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芳
摘 要: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作為中國人的母語,它包含著中國五千年文化的沉淀,時至今日已經作為一種文化軟實力代表著國人走上了國際社交的舞臺,向世界各國人民展示著中華文化的魅力。同時,語文又是一門日積月累的學科,不能急功近利。小學語文處于“打基礎”時期,死記硬背的教學理念已經不能迎合新課標改革全面發展學生的要求。因此,課堂教學效果對學生的影響變得越來越重要。以小學五、六年級學情和課本為例,對新課標下小學語文如何提高課堂實效做出淺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實效;教學模式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字詞積累,一般都能夠通過閱讀了解文章基本大意。他們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樂于表達、愿意交流。五年級的學生是兒童成長的一個關鍵時期,學生的情感內容進一步擴大、豐富,他們能逐漸意識到自己的情感表現及隨時可能出現的后果,并且控制和調節自己情感的能力也逐步加強。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引入情景再現、小組協作、分組討論等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更能帶動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確立。
一、當下課堂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
1.死記硬背教育方式使得學生學習缺乏自主性出現惰性
死記硬背就是在完全不理解或者一知半解的狀態下反復誦讀或者多次抄寫以達到加強記憶力的效果,語文課上也多是采取這種方法讓學生將一篇課文或者一段文字“吞下去”,這樣一來,學生在背誦過程中便養成了一種學習上的惰性,認為除了老師讓背誦的內容是重中之重,其他內容便不會去看、去讀,認為也沒有這個必要。于是在面對眾多科目需要學習的情況下,就想當然地認為這些就是重中之重,至于其他的都大可不必去管,更何況也沒有“多余”的時間去管,所以便也不主動地去學習一些其他的知識和掌握一些其他的技能,久而久之容易使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淡薄,而這正是我們新課程改革下最不允許出現的狀況。
2.師生缺乏互動,教學效果不理想
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扮演著“傳聲筒”“表演者”“指揮者”等角色,學生也就變成“聽眾”“觀眾”,甚至是“木偶”。這樣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倒豆子式”乃至“填鴨式”地講授課本知識,講完即結束,教學效果也往往沒有教案預設的理想。小學課堂的學生多數“觀眾”式地上課,互動性不強,下課又拋諸腦后,不僅沒有強烈的課堂參與感,更沒有很深的記憶模式,往往作業也做得不好,久而久之形成了惡性循環,教師除了簡單的課堂提問和作業,并沒有更多的教學方式,因此師生間缺乏互動交流,不僅直接影響了教學反饋,還會影響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情緒以及積極性。
綜上所述,當前小學語文課堂的首要任務就是變革教學模式,提高課堂實效,迎合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要求,立足當下放眼未來,全面地發展學生。
二、新課標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的具體措施
1.讓學生有參與感
傳統教學模式的填鴨式教學過程中,是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教師從課文范讀到講讀再到分析等環節多數都是獨自完成,師生互動少,學生的參與感不強,對課文印象不深刻難以達到預計的教學效果。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過程中進行。教師是學習活動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級課本《再見了,親人》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歷史背景先談談對當時抗美援朝戰爭的看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輪流發言,談各自對這篇課文的理解,并且找出自己認為比較感人的部分互相交流。學生對內容中體會思想才初步接觸,所以選用“從課文內容中體會中朝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為課文側重點,通過閱讀、小組討論、小組交流,去讓學生體會作者在課文中是選取哪些材料,是怎樣來表達中心思想的。但這些對于學生是陌生和困難的,因此在討論后教師做引導性總結也就成了本節課教學的重點。通過加強師生互動,學生多交流多參與的形式完成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難點,在教學中教師必須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真正理解課文內容。
2.運用多元化教學方式
《義務教育語文標準課程》強調: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應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這是當前教學改革的主導思想,它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觀點,因而在課堂中教師應多采用多元化教學活躍課堂氛圍,豐富教學形式,在趣味參與中讓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以便更好記憶[2]。
還是以五年級課本中《再見了,親人》一課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前要學生準備一些相關抗美援朝的相關材料,如圖片、歌曲、電影以及真實故事等,并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在課堂上和同學們互相分享,通過情景帶入的方式使學生的思想感情先一步升溫,再進行有感情、有節奏的朗讀、討論和引導性總結。
作為課堂教學的第一環,導入是一堂課的開始,常常會貫穿整個課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導入具有吸引注意、激發興趣、拓寬視野、發散思維、明確課堂目標、溝通師生感情等作用,在提高課堂教學實效中也是切實有力的重要舉措。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語言、思維、情感的關鍵時期,小學語文承接整個學生生涯的基礎階段,所以,如何更好地、更有效地加強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和教學質量,才是任務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使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張娜.淺析新課標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6(25):96,100.
[2]鄭亞成.談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如何以學生為主體[J].教育現代化,2015(17):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