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麗清
摘 要:經過研究發現,用現代學習分類思想對語文學習進行科學分類,極大地提升了語文教學質量。基于此,結合初中語文的具體教學模塊,將其主要分為三大類:一是閱讀教學,主要包括現代文閱讀和文言文閱讀;二是寫作教學;三是語法教學。根據初中語文知識分類,逐一對初中語文教學進行有效探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知識分類;有效教學
一、當前知識分類下的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個體差異大
每一個青春期的中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社會閱歷和成長環境決定他們的接受能力、認知水平和智力發展水平都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在知識分類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先對學生進行分類,對不同能力起點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對接受能力比較高的學生,應該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教師還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根據不同學生的層次為學生針對性地設計練習題。這無疑加大了教師的工作量。而為了不拖延教學的進度,很多教師只能忽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選擇僅僅依靠知識分類的理論來進行一刀切的教學,這是目前知識分類下語文教學存在的重要問題之一。
2.教師對知識分類的認識不充分
教師雖然按照知識分類理論將初中語文知識主要分為了閱讀、寫作、語法三大類,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卻經常忽視教學目標,將分類的知識混在一起。比如在學習文言文《愛蓮說》的過程中,教學目標應該是把握托物言志的內涵,學習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并教會學生利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寫一段表明自己情感的小短文。但是,往往由于教師對知識分類教學的理論知識理解不夠透徹,在教授《愛蓮說》的時候容易將重心放在語法教學上。這樣就導致學生不明白課的重心是什么,只能迷茫地被動地跟著教師的步伐走。這是當前語文教學質量難以提升的一個重要問題,教師如果對教學目標不清楚或者是重心不清晰,就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成果大打折扣。
二、基于知識分類的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策略
1.有效確立教學目標,進行學習任務分析
評價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通常從兩個方面評價。一是有效率,教師完成教學后,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能夠在將知識掌握透徹的前提下舉一反三。二是有效果,即指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教師考查教學是否有效需要在教學前設置好教學目標,教學后回看是否達到目標。依據知識分類的理論,教師在明確教學目標之后,還應該對教學目標進行任務分析,通過學習任務分析,可以將教學目標細化成一個個的學習任務。學生完成一個任務后再開始下一個任務,最終達成教學目標。這樣,學生就能抓住語文課的重心,并按照教師的學習任務分析,知識遞進,最終順利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比如,在講授《紫藤蘿瀑布》的時候,教師明確教學目標:能夠正確說出通感的概念,從課文中識別出通感修辭手法,能夠判斷出運用通感修辭手法的句子,能夠運用通感修辭手法造句。在明確了教學目標之后,教師再將教學目標細化成具體的學習任務分析,結合學生的能力,遞進式地幫助學生感知、掌握,最終熟練運用“通感”這一修辭手法。通過有效確立教學目標,可以幫助教師把握教學重心,避免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想到哪里說到哪里。這可以讓學生明白這一堂課的主要任務是什么,以免學生不知所云。而通過學習任務分析,教師可以細化教學目標,將知識點通過遞進的方式讓學生一點一滴地掌握透徹,幫助學生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2.因材施教
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大,教師如果不考慮學生的差異,僅是依靠知識分類的理論來進行一刀切的教學,則會極大地影響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所以,教師應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合理地選擇教學方法。在中學階段比較常見的教學方法是分組學習法,依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小組。這種教學方法,一方面可以轉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可以及時向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學習,借鑒其學習方法。教師則是輔助性地給予學生幫助和指導。另一方面,將教學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其次是因類制宜。閱讀有閱讀的教學方法,寫作有寫作的教學方法,語法有語法的教學方法,不同類型的知識內容,需要有不同的教學方法。例如,學習閱讀中的修辭手法,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足夠多的例子,引導學生去發現修辭手法的共同屬性。比如,在教授擬人這一修辭手法的時候,可以為學生展示一定數量的擬人句,通過學生的分析找出共同特征,再對比結構像擬人句但實際上并不是擬人句的句子去加深印象,鞏固學生對擬人修辭手法的認識。再如,在學習“得”“的”“地”的運用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到這三個字的運用規則,“的”修飾名詞,“地”修飾動詞,“得”修飾某種狀態,然后通過典型的例子來給學生講解這三者的運用規則以及使用條件,讓學生學會運用。
總之,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堅持走科學的道路。用知識分類的理論指導語文教學,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教師的不斷努力,穩固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陳黎.試論知識分類學說與文言文教學[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36).
[2]格保永.初中文言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
[3]黃方芳,龐維國.知識分類學習論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科學,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