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芳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的進步,新的課程改革標準已經提出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學生的學習成績已經不再是評判學生的唯一標準,學生的綜合素質已經成為日漸重要的一項必備素質。所以,如何能夠培養學生的這項素質,就成為教師迫切重視的問題。高中物理,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果學生能夠主動地進行探究,那么物理教學的效率就會得到大大提高,所以,如何培養高中物理的探究式教學方法,就是教師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針對目前高中物理教學的實際情況,結合教學經驗,提出幾點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建議。
關鍵詞: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教學策略
高中物理,其中包含著大量的實踐性內容,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會發現其中有很強的操作性。以往的教學模式之中,通常教師會主導課堂,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而學生負責傾聽,教師更像代替了學生進行學習,這樣學生并沒有什么參與感,所以這對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并不是一件好事。高中物理是學生學習的一門重要課程,其對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是有很大影響的,所以物理是學生學習的重點。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注意適當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讓自己的模式能夠更加適合學生的發展,不斷培養學生的物理素質。
一、通過物理實驗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課程改革標準已經做出了重大的改變,所以物理教師除了要給學生傳授必要的物理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學生物理素養的培養。但是實際教學過程之中,因為教學的時間極其有限,再加上教學改革等原因的影響,所以教師的教學方法往往會受到一定的局限,以灌輸式教學方法為主。顯然,這樣的教學方法是對學生成長沒有什么作用的,雖然短時間內看,對學生成績的提高很有幫助,但是從長遠來說,學生只是獲取了暫時性的知識,物理方面的能力并沒有得到培養,這對其長遠發展來說是很不利的。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灌輸式教學模式之下,出現的往往是學生分數高,但是對物理知識并不理解,或者實踐操作能力極低的情況。為了讓此得到改善,教師就需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具體來講,物理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適當地增加物理實驗的內容,讓學生可以不斷培養自己的物理操作能力,學生在操作中不斷對物理知識進行探索。在帶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的時候,教師還需要和學生加強溝通和交流,讓學生自己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不能代替學生進行學習,要讓學生主動學習、探究。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不輕信權威,要通過自己的學習和探究來得出結論和答案。除此之外,為了讓學生進一步培養對物理的熱情,教師要適當地增加課堂的趣味性,進行一些有趣的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和檢驗,促進學生不斷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
二、設置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
和國外的教學模式比較,我們可以發現,雖然國外的學生理論知識不一定比國內的學生掌握得好,但是他們的實踐能力很強,這對以后的發展來說是很有利的。反觀我國的學生,雖然他們理論知識掌握得很好,成績優異,但是他們的實踐能力極差。此情況出現的原因,其實和其教育模式有很大的關系。我國的教師習慣性地將知識直接教給學生,久而久之學生也會養成聽教師傳授知識的習慣,這顯然會讓學生養成被動學習的習慣。高中物理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所以物理教師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操作能力,但是因為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很多教師仍然保持著老一套的教學方法,這不符合時代的要求和發展。為了讓教育達到目標,首先就需要讓學生對物理知識感興趣,這樣學生才有可能學習下去,再進行下一步的探究。具體來說,物理教師可以在上課的時候設置一些教學情境,通過情境將抽象難懂的物理知識進行傳授,讓學生在他們感興趣的情況下進行學習,探究物理知識。物理教師要注意教學的時候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對自己不懂的地方要及時提出來。創設教學情境時,教師要注意充分結合學生的情況和個性特征,積極地進行探究,讓學生可以自己積極主動地進行探討,真正地參與課堂,對知識進行掌握和鞏固。同時還需要注意的是,情境的設置需要與教育改革的目標和標準相符合。比如,在學習“摩擦力”的時候,教師要注意設置的情境要在學生接受范圍之內,不能脫離生活實際,教師可以將生活之中的例子加以改變,給學生列舉一些比較典型的問題,再通過這些例子,引入對摩擦力的學習,再來思考摩擦力的相關問題和知識。為了提高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要注意提前將上課的內容準備好,熟悉教學知識,這樣教師才可以以更好的狀態給學生進行教學。同時物理教師還要注意適當提出幾個問題,比如,生活之中還存在哪些和摩擦力有關的情形,然后讓學生在回答問題之中回想學過的知識,達到記憶的目的,讓學生能夠靈活地運用自己的知識解決這些問題。
三、通過分組進行合作式教學
讓學生在小組內學習,可以有效地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要注意以學生的實際情況作為劃分的依據,讓學生可以在小組學習之中大展身手,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小組學習中發揮自己的特長,真正學到知識,讓自己的物理知識能夠得到增長。需要注意的是,首先,在小組教學的時候,教師選擇的小組學習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讓學生既可以有自行發揮的空間,又不能太難,否則學生無從下手。總之要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但是不能超出學生的理解范圍和能力。其次,分組的時候要注意科學性和均衡性,讓學生在小組之中能夠學習到其他同學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提高教學效率。
總而言之,為了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進行自主式探究,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素養,教師要注意改變落后的教學模式,要探索出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促進學生物理知識素養的提升,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劉光波.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課程教育研究,2014(1):85-86.
[2]王小軍.淺析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J].高中數理化,2013(4):16-17.
[3]黃進明.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學研究[J].新教師教學,2015(2):7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