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盆貴
摘 要:小學時期是學生打好數學基礎的重要時期。然而,在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老師只是結合課本知識為學生解決問題,忽視了學生真正的學習目的,沒有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新課改后,小學數學教學則要求教師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從而使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理解、分析去解決問題,使得數學能更好地融入生活中去。
關鍵詞:小學數學;傳統問題;解決問題
正在開展的新課改在其開展過程中提出了許多新理念、新精神和新要求,如: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營造一個活潑有趣的教學課堂;老師和學生要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等等······小學階段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階段,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把數學知識教給學生,還要讓學生把數學帶到生活中去,使數學更極致地發揮其作用。那么,解決小學數學問題的具體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雖然是嚴謹的,但是教師卻可以用詼諧的語言去描述小學數學的簡潔,用生動的肢體語言去展示小學數學的魅力,讓小學生被數學魅力吸引。盡量不要給小學生布置太多作業,雖說數學要多練,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題目做多了極有可能會適得其反,產生反感心理。
例如:在我小學六年級的時候,我們學校的校長代替數學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數學課。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教我們不用圓規如何畫圓,他先是拿一根粉筆豎在黑板上,以小的那頭作為圓規支腿,大的那頭移動,畫一周,便是一個完整的圓。后來他換了個瓶子,依照上一個步驟又畫了一條沒有線的圓。我記得當時同學們都盯著黑板,看得很認真。
二 利用現代技術,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
現如今大部分教室都安裝了多媒體,針對低年級的小學生,可以利用動畫來教學,讓他們覺得數學好接觸;針對高年級的小學生,則可以通過一些趣味游戲來開展教學,讓他們在玩樂中學到知識,這樣的教學也比較讓人難忘。
例如:現如今很多偏遠山區也引入了多媒體教育,為那些小孩的學習添了一絲新奇和許多便利。一年級的學生,通過多媒體的引導,接受動畫中的數學教學,再結合線下老師詳細的講解,可以讓那些學生充分地學好數學。
三 把生活融入數學中
人人都離不開生活,小學生也不例外。他們可以不會數學,但不能不會生活。把生活融入數學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生活當中更多地接觸到、回想到數學。正如一句話說:藝術來源于生活。那么,教師所講的例子不必局限于課本,也可以來自生活。這樣學生就相當于在日常生活中又上了一堂課。
例如:在炎熱的夏天,貪涼的小學生在放學后總會吃上一支雪糕。一放學,小學生就興奮地揣著兜里的三塊錢,奔向小賣鋪,買上一支雪糕,付了一塊錢。回去向媽媽報賬,驕傲地對媽媽說:“我今天用了一塊錢,還剩兩塊錢哦!”
四 培養小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家長的作用也很重要
帕斯卡爾在他的《思想錄》中說道:“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蘆葦。”只要會思考,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就不會讓人覺得很難解決。
例如:一位母親帶一個小學生去超市買燈泡,發現超市里有兩種燈泡:一種是節能燈泡,另一種是普通燈泡。節能燈泡雖然開240個小時只需要用一度電,比普通燈泡一度電多用200個小時,但是它一個要10元,普通燈泡一個只要2元,比節能燈泡便宜8元,但是它40個小時就要用一度電。媽媽問他:“如果我們要買一個燈泡回家用,你覺得買哪個劃算呢?”他思考了一會兒,不慌不忙地說:“我們可以這樣算,節能燈泡一度電用240小時,普通燈泡一度電用40個小時,要用滿240個小時就要花六度電,一度電10塊錢,而六度電那個則要12塊錢。因此,節能燈泡比較省錢。”“真棒!”媽媽夸他,他開心地笑了,仿佛心里開了花一樣。
五 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創新是現代社會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因此,創新意識的培養要從小學生抓起。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人之可貴在于能創造性地思維。只有創新,才能促使人進步,小學生更是如此。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諸多事物均是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因此,實踐在數學教學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問題的解決不容忽視,也刻不容緩。教學策略對小學數學問題的解決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策略不僅要落實在學校、老師身上,家長也要承擔一部分責任,不能覺得把孩子送去學校就全權交由老師管理。把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結合在一起,才能使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教學策略的研究更有效果,讓學生學好小學數學。
參考文獻:
[1]董惠平,姚慧明,張緒昌.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策略的研究與探討[J].中小學教材教學:小學版,2005(4):35-37.
[2]王夢青.讓改變發生——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策略”教學思考[J].小學教學研究,2015(2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