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啟敏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高中物理教學也面臨著全新課題。在過去的物理課堂上,教師占據絕對主體地位,課堂效率不高,教學效果也不夠理想。如何構建輕松、愉悅、高效的物理課堂,已成為當前一線教育工作者關注的重要問題。本文將從高中物理課堂現狀入手進行探究,并結合教學實踐總結出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策略,以期為物理教學提供可借鑒之處。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
新時期教育背景下的高效物理課堂,以傳統物理課堂作為參照,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出發,改善高中物理課堂的教學氛圍和學習方式,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和物理核心素養的培育,促使學生在掌握物理知識的同時,養成自主探究和創新能力,為今后相關學科的深入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一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在新課改背景下,物理教師紛紛轉變思維,擁抱新變化。然而由于傳統的教學手段由來已久,目前物理課堂教學仍以“填鴨式”“灌輸式”教法為主,無法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當學生失去了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就無法養成自主探究的習慣,造成物理課堂低效循環,無法實現新課改對高中物理教學的要求。
二 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一)轉變教學思路,樹立明確目標
《新課程標準》提出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在具體教學實踐中,高中物理教師要以這三大教學目標為抓手,深入研究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把握,運用全新的教學思路,確立物理教學目標。如在高中物理《自由落體運動》教學中,不僅要讓學生理解自由落體運動的性質和運動規律。還要讓學生通過觀察不同物體在真空中下落的過程,總結出自由落體運動定義。在這樣的基礎上,幫助學生領略物理的魅力,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二)重視課前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恰當、有趣的課堂導入,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迅速進入課堂情境,提高學習效率。在高中物理課堂上,教師要對課堂導入提高重視,從而更好地構建高效物理課堂。如在高中物理《摩擦力》教學中,教師可以改變口頭舉例的枯燥課堂導入模式,準備幾種不同材質的腳墊,讓學生親自體驗不同材質腳墊產生的摩擦效果。這種方式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還幫助學生親身體驗了課堂內容精髓,從而帶著興趣和疑問開始學習,提升了課堂教學有效性。
(三)創設問題情境,促進思維創新
新課改要求高中物理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這一要求的指導下,教師要為學生巧妙創設問題情境,讓疑問引導學生認知,讓學生樂于在情境中思考和探究,最終得到問題的答案。這種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在高中物理《浮力》教學中,為讓學生通過學習了解浮力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我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生活中有哪些關于浮力的有趣現象?”這時,由于學生思維還沒有打開,我便先為學生列舉死海漂浮的實例。學生受到啟發,提出更多生活中有關浮力的現象。這種問題情境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高中物理課堂變得充滿活力。
(四)開展小組合作,培養探究精神
自新課改實施以來,合作學習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得到了廣泛使用。高效的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以及通過互相激發靈感進行思維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在物理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幫助學生開拓思維,培養可貴的探究精神。如在高中物理《電路》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理解抽象的電學知識,我會從日常的電力應用入手,激發學生興趣,并列舉幾種電路類型和電路在生活中的錯誤使用,通過讓學生判斷電路是否為有效通路,調動學生參與教學進程的積極性,隨后我會讓學生在合作學習小組中自主連接電路,并總結出不同類型電路的特點,以及保證電路正常工作的要素。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不僅讓學生進一步探究和學習了電路知識,還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從而在不同維度培養了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
三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不斷向前發展,構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課堂,是當下學校和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教師要注重自身教學理念和模式的改革、創新,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入手,在教學中融入新思維、新方法、新模式,著力打造出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學習更加輕松、有效,成為適應時代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顏慶芝.新課改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9(81):157,159.
[2]曾純華.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的探究[J].數碼設計(下),2018(10):210-211.
[3]郭林.探究優化教學策略構建高效的高中物理課堂[J].數碼設計(上),2018(4):51.
[4]黃艷.構建高效高中物理探究課堂的策略和建議[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2(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