高棉語、尼泊爾語、豪薩語、杜阿拉語等。由于生源國歷史、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原因,我校絕大部分留學生的英語水平較高,因此,在漢語教學中,教師使用的課堂媒介語均為英語。然而,漢語屬于漢藏語系,而大部分留學生的母語和英語則屬于印歐語系、南亞語系、閃含語系和班圖語系,這些語系與漢藏語系有著極其巨大的差別,是完全不同的語言系統。例如,印歐語系、閃含語系等擁有眾多的“屈折變化”,在語法范疇內有數、性、格、時態、語態等的變化,主語和謂語在形式上須保持一致。而漢藏語系里的漢語則屬于典型的“孤立語”,主要用詞序和虛詞來表示語法關系,很少有數、性、格上的變化。諸多的差異使得留學生在學習漢語時很難找到自己所說語言與漢語之間的共性,幾乎沒法利用自身語言的正遷移學習策略。因此,開發和建設HSK四級語法系列微課不僅能在實際教學中幫助留學生有效克服漢語語法學習困難,更是我校留學生漢語教學方式創新和改革的基礎建設和重要突破口,也是必經之路。
開發與建設HSK四級語法系列微課是教學手段現代科技化趨勢、來華留學醫學類預科生對外漢語教學發展、漢語語言自身特色及難點教學、留學生漢語學習需求等方面的多重訴求,是具備招收來華留學醫學類預科生資質或對各專業來華留學生有漢語水平考試等級要求的國內各高校探索對外漢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一種啟迪。其意義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適應我校對來華留學醫學類預科生的漢語要求,尤其是HSK過級要求,培養知華友華親華的國際醫學人才。《貴州醫科大學國際學生學籍管理辦法》(試行)第十七條規定:“學生在我校經過第一年漢語學習后必須取得漢語HSK4過級證書方可進入專業基礎課程學習。”第十九條規定:“如需在我國實習者,須通過臨床課程聯考,同時應取得漢語HSK5過級證書。”可見HSK課程對留學生至關重要。HSK四級課程更是HSK課程中的基礎和關鍵,因為我校來華留學預科生能否通過國家漢語水平考試委員會組織的HSK四級考試是其能否進入醫學課程學習的門檻。同時,HSK四級課程能為留學生接下來的HSK五級、HSK六級以及中國文化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促進我校來華留學生漢語課程教與學方式的創新與改革。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教育信息化成為教學方式創新與改革新焦點,我校對外漢語教師應積極開發微課來協助提升我校留學生漢語教學的整體質量。適當更新我校留學生漢語教學理念,使傳統課堂教學方式與微課個性化自主學習方式相結合,適時翻轉課堂,使教與學的形式新穎化、多元化、融合化,獨具特色并與時俱進。
三、助力我校來華留學生漢語學習資源庫建設。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能將HSK四級各語法點分別以目標明確、內容突出、重點針對、相對完整并能抓住學生注意力的微視頻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可輔助傳統的課堂教學、服務于留學生的漢語自主學習,并能以學生的需求和學習感受為出發點來擴充我校留學生個性化自主高效學習的移動漢語學習資源。
四、提升教師學科專業能力與教育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一方面,建設HSK四級語法系列微課能夠促進我校對外漢語教師之間對HSK系列課程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和教學實施方式的再探討和再研究,深化學習相關漢語本體知識和對外漢語教學知識,從而提升教師學科專業能力;另一方面,項目團隊通過對該微課的開發,可以提升團隊教師自身的教學資源設計、開發、制作能力以及網絡信息技術與相關教學資源的整合運用能力。
結語
本文以貴州醫科大學來華留學預科生漢語課程教學方式的創新與改革和有效提高留學生漢語學習水平為主要目的,以HSK四級語法為突破口,全力打造出以學生為主體受眾、以微視頻為載體、融合多種微學習資源、支持多種學習方式并體現翻轉課堂新教學理念的高效自主學習系列微課。在教學主題的選擇上,結合了我校來華留學生漢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和具體要求,認真考慮了知識點范圍,一方面避免了范圍過大而徒增建設困難,無法保質。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范圍過小而太過零碎化、不能形成體系。最后,本文認為HSK四級語法系列微課的建設還需包含制定微課成品后期的具體應用實施方案以及微課成品在相關網絡教學平臺進行實踐應用的數據搜集和信息反饋。微課建設組成員也需實時跟蹤該系列微課的應用情況并適時與學生和同行老師進行網絡文字點評答疑、交流互動,做好跟蹤記錄、撰寫教學反思,不斷完善和優化該微課。最終使得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和以HSK四級語法系列微課為基礎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更好地融合,從而有效服務于來華留學醫學類預科生的HSK四級語法學習。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來華留學生高等教育質量規范(試行)》[Z].教外[2018]50號.2018.
[2]黃伯榮,廖旭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
[4]岑麒祥,岑運強.語言學史概要[M].北京:世界圖書北京出版公司,2008.
[5]毛雪.臨床醫學本科留學生漢語課程的教學現狀及對策探析[J].河南教育(高教),2017.
[6]沈曉梅.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微課教學模式應用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