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緊跟時代教育培養復合型人才潮流,為了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我國教育主管部門積極支持在各高校開設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符合高校音樂教育對綜合素質人才培養需求,有利于高校音樂教育多元化發展。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有目的的結合世界各國各民族音樂文化中精品,采用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模式,優化高校音樂教育單一模式,豐富教學內容,不僅加強了學生對世界音樂的學習和了解,同時在促進我國民族音樂的多元化發展方面也起到關鍵作用。本文簡單敘述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概念,闡明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對促進高校音樂教育發展不可替代作用,進而說明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應用措施。以供同行借鑒。
關鍵詞:多元文化? ?高校? ?音樂教育? ?教學實踐
我國實施素質教育以來,從中小學到高校都把音樂教育當作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和實現形式。面對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意識的轉變,只有把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與高校音樂教育教學實踐相融合。才能夠符合高校音樂教育對綜合素質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多民族音樂文化和諧發展。采用多元文化優化高校音樂教育單一模式,豐富教學內容,不僅加強了學生對世界音樂的學習和了解,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促進高校民族音樂的多元化發展,適應社會全球化的進程要求。
一、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簡介
從根本上講,就是各民族音樂文化的共同繁榮和平等。無論哪種音樂文化,都有其典型的魅力和內在價值。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理論基礎是文化的融合、發展與平等。無論哪個民族,都要始終保持足夠的寬容和理解,有目的地、有選擇地、有針對性地借鑒和吸收外國音樂文化,促進本國音樂深度和水平的全面、多樣化提升。在發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過程中,首先要堅定地對待自己的音樂文化,然后研究世界音樂文化,這也是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基礎。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欣賞和理解本文化以外其他音樂的能力,達到擴大音樂視野和相互尊重音樂文化的目的。這也是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內涵。
多元文化理念逐漸被各國接受,多元文化理念在世界各國的研究和影響越來越受到關注。同時,新文化對傳統文化和現存文化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告訴教育者,世界上有多種音樂體系,各民族的音樂是平等共同繁榮的;多民族國家的音樂教育應體現同一國家不同民族的不同音樂;傳統與民族應體現在音樂文化中并得到認可。它應該肯定各種音樂文化的價值,更多地關注音樂所承載的特定社會文化。也有利于國際交流與合作。
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作用
(一)高校音樂教育教學現狀
二十世紀末,教育實施改革以來,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是國家教育教學改革的內容之一, 為高校音樂教育發展明確方向。多年來我國高校的音樂課程內容和形式,主要以音樂專業內容為主,忽視我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各個民族豐富優秀的音樂特長,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樂傳播和理解不深刻,對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教學理念認識不充分,在教學課程安排上不重視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課程,同時也缺乏相應的掌握各民族不同音樂知識的教育者。
(二)高校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意義
第一,順應音樂的多元化發展是大勢所趨。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可以給我們的大學音樂教育一個全球化的視角。目前生活在互聯網時代,世界各國的聯系更加便捷緊密,就像生活在同一個村落一樣,世界各國的發展無論經濟還是文化都呈現一體化趨勢。多元文化教育的新理念是對教育開放和多樣化發展的支持。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世界文化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文化中的音樂也為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高校的多元文化音樂教育順應了多元文化發展的趨勢。通過多元文化的音樂教學,可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促進音樂的多元化發展。
第二,這是繼承和發展中國優秀音樂文化的需要。中國有多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豐富多彩的文化內涵。在音樂文化中,有許多優秀的音樂作品。在高校教育中開展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對于促進我國傳統音樂文化的發展和優秀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高校的多元文化音樂教育也可以促進中國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吸收,借鑒優秀傳統音樂文化,在不斷的融合過程中,促進音樂文化的繁榮發展。
