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楓
摘要:筆者通過高職思政教育影響學生就業中的法律意識、高職思政教育影響學生職業規劃、職業道德以及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實踐中滲入就業創業內容相結合展開高職思政教育對學生就業創業的影響論述。
關鍵詞:高職;思政教育;就業創業
隨著近些年來高職院校擴招規模不斷增大,高職院校學生面臨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在如此激勵的就業競爭當中,只有具有較高就業能力的學生才能脫穎而出,另外,“大眾創新、萬眾創新”口號的提出和深入,高職院校思政課與學生就業創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因此本文將重點分析研究高職院校思政課對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影響。
一、高職思政教育影響學生就業中的法律意識
對高職學生開展思政教育是很有必要的,當前,大部分高職院校普遍重視高職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但是目前,高職學生在就業創業中,存在就業法律知識欠缺、就業維權意識薄弱、就業契約意識薄弱、就業守法意識薄弱、公平就業意識薄弱等現狀,具體表現在,對維護市場經濟穩定發展和保障和規范大學生就業、創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相關知識欠缺,導致在就業過程中當其合法權益遭受到侵害時,很多高職生不知道如何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例如在求職過程中,很多高職生受到學歷歧視或戶口歧視以及年齡或者疾病等,在具體工作中受到嚴重不公品對待。另外,很多高職在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協議時,沒有仔仔細細對勞動協議進行閱讀,草率就簽定了協議,甚至不少學生存在被強迫、面對霸王條款無能為力的情況,這些都嚴重違背了勞動者自愿、平等、公平的就業權利,嚴重損害勞動者的就業權利。另一方面,部分高職生為了在激烈的競爭形勢中脫引而出,不惜鋌而走險,偽造學歷證明或資質證書。基于此,在思政課程著重培養高職學生維權意識、契約意識、公平意識和守法意識等方面內容的學習很很必要的,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課在培養高職生法律意識方面發揮著突出的作用,思政教育擔負著培養高職學生具備基本的法律素養和法律意識。加強高職學生就業創業法律意識教育,這是順應法治社會發展、促進高職生順利就業、積極創業中保障法律權益的迫切需要。高職院校應重視好和利用好這門課程,充分發揮思政教育培養高職學生法律就業意識、創業意識的基礎性和銜接性作用,培養其成為懂法、知法、守法、護法素的好公民,培養高職生良好的就業法律意識、創業法律知識。
二、高職思政教育影響學生職業規劃、職業道德教育的影響
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課在培養高職生法就業中職業道德方面發揮著突出的作用,它既是社會規范在個人身上的體現,同時也是個體接受外部經驗、內化外部經驗指導自己行為的重要內容,因此,高職思政教育對個人、學校教育乃至整個社會都具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現階段大部分高職院校普遍重視高職學生的職業道德培養,但是目前,高職學生在就業中,首先頻繁地換工作、找工作現象,在敬業精神方面,高職生奉獻意識明顯不足,十分強調奉獻與索取成正比,將二者置于同等位置,功利主義傾向突出,雖然有成就一番作為的美好理想,但是缺乏腳踏實地、兢兢業業的實干精神。高職生雖已獨立生活,但大部分學生還未能從經濟上完全自立,尚不能完全履行成人的責任和義務,表現在其內心充滿矛盾,理想充滿變數,目標遠大但缺乏可行性,經常采取極端立場對人對事,缺乏深度和廣度,且易情緒化等。另外,甚至部分學生存在在具體工作崗位上玩忽職守、待遇挑三揀四、混吃度日的情況。基于此,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課中加強培養高職生法職業道德培養是極其必要的,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課在培養高職生法就業中職業道德方面發揮著突出的作用,思政教育擔負著培養高職學生具備基本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加強高職學生就業或創業職業道德教育,這是順應法治社會發展、促進高職生順利就業、積極創業中保障法律權益的迫切需要。高職院校應重視好和利用好這門課程,充分發揮思政教育培養高職學生工作中的職業道德意識、基礎性和渠道性作用,培養其成為具備良好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的好公民。除此之外,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課中加強培養高職生法職業道德培養,能讓他們掌握更多的知識技能,能正確的認識自己、認識自己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從而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擇業觀。總之,加強高職職業道德教育課程教學,有利于提高職生職業素養,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目的。
三、在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實踐中滲入就業創業教育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首次提出是在2014年的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總理強調,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扎實推進“雙創”,不斷激發市場活力潛力和社會創造力。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隨著全國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貫徹落實,“雙創”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創業創新已經成為高職學生的新追求。高職思政課立馬當先,思政課堂文化建設必須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常態,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注重以學生文本,突破教師的強勢主導話語權,以立德樹人為中心,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課堂文化模式的構成應多樣化,提高思政課堂文化的品質,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文化的親和力我國高職院校統一開設的思政課程涵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三門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雙創”目的在于在提高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和創業精神;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教師務必要注意結合課程內容,有意識的,有目的的講述創業相關的內容知識,比如公司注冊流程、創業政策性方針、創業扶持基金等。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兩者可以一起尋求契合點”對于學生的就業指導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基礎,是核心。教師注重創業教育“有利于培育學生積極的創業精神,形成創業意識,成長為未來的創業主體。高職教師要做好就業指導,就必須同時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使二者有機融合,相輔相成。才能順應時代潮流,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才能培養出適合現代化建設的人才,高職生就業才能更加有效率,才能更好地踐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在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日益嚴峻的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不能缺席對學生現實困境的指導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要理論聯系實際,從而增強課程的吸引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高職思政教育影響學生就業中的法律意識、高職思政教育影響學生職業規劃、職業道德以及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實踐中滲入就業創業內容三個方面說明了對高職學生開展思政教育是必要性。
參考文獻
[1]王司娟.高職思政教育對學生就業創業的影響[J].才智,2016(13):140,142.
[2]李萱.將思政教育貫穿高職學生職業規劃培養全過程的探索[D].貴州師范大學,2016.
[3]高永梅,沈海娟,王玲.高職學生課余時間管理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基于浙江省10所高職院校的調查[J].職教論壇,2015(5):43-47.
[4]王馨.論高職院校思政教育與大學生創業的有機融合[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 2017(11):98.
[5]孟潔.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與就業創業教育融合性研究[J].速讀(上旬),2017(12):60.
[6]吳寶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究——以團隊精神培養為視角[J].青年時代,2017(9):136-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