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寶華
摘 要:傳統的教學模式更注重于書本內容的教學。老師將注意力集中在“怎么教”的問題上,力圖找到一個好的方法,進而幫助學生學習。然而,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學生過于被動,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自然也就不能更高效地學習。因此,將注意力放在學生“怎么學”這一問題上來。問題意識的學習方法是初中歷史學習過程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問題意識能夠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思考,能夠及時發現學習過程中的問題,進而能夠產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而使學生更好地進行初中歷史知識的學習。
關鍵詞:初中歷史;問題意識;教學方法
所謂“問題意識”,就是人對自己周圍的各種現象,尤其是在自己研究的領域里,不采取輕信的態度,而總是自覺地抱著一種懷疑、思索、弄清楚問題的積極態度。因此,在初中歷史的課堂上,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及時將自己不會的問題提出來,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能夠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培養自己的主動能動性,讓學生能夠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學生在初中歷史的學習過程中,由于知識儲蓄量不夠,一定會存在著許多疑問。因此,本文通過分析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主要方法,進而使學生能夠提高自己的歷史成績。
一、問題意識對初中歷史的重要性
1.及時解決學生的問題
在初中歷史的學習過程中,如果能夠讓學生培養問題意識,可以讓學生遇到不會的問題時,能夠及時問同學或老師,進而將問題弄懂,有助于后面知識的學習。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一個問題意識,學生再遇到問題的時候就直接將其放在一邊,不去理會,導致問題越來越多,進而使學生學習跟不上去,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因此,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也就是讓學生養成一個問問題的習慣,從而使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夠及時向周圍的人或老師提問,使自己遇到的問題能夠得以及時解決,因此,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歷史成績。
2.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
學生的問題意識是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歷史的一種方法。學生如果能夠有問題意識,就能夠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不斷尋找問題,不斷思考問題,因此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初中歷史的內容。如果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單純靠背誦和記憶來學習的話,這些歷史知識點將會很快就學生忘記,因此,在考試前復習的時候會很困難,從而給學生造成了一定的學習壓力。如果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時,能夠有一個問題意識,就能夠將自己不理解,或者沒有記憶下來的東西標記出來,在課下可以向老師及同學交流和解答,從而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進而能夠更好地學習和記憶歷史知識點。
二、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具體方法
1.師生關系平等,讓學生敢問
首先,在課堂上我們應該建立師生平等的這樣一個關系,讓學生敢問,在課上提出問題。學生不能有一個較好的問題意識,一方面原因就是由于課堂上沒有很好建立師生之間的關系,使學生不敢提問。一些教師在上課期間,沒有把學生作為主體,一味將書本知識傳授給學生,將自己作為主體而不顧及學生的感受,就會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學習壓力。并且,教師可能在上課期間較為嚴厲,學生因為害怕提出問題會被老師批評,因而不敢提問。因此,使學生不能有一個好的問題意識。如果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能夠有一個平等的關系,并能在課堂上與學生合理的互動,就會讓學生在遇到不會的問題時能夠敢于提問,進而培養出自己的問題意識。
2.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多問
如果課堂內容過于緊張,就會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提問的頻率。在課堂上,老師應該合理安排課堂內容以及課堂時間,在進行每節知識點講解之后都應該留有一定的時間供學生提出問題。如果教師一味追求效率,而不考慮學生學習效果的話,就會使學生在課堂上學得很累,太多的知識點無法記得扎實。因此,教師在上課之前,應該事先將要給學生傳授的內容進行規劃,能夠使課堂內容不那么緊張,進而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及時將不會的問題向老師提問。同時,如果一段時間合理的傳授知識點,學生上課能夠輕松跟上老師的步伐,因此再遇到不會的問題時就會及時提問,從而能夠使學生更好地記住這一知識點。
3.教師提高自身的問題意識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教師自己必須有問題意識。現實中,不少教師自己就缺乏較強的問題意識,不能或不善提出有質量的問題,教學過程中,他們一味地依靠教材內容進行教學,成了教學參考資料的代言人。教師沒有了質疑的習慣和能力,那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也就成了奢談。所以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教師必須先行一步,不斷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做一個有思想的人。同時,對于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我們要糾正以往問題意識的誤解,在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中,不是學會問‘為什么就是具有了問題意識。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學生可能為了使自己能夠提升自己的問題意識,去問一些沒有價值的問題,這樣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教師的教學效率。因此,教學中我們應該讓學生正確理解問題意識的含義,從而多提問一些有價值的問題。
三、分析和總結
學生能夠具有問題意識,是初中歷史學習的關鍵。問題意識能夠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及時對問題進行解答,有助于學生的學習和記憶。同時,在課堂中,教師應該與學生建立一個平等的關系,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敢問問題,并且多問問題。從而培養出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更好地完成初中歷史的學習。
參考文獻:
崔雅如.淺談中學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讀與寫,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