第三,目前生活在互聯網時代,世界各國的聯系更加便捷緊密,就像生活在同一個村落一樣,世界各國的發展無論經濟還是文化都呈現一體化趨勢。實施多元文化教育對培養復合型人才、創新型人才有重要意義。多元文化有利于學生的綜合素養形成和社會適應力形成。應該肯定各種音樂文化的價值,更多地關注音樂所承載的特定社會文化。也有利于國際交流與合作。
三、應用措施
(一)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本土化
每個國家都有屬于自己獨特的文化,具有各自獨特的文化本質,各個國家之間應當互相交流學習。就音樂文化而言,它有自己的時代和地域特征。因此,我們應該尊重各民族、各時代的音樂文化。從縱向上看,在中國漫長的文化長河中,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獨特而典型的音樂文化內容;從橫向上看,我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音樂文化。因此,中華民族的音樂文化本身就是一個具有多重特征的音樂綜合體,它既表現出不同民族音樂文化的特征,又表現出不同理解階段音樂文化的特征。因此,在我國當前的音樂教育中,不能過度崇拜外國音樂,應當做好對外國音樂和我國音樂的研究,尋求共識,求同存異,這樣學生可以更進一步,沿著多元文化音樂發展道路。應注重本土文化的教育與傳承,合理地將本土音樂文化融入到整個教育結構中,促進民族音樂與世界音樂的共同發展。自古以來,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已在我國推廣一段時間,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但在整合與實踐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我國高等教育的實際情況,即在整合的過程中,要改革地方多文化音樂教育的理念。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有著特殊的多民族文化環境。音樂教育應充分考慮不同民族文化的不同特點,保留其獨特民族特色,找到正確的定位,找到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與地方文化相結合的點,在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下確定這一點。民族音樂應該被保存和繼承,如音樂形式、音樂內容或音樂思想。例如,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高校音樂教育應充分發揮地方民歌優勢, 構建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創建“劉三姐”的音樂和文化教育與區域特征,通過大規模的文化項目介紹當地的音樂和文化,并實現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和當地文化融合。
(二)多元化音樂教育體系化
在中國的音樂中,少數民族和各地區有著不同的音樂特點和文化,這些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近年來,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多元文化音樂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我們必須改變傳統觀念,樹立多元文化的音樂價值觀,以寬容的態度欣賞和接受每一種音樂文化,不斷弘揚和吸收其文化內涵,充分尊重精神文明的優秀成果。同時,要充分發揮多元文化教育在提高音樂素養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和感知能力,加強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與溝通。
我國音樂歷史悠久,音樂資源豐富,是高校音樂課程設置的有利條件。課程設置不是指不同民族類型的音樂教育課程,也不是與民族相對應的數量關系,而是要在音樂課程中體現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音樂老師可以積極吸收知識,發揮最高水平的音樂教育和教學的過程。 高校也應該鼓勵音樂教師進行繼續教育,加強音樂教師的專業培訓。
(三)加強音樂教師隊伍建設
為了提高我國多元文化音樂教學,必須充分發揮音樂教師的主導作用。因此,我們必須大力加強音樂教師的培養,為他們提供進一步學習和學習的機會,提高教師的多元文化教學能力。同時,音樂教師要意識到將其他文化融入自身知識的重要性,通過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分析,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內涵,從而提高自身。此外,在多元文化音樂教學中,音樂教師還應了解和掌握不同民族和地區的文化,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四、結語
音樂文化知識也是學海無涯,在高校教育中融入音樂多元文化教學是曲折前進的過程。關于音樂教育,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各有不同的特點,高校教育正是整合多元音樂特色的專業機構,因此,高校音樂教育的質量和模式對多元文化音樂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融入高校音樂教育,既能有效促進中國音樂文化與世界音樂文化的融合,又能促進中國傳統優秀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同時,有利于高校的教學質量提高,對培養各種音樂素質人才,也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張婷婷.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融入[J].音樂時空,2015,(12):174-175.
[2]張教華.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藝術教育,2017,(02):74-75.
[3]沈賀.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融入[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6,(02):74-75.
[4]李娜.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
[5]李哲.多元文化教育視角下遼寧省高校音樂教師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4,(03):124-127.
(作者簡介:楊天成,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云南省音樂家協會會員,云南師范大學音樂舞蹈學院講師。長期從事音樂教學工作,主要教授《作曲》、《和聲》、《曲式》、《復調》、《配器》等多門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