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廷安
摘要: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英語新課標中要求教師在課堂中不僅要傳授文化科學知識,而且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要教育學生從小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意識,并且在全面的高他們的人文素養。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到要把“立德樹人”來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并且將來的所有學科都要以“立德樹人”這一目標進行課改,來適應新時期培養學生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英語教學? ?德育工作? ?立德樹人? ?因材施教
立德樹人揭示了教育的本質,是對教育最本質的認識。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這是古今中外的共同認識。。習近平要求各級各類學校必須堅持立德樹人。他在會見中國少年先鋒隊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時寄語全國各族少年兒童,廣大青少年要從小學習做人。要學會做人的準則,就要學習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學習和弘揚社會主義新風尚,熱愛生活,懂得感恩,與人為善,明禮誠信,爭當學習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小模范。
英語新課標中要求教師在課堂中不僅要傳授文化科學知識,而且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要教育學生從小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意識,并且在全面的高他們的人文素養。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鑄魂。立德首先要堅定提理想信念上下功夫理想,立足現實,報效祖國,腳踏實地,自強不息,從自己的點滴做起,“立德樹人”來作為教育的根本目標與任務,并且將來的所有學科都要以“立德樹人”這一目標進行課改,以適應新時期培養學生具有全面性,創造性的具有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的建設者與接班人。從自己的身邊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養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品德修養。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反復提到要把“立德樹人”來作為教育的根本目標與任務,并且將來的所有學科都要以“立德樹人”這一目標進行課改,以適應新時期培養學生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在第三十四個教師節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全面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在改革實踐中出現的新觀點,新理念,圍繞培養什么人,培養怎樣的人這一根本問題,提出了工作要求,作出了新的戰略部署,為我國的教育事業指明了方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的同時,更加重視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十三五”教育規劃指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深刻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德樹人”既是人民滿意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人民滿意教育的根本標準,進一步回答了為誰培養人的重大問題。為此,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了在英語教學中立德樹人的教育。
一、立德樹人與共產主義理想的信念教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對廣大青少年的一系列期望和要求,第一位的是堅定理想信念。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不可能唾手可得、一蹴而就,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續奮斗。堅定遠大理想、做到信念堅定,需要廣大青年矢志不渝地做黨的科學理論的學習者、傳播者。為共產主義而奮斗,這是中國共產黨成立時就確定的遠大目標首先,.我們.青少年要學好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要結合當前國情形勢、發展實踐,學好學透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要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以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一系列的理論和講話為指導,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道德修養與養成與黨的教育方針一致。逐步地磨煉自己,使之成為有道德修養,有文化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因材施教與立德樹人
現今的教育是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是家中的掌上明珠,嬌慣任性。因此我們教師要對他們具有高度的責任心與責任感,要用高度負責的精神對待每一位學生,無論是優等生還是“差生”,尤其是那些“差生,”教師要投入更多的愛心,以鼓勵他們學英語的信心,因為有些學生從小學開始,他們的英語基礎就很薄弱,到了初中以后便產生了自暴自棄的心理。所以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要有更多的愛心和耐心多輔導他們,多和他們談心,和他們交朋友,給予他們一些較為簡單的合適問題,而給予優等生一些困難和較復雜的問題,使他們在各個層次上都有所發展和進步,并且能樹立起他們的自信心。今年我教的八年級有這樣一位學生,在剛上課的前幾天,我就發現這個學生上課精力不集中,愛說話,搞小動作。我也教育了他幾次,可是沒有很大的效果,后來我發現他愛勞動,樂于助人,并且在勞動時不怕臟,不怕累后,我就在班會上及時的表揚了他的閃光點。從此他開始對我表示出親近與信任,并且對學習不再反感,我就試著在課前飯后對他進行輔導,在班上提一些簡單的問題,使他樹立了信心,后來在月考和期中考試中成績也有明顯的提高。雖然成績還不是很理想,但是他的學習態度端正了,相信他將來也一定可以成為一個有用之人。
三、課程改革與立德樹人
在教育教學改革中,我注意在自己的教育教學改革中貫穿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情感教育,而不是一味地傳授知識,在對話,課文對語言點等知識教授的基礎上,聯系現實生活實際,進行理想信念的貫徹,如我在Book? Two(外研版)中? ,我在講授比較級時,通過深圳三十年前后的變化,讓學生認識到祖國的改革開放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使他們不但學習到了英語的語法知識,也使他們為祖國感到光榮與自豪,使他們認識到自己肩上擔負著祖國的希望與未來,從而更加努力的學習,以使我國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四、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立德樹人
情感是促使學生知識內化的催化劑。教師要創設一定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融入到教學的情感之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并得到豐富的親身體驗,“親其師,信其道。”以學習,探究知識的淵源,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出學生的內在潛力,創造性的學習,探究,并利用所學知識創造性的解決新的問題。
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在2018年9月10日教師節的講話中說到,“面對新時代,新使命,在實現‘雙一流建設的宏偉目標中,我們將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為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更大的力量。” 劉偉校長為我們闡述了立德樹人在新時代的重要性,勉勵我們在教育中注意樹立學生良好的個性與自我良好的養成,也要注意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的發展,因此,在教育教學中,要充分的挖掘教材,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情感在教學中的作用,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要充分信任,尊重每一位學生,教師要做學生的引路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才能達到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目的。
“教育決定著人類的今天,也決定著人類的未來。”要把立德樹人融入到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個環節,讓英語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都圍繞這個目標來設計,教師圍繞這個目標來教,學生圍繞這個目標來學,才能聚焦聚力,取得實效。總之,我們要乘著課改這股春風,不但要教給學生以科學的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以使我們的英語教學真正達到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育才造士,為國之本”。在新形勢下我們要加強和改善立德樹人工作,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和理念,加強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質,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以適應新時期培養學生具有全面性的創造性的具有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的建設者與接班人,這是我們要做到的,也是一定能夠做到的。
參考文獻:
[1]許秀群.文以載道 立德樹人——英語閱讀教學中文化意識的培養[J].新閱讀,2018,(09):50-51.
[2]馬耀國.談立德樹人——德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
[3]陳衛兵.芻議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的“立德樹人”[J].中小學教材教學,2015,(12).
[4]謝穎穎.淺析如何把“立德樹人”融入初中英語教學中[J].英語教師,2015,(09).
(作者單位:聊城市臨清市金郝莊鎮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