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艷瑜
摘要:社區嬌正是在西方社會實踐和管理中替代監禁刑罰的一種社會懲罰與矯正方式。隨著人權理念的深入人心,和社會管理的方式的多樣化。社會管理者發現,單一的監禁懲罰,并不能面對社會中多樣化的違規行為,而濫用監禁刑罰可能會帶來犯罪擴大化等負面影響。隨著社會變革的需求和歷史沿革的改善,社區嬌正成為了一種較好的代替方式。文章結合西方傳統社區嬌正理論,結合中國實際情況,基于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如何發掘社區力量,參與社會管理,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監督矯正,幫助社會違規者,能通過相較于監禁刑罰較輕的社區嬌正,促使服刑人員盡快回歸社會,更易被社會所接納。
關鍵詞:社會矯正;公共管理;社區力量
在西方完成近代社會改革,現代社會制度逐漸成型以來,對社會違規人員的處理一直是各國政府都要面對的問題,在社會體系較為成熟的西方發達國家,單一的單軌制監禁懲罰措施,被證明有著一定的負面作用,一旦一個社會成員因為某些原因受到過監禁懲罰,則他的社會檔案上就會記錄在冊。則這名受過懲罰的社會成員將失去部分的從事政府部門或其他政審嚴格企業的機會,在社會上也將飽受歧視,難以找到穩定的收入來源,而與社會脫節的過程中,服刑人員以前具備的社會技能將過時,而再融入社會十分困難。在這種環境下,刑滿釋放后容易再次走上犯罪的道路,累犯,再犯,難以真正走上正道,成為社會中的“隱雷”。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探究利用社區力量來矯正罪行不重,主觀犯罪意愿弱的罪犯進行社區矯正,來代替監禁。社區矯正中,主要包括完成規定時限的社區志愿服務內容,由多政府部門共同來聯合執行。在這種情況下,接受社區矯正的社會成員,不會脫離與社會的聯系,而本身的罪責,通過自身無償服務隊社區的貢獻來彌補。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種形式有利于受責社會成員回歸社會,也有利于他們脫離犯罪環境,在社區中建立新的社會聯系,并感受自身價值,有利于矯正錯誤人格或錯誤習慣,走上正確的道路,重新融入社會。這種較輕的懲戒措施,也能讓其他的社會成員更好的接納。
從我國的角度來看,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城鎮化水平不斷提升,許多大型社區的建立為我國社區矯正工作的展開提供了基礎。在一些大城市的大型社區,人口數量甚至超過小型城鎮,如此龐大的社會組織,自然對社區志愿服務有著大量需求,不論是社區內的治安、綠化、教育,還是社區居民自行組織的文體活動,都需要有人來組織服務。而這給社區矯正人員提供了很好的服務空間,也緩解了社區的人力資源緊張問題,并提升了社區居民的生活水平可以說是一舉兩得。我國也在六個試點地區進行了社區矯正的實驗,每個地區根據不同的社會環境,社區矯正總體涉及人員不盡相同,但總體而言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公安監督人員,監獄監督人員,司法監督人員,這三者共同構成了社區矯正的組織主體,而社區居委會,物業公司,同樣起著輔助作用,來執行社區矯正的工作。社區志愿者在這個過程中,起著輔助作用,在監督者的監督下,完成社區分配的任務,為社會做出貢獻。
從公共管理的角度,我們需要對社區矯正的利與弊兩方面進行分析。從對社會利的方面來說,社區矯正這一手段,確實可以使違規者通過志愿勞動換取對自身的彌補,同時對社會做出貢獻,具有現代化社會的人道主義精神,而這種手段在以加拿大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有著很多正面案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我國政府去探究與逐步實施。但從另一角度來看,社區矯正這一公共管理手段在我國的施行也同樣存在一些問題。首先,這種懲戒方式的管理部門繁雜,權責不清,容易在多重管理的情景下變成無人管理,最終流于形式,以近期韓國某運動員的案例來說,他的志愿服務時間存在大量造假。(現在社區矯正工作都是有司法行政機關負責,所以應該是有人管理的,應該寫比如提請治安拘留、收監等懲處措施需要其他部門配合,難以落實)社區矯正的角度與管理手段需要進一步的探究與完善,如果制度漏洞的存在讓懲戒的效果無法彰顯,社區矯正的效果將很難達到。其次,關于社區矯正法律制度上有待完善,在依法治國的目標下,相關的法律細則需要先行完善,在什么情況下進行監禁,什么情況下進行社區矯正需要細致規定,否則,社區矯正有可能成為逃避監禁懲罰的渠道。最后,社區矯正這一公共管理政策在社區中實施,關聯人員龐雜,如何對多著社會組織和部門的人進行有效協調,需要進行更多的探索,在西方國家,社區制度的建立已有一定時間且配套制度相對完善,而中國的社區建立時間不長,制度相對欠缺,中國的具體情況仍需探討,西方的經驗只能拿來參考,不能直接套用。總而言之,能否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有力的執行,是社區矯正這一公共政策能否有效實施的關鍵。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對社區矯正政策給出如下建議:(1)制定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讓社區矯正制度有法可依。在法律的軌道上,這項制度才能走的更遠。(2)對政府部門的權責進行劃分,讓監督和管理更具有效率。(這條對應上面,重在部門配合吧)(3)引導社區制度建設與完善,使社區有著能與社區矯正制度對接的組織基礎。(4)加大宣傳力度和普及力度,使人民群眾能正確認識社區矯正制度,支持社區矯正制度,不對社區服務人員心存偏見,幫助他們重建自尊,融入社會。通過以上舉措,我國的社區矯正制度一定可以再各方面更加完善,經過相對成熟的摸索與實踐,這項制度的實施將能減少犯罪者累犯,再犯的問題,有效節約社會成本,同時還能讓社區志愿者為社會貢獻自身的力量。
參考文獻
[1]鄧偉.資陽市雁江區社區嬌正現狀與對策探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
[2]李鑫.社區矯正對象社會回歸管理的困境及其對策研究——以S市G區為例[D].蘇州大學,2016.
[3]柯銳.我國社區嬌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西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