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茂林
摘 要:隨著社會不斷向前發展,我國的信息技術得以大幅度進步,并且開始在教育領域發揮不容忽視的教學輔助作用,而其中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微課教學則更是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微課一般短小精悍,而且具有顯著的實用性與可操作性等特點,非常適合現階段的初中歷史學科教學,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各任課教師就需要適時將其運用到具體教學活動當中,以充分利用其有效價值激活歷史課堂,實現優質教學。
關鍵詞:初中歷史;微課教學;實施策略
在現階段的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靈活教學、高效教學等已經成為了各任課教師追求的目標,而不再單純以應對考試為目的單一教學模式,據此,各初中歷史教師就可以順應時代潮流而將微課這一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引入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在此基礎上,各任課教師還需要在全面了解所教學生特點的同時不斷對微課教學具體實施策略進行研究與探索,最終借助更加科學而具有針對性的實施策略提升歷史課堂的有效性,以下將以《秦統一中國》的具體教學為例進行詳細分析。
一、創設視聽情境,營造活躍課堂氣氛
在初中歷史學科教學過程中,課堂氣氛對學生具體學習活動所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學生在積極而活躍的課堂氛圍中聽講,自然而然地會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而在單一沉悶的課堂氛圍中學習,初中生勢必將對歷史學習失去興趣。因此,初中歷史教師就需要充分利用微課這一新穎教學形式而為學生創設一個個生動的視聽情境,營造活躍的課堂教學氣氛,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為優質教學的實現奠定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為學生講解《秦統一中國》這一課知識內容的時候,初中歷史教師可以在導入環節就為學生播放一系列微課短視頻,以為新知講學奠定良好的氛圍基礎。具體而言,任課教師可以提前從網上搜集一些關于秦的紀錄視頻資料,將他們按照自己的教學習慣編輯在一起,同時為其配以相關的歷史知識講解介紹,然后在課堂導入教學中播放給學生。在此教學過程中,初中歷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微課視頻所具有的聲畫一體的特點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的教學情境,并借助其豐富的動態元素打破歷史課堂的沉悶氣氛,助力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最終師生緊密配合實現高效教學。
二、聚焦重點知識,深化學生歷史認知
一般而言,每節歷史課都有特定的重難點部分,其同時也是初中生需要著重學習掌握的知識內容,但是由于初中生的生活經歷以及學習積累都比較有限,因此他們在理解學習相關知識的時候往往會遇到重重障礙而無法深入把握。因此,在平時的學科教學過程中,各初中歷史教師就需要在既定教學程序中穿插播放一些重難點講解微課視頻,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重難點部分,而且還可以在微課精煉而深入的講解過程中促使他們順利掌握相關知識,深化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知與理解。
例如,在為學生講解《秦統一中國》這一課知識內容的時候,初中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首先就需要明確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幫助學生掌握秦統一過程以及秦始皇鞏固統一措施,讓學生理解掌握秦始皇統一措施產生的深遠影響等,然后針對每一個點制作一個深入講解微課視頻。接著,在具體的歷史教學課堂上,初中歷史教師就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習慣與教學順序而將這些視頻穿插播放給學生,引導初中生在討論交流中深一步學習理解相關的重難點知識。經過以上一系列微課教學活動,初中生對秦統一中國相關知識的理解就不再表面化,而會在重點聚焦學習中深化歷史認知,為歷史綜合能力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三、豐富歷史材料,增加學生知識積累
歷史其實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因此,初中生在理解學習其中某些知識點的時候就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知識積累、生活經歷等各方面的信息,也只有這樣他們才能科學而精準地把握相關歷史內涵,提高學科能力。但是在現階段的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各任課教師一般都局限于課本知識傳授,基本上不進行太多的拓展性講解,而這就大大限制了學生的知識面,不利于學生歷史綜合能力的提升。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初中歷史教師就可以借用微課這一便捷手段向學生展示一些拓展性的歷史材料,以益于學生積累豐富的歷史知識,實現教學優化。
例如,在進行《秦統一中國》這一課知識講解活動的過程中,初中歷史教師就可以將秦兵馬俑相關的拓展性材料制作成微課視頻播放給學生。具體而言,初中歷史教師可以借助圖片展示具體介紹每個俑坑士兵、戰馬、兵器等相關事物的特點以及歷史背景;也可以就秦兵馬俑被燒介紹考古人員的系列發現與推測等等。在此史料豐富的微課教學過程中,初中生就可以積累起豐富的歷史知識,以益于歷史認知的進一步深化與提升。
總之,在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領域不斷融合的大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微課這一信息技術教學方式展開有效教學活動,進而在不斷教學研究改進中助力初中生歷史綜合能力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文軍.微課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例談[J].中華少年,2018(24):178.
[2]高瀏新.淺析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中華少年,2018(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