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越峰
摘 要:新課程改革對新教師的綜合素養有了新的要求。物理不僅是嚴謹的實驗科學,更是富有創造力的藝術。新教師如何掌握這門藝術,快速站穩講臺,并且教有特色是其必須面對的問題,對此提出了兩點思考。
關鍵詞:特色;物理實驗;課件
“一年基本規范,兩年站穩講臺,三年教有特色。”是每一位新教師必須經歷的洗禮。教師的前三年,我認為是整個教學生涯中最重要的,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會成為怎樣的教師。作為新物理教師以自身的所見所感來談一談如何在三年之內教有特色。
一、勤于實驗,構建特色課堂
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物理新教師對于實驗應做到以下三點:
1.勤于演示實驗
教師的直觀演示將會讓物理教學效率更高。但是在演示實驗中,應適時放緩節奏,講解操作細節。如測量滑動摩擦力時,如何接近勻速拉動;浮力實驗中,往裝滿水的燒杯中放物塊時為什么要輕輕的;測量裝滿液體的燒杯質量時為什么不易操作。在日益注重學生實驗能力的今天,這些都是重點。即使在演示實驗中出現較大誤差,甚至與書上結論不相符,也可以和學生共同分析原因,找出問題,這就是物理課的特色。
2.勤于分組實驗
實驗室內的紀律組織問題往往會困擾到很多教師。遇到過被連了一米長的回形針(如圖1),被編成了麻花辮的導線。這個問題困擾我很久,該不該帶學生去實驗室?課堂進度慢,學生實驗成功率低,只有個別小組能做出正確的數據。但是作為新教師就該迎難而上,講解實驗要求時,叮囑學生不能接觸器材,否則取消實驗資格。聽清要求才能實驗,學生實驗時教師應適時和他們交流,幫助他們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問題:為什么水的沸點不是100 ℃?是氣壓還是水不純凈;天平托盤破損影響實驗結果嗎?偏大、偏小,還是其他;這些問題有的可以直接解釋,有的應該讓學生再設計實驗。這也是物理的特色,實驗誤差不可避免,要教給學生對于實驗嚴謹的態度,對于所遇問題勇于探索、善于解決。
3.勤于制作教具
土電話、氣象瓶、水滴顯微鏡,儲幣魔盒、潛望鏡、小孔成像裝置、自制投影儀(如圖2)、自制彈簧測力計,機翼模型,潛水艇,浮沉子(如圖3)等。這些教具制作簡單。像小孔成像裝置只需可樂罐和保鮮膜,浮沉子只需礦泉水瓶和口服液藥瓶。利用課余時間去制作,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習興趣,又能在制作中更好地理解相關的原理。鼓勵學生親自制作,在教室展出,營造屬于物理的特色課堂。
二、勤于探索教材,制作特色課件
新教師要聽一節課,再進行記錄、實驗,再上一節基本相同模式的課,這是新教師成熟起來的重要環節。在熟悉教材內容,理清教學思路的基礎上才能去探索和去創新。
1.勤于探索教材,完善教學設計
新教師寫教案會花費很多精力,可以借鑒,但不能照抄,自己對于課堂的思考必須滲入其中,你的學生你最了解。尤其是實驗課的設計,教材中只有實驗的大致方向和注意事項,具體的教學活動要自己設計,學情不同,實驗方案的自主空間就該不同。例如,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對于能力強的班,教師可以放手給學生,讓他們去找放大的、縮小的像,給他們足夠的發揮空間,根據所得數據總結規律。有的老師會規定物距,學生找到清晰的像之后自然發現有的放大,有的縮小。而遇到基礎差的班級時,教師的教學重點應放在物距、像距上。
2.勤于制作課件,打造自己風格的系列作品
課件是和學生互動的最直接媒介,課件是否新穎、細致會直接影響學生掌握新課的程度。我會仔細瀏覽大量課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課件中舉例用的圖片,自己重新拍攝(如圖4),場景就是學生所熟悉的,再將我自己的想法加入其中,合并成最恰當的課件。我會把課件都統一風格,會特別注意課件封面的設計,我不希望它是簡單的標題,而是在背景中就有既新奇又和新課相關的內容,如動態的圖片等。當你在說開場白時,學生就會抬起頭看著你或者屏幕。其余地方盡量不出現多余的動圖,因為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但也可以在知識點講解完之后適當穿插既能讓學生感興趣的,又能鞏固新知的案例。
總而言之,新物理教師在前三年想教有特色,不勤不行,勤于該勤之處。這是積累的三年,是厚積薄發的三年。做好上述兩點實踐,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方能成為優秀的物理教師。
參考文獻:
[1]胡衛平.物理課程與教學論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胡炳元.物理課程與教學論[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