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
摘要:隨著媒體發展格局、輿論生態以及招生生源的變化,校園微信公眾號如何發揮宣傳陣地功能,成為高職院校面臨的考驗。文章以南通科技職業學院的微信公眾號為例,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問題,并就內容、團隊建設、推廣三方面提出策略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微信公眾號;運營
當前,媒體格局發生深刻調整,傳統媒體日益式微,新媒體發展壯大,互聯網憑借自身便捷、迅速、生動等特點迅速占據了信息獲取渠道的大半壁江山;輿論生態發生改變,許多時事熱點在網絡上迅速生成、急速發酵、裂變式傳播,互聯網已經成為輿論斗爭的主戰場;高職院校正式招收千禧年以后出生的學生,這批00后學生,又被稱為“互聯網原住民”,自帶互聯網基因,其行為模式與習慣具備新特點。這些都對高職院校宣傳工作帶來了挑戰。2011年,微信公眾號正式推出,一經問世便廣受關注,成為眾多高校紛紛搶占的宣傳陣地。
一、南通科技職業學院微信公眾號簡介
2014年7月,南通科技職業學院微信公眾號正式開通。它是學校官方宣傳媒介,由宣傳部管理。在同市同類型學校當中,它起步比較早,運營4年多,先后經歷了草創發軔期(特點是發布數多,總點擊量和單篇平均點擊量不高,尚未有固定專欄,形式比較單一)、野蠻生長期(進入數量瘋狂增長階段,特點是發布數非常多,平均單日發布量在3-4條,點擊量有一定提高,出現單篇點擊量破萬的“爆款”,逐漸形成固定專欄,形式逐漸多元化,有了視頻、音頻等形式)到精耕細作期(進入“求質不求量”階段,特點是發布數逐漸平穩,總點擊量和單篇平均點擊量有很大提高,“爆款”推文數目增多,專欄化基本成形,多元化形式使用比較普遍),曾獲得“中國職業院校新媒體院校新媒體百強院校”、“全省教育系統新媒體聯盟優秀成員獎”、“全省教育系統官方微信創新獎”等。
二、目前學校微信公眾號存在的問題
(一)內容方面
存在產出不穩定問題,曾經出現過非正常斷更情況;生產模式以從上至下居多,從下至上的內容較少,沒能非常緊密貼合校園和師生生活;以資訊傳達居多,深度報道性內容偏少。
(二)形式方面
推文編輯排版風格比較單一,依舊是以圖文結合形式居多,缺乏新意和創意,用戶容易產生審美疲勞;推文編輯排版質量良莠不齊,影響用戶觀感體驗。
(三)互動方面
除去常規的[招生信息]、[運動會]、[迎新晚會]等自帶點擊量的熱門話題外以及投票活動外,缺乏吸引用戶主動關注的內容,用戶參與度不高;線上線下與用戶互動不充分,影響用戶黏性的形成。
三、策略建議
(一)內容策略
首先,在定位方向上,牢牢把握黨管宣傳原則,堅持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把握話語權與主導權,注重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如開辟[微黨校]、[喜迎十九大]等專欄,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
其次,堅持“內容為王”的導向,盡可能深度挖掘校園資訊與事件,開辟[榜樣的力量]、[科院人物]等專欄,宣傳師生先進典型,發揮榜樣模范的示范引領作用,營造向上向善的網絡氛圍。面對素材“庫存不足”的問題,形成“一盤棋”的思想和工作機制,打通全校范圍內信息資源共享融通渠道,充分發揮各二級學院、部門、社團等的作用,建立素材資源庫。
(二)團隊建設策略
學校微信公眾號需要組建兩部分團隊:一是信息素材報送團隊,成員包括各二級學院、部門、社團、班級等相關師生,旨在透過不同口徑發掘信息,最大化擴充素材資源庫;二是微信制作運營團隊,采用“指導老師十團隊學生”的模式運作,指導老師負責把牢方向和審核,團隊學生具體編輯制作微信。為充分發揮學生創意,增強微信平臺內容的適用性和吸引力,團隊學生以“總負責人十分小組”的形式完成任務。探索建立激勵機制調動團隊積極性。
完成團隊組建后,應在提升團隊業務能力上下功夫。堅持“請進來”,定期舉辦校內培訓班,邀請行業專家、運營大咖來校講座指導;積極“走出去”,組織指導老師和團隊學生去校園微信公眾號做的好的標桿院校參觀學習;挑選師生代表參加相關培訓、會議,開闊視野,提高眼界。
(三)推廣策略
在自媒體時代,學校微信公眾號要切實發揮宣傳引導功能,必須研究如何提高用戶黏性,讓用戶活躍起來,參與進來,留下來,進而培養起對微信公眾號的忠誠度。
從線上角度來說,可以通過設置師生關注的議題或者拋出話題、發起投票,增強平臺內容吸引力;增強微信公眾號服務功能,提供師生適用實用的信息,增強平臺內容價值;轉變話語體系,學習新興技術,讓平臺內容可親可近。將線上推廣延伸到線下,抓住開學、法定節假日等時機策劃活動,通過宣傳海報、贈送小禮品等形式擴大平臺用戶的覆蓋面,增加用戶的關注度。
參考文獻
[1]李榮鳳,曹春益.高校微信公眾號的運營策略研究——以“浙江經貿電商”微信公眾號為例[J].人才培養,2018(04).
[2]范子晴,胡芷瑩.高校官方微信公眾號運營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信息工作,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