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慧
摘 要:結合班級管理經驗,提出利用微信平臺管理班級的理念。從利用微信展示學生風采,利用微信形成教育合力,利用微信轉化后進學生,利用微信提高管理質量等四方面入手,探討利用微信協助班級管理的辦法。
關鍵詞:微信;班級管理;家校溝通
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微信作為一種新的高效便捷的社交平臺,強大的家校聯系功能已經成了班主任的“新寵兒”。班主任借助它,宣傳學校、班級教育教學活動,展示孩子的成長軌跡。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班主任與家長的交流方式、工作方式、思維方式,利用好這一平臺,能有效地協助班級管理。
一、利用微信平臺展示學生風采
家長都想了解孩子每一天在學校的表現,對孩子的在校生活充滿好奇。有了微信,家長就能親眼見證孩子的成長。通過展示校園活動,既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又增加了對學校的認可。比如,每個開學初,搜集學生的優秀習作、優秀書法、繪畫張貼在文化墻上,張貼好以后,我會拍幾張照片發到班級群里。將班隊課上各小隊的精彩表演截取一部分展示在微信群里。藝術節、讀書節、科技節、運動會等校園活動的優秀作品照片、各類成果以及學生精彩表演視頻,我也都曬到班級群供大家欣賞、學習。對校園趣味活動,如游園、美食節、圖書漂流,我會捕捉孩子們精彩的一個個瞬間。此外,對班級戶外實踐活動,如公園里的讀詩會、紅船暑期實踐活動、雛鷹小隊假日活動,制作美篇,進行及時報道。
二、利用微信平臺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學校的教育就像房子一樣倒塌下來。”足見家校聯系的重要性。巧用微信平臺,有助于家校及時溝通,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1.發布公告。我經常通過班級微信群,及時發布家庭作業、班級公告,比如叮囑家長閱讀各類安全知識、家長告知書;比如第二天有消防演習,提醒孩子帶毛巾;又比如假期快結束時,讓家長調整孩子作息,準備好各科作業、各類文具,以便更快適應開學等。
2.反饋交流。向家長反饋孩子近期的課堂表現、作業情況、成績起落。家長也可以通過微信,讓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在家表現,近期在家的學習狀態,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取得教育共識。例如,我曾發現我班張同學課堂上精神不振,兩只眼睛紅紅的,考試時考著考著也能睡著,我向他家長詢問孩子最近在家有沒有不尋常的地方,家長覺得一切照常,孩子睡覺按時,一時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連續多日,這個孩子課堂上一直是昏昏欲睡的狀態,我的多次反映,引起了家長的重視。家長開始尋找原因,終于有一天晚上,半夜起來,發現本該睡著的孩子竟然沒有在睡覺,在玩游戲,原來這些天,他一直等家長睡下后,偷偷起來玩游戲,睡眠嚴重不足,這才導致課堂上的昏昏欲睡。是及時的反饋交流,讓這個孩子半夜起來玩游戲這一行為得到制止。
3.分享資源。我經常在班級微信群分享國內外優秀的育兒文章、學習方法、視頻講座,推薦育兒微信公眾號,家長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也轉發一些與安全相關的案例、視頻,增強家長的安全意識。也鼓勵家長把自己教育孩子的經驗分享給其他家長,供大家參考學習,也把自己的困惑提出來,大家共同探討,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三、利用微信平臺轉化后進學生
教師和家長面對面溝通交流的時間不多,利用微信平臺互動,教師能在第一時間把孩子在校的表現反饋給家長,同時家長也能夠及時把孩子在家情況反饋給老師,通過它就能建立一個跟蹤渠道。如:我班有個后進生小葉同學,他的作業經常不完成,可他告訴他的家長,他都完成了。家長的反饋一直是“他晚上在做作業,我親眼瞧見了。”其實是這個孩子偷偷替換隱瞞了作業,就連畫詞語,他都能少畫很多個詞語,以此達到偷工減料的目的。后來家長經常把他的語文書、作業細節拍照發我,小葉知道自己瞞不了家長,也便漸漸改了替換隱瞞作業的毛病,成績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四、利用微信平臺提高管理質量
通過微信平臺,家長可以對班級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班主任進行篩選,選擇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案實施,不斷完善班級的管理工作,使班級管理更加有效。班主任也可及時捕捉班級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偷吃零食,沒人的教室電燈電扇都開著,隨地亂扔垃圾,把垃圾用投籃方式丟在垃圾桶旁邊,大量的剩菜剩飯被倒掉,紅領巾校徽統統不戴等現象都可以用微信把照片發給家長,引起家長的關注,幫助學生對這些不文明的行為進行改正。
五、利用微信平臺要注意的問題
1.普遍問題在群里交流,個別問題單獨與家長聯系。
2.群里曬照片,多表揚,少批評,多正面引導,多點正能量,拒絕負能量。批評孩子的不恰當行為時,照片里不出現孩子的面孔,或個別溝通。
3.做班級群的引導者,對于不適合在群里交流的內容,及時婉言提醒。
微信平臺具有很多優勢,充分發揮它的優勢,能促進家校、師生、生生以及家長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互動,既能融洽家校關系,又能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助力,有效地協助班級管理,也促進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吳志明.班級微信群的引導和管理[J].江西教育,2015(34).
[2]史衛峰.微信公眾平臺架起家校溝通的橋梁[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6(4).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