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益松
摘 要: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習作教學愈發受到重視,新時期的語文課程標準也相對提高了教學要求,指導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的習作習慣和提升其習作能力,為以后的習作教學夯實基礎。尤其是在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實效性較低的現狀下,教師要致力于探索創新的指導方法來推進習作教學。基于此,主要以蘇教版小學語文為例,探討其習作教學的新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教學;教學方法
高年級的小學生比中低年級的小學生具有更強的思想認識,其認知能力與想象創造力都有了較大的提升。但是學生習作能力的培養依舊是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難點,要求教師能夠在反思自身教學過程中的基礎上,尋找與學生的學習特點與身心發展相符合的新教學方法,實現習作教學的創新與優化,以達到應有的教學目的。
一、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教學的基本現狀
習作實際上就是指學生通過自身的構思,自主組織語言進行表情達意的一種書面形式,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小學生習作學習的最終目標是要明確又具體地表述自身的意思,做到文從字順。
只是在當前的小學語文高年段習作教學中,學生的習作情況卻不容樂觀,普遍存在:習作內容空洞,很難捕捉具有價值的習作材料;在整體謀篇構段方面的能力不足,一些缺少棟梁式框架的文章很難經得起推敲;學生很難根據自身的表達需要而有選擇性地處理習作材料,詳略不當;部分學生的語言比較口語化,在書面語言表達方面不夠準確;還有一些學生缺乏扎實的基本功,比如出現不少的病句、錯別字、標點錯誤等等。
這一習作教學現狀讓教師不得不正視習作教學困境,而且在新時期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引下,語文學科更是愈發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與關鍵能力,習作能力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這就要求教師能夠突破一直以來的習作教學困境,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科學合理地指導學生學好習作知識和掌握習作技巧,最終提升其習作能力。
二、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教學的創新指導方法
為了切實提高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教學的有效性,筆者主要提出以下幾點教學建議:
(一)在習作教學中堅持貼近學生現實生活
當前一些語文教師在開展習作教學時,并不注重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聯系,既難以讓學生有效理解教學內容,也很難讓學生將知識內化,并靈活運用到習作之中。尤其是蘇教版小學語文高年級教材中有一些文章的寫作場景存在地域間的差異,若是教師不能有效處理這一差異,就很難真正提高教學效果。比如在蘇教版小學六年級上冊《青海高原一株柳》的課文教學中,就要求教師能夠合理處理地域差異,讓不同地區的學生能夠針對這些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理解。為此,教師需要堅持與學生現實生活相貼近,引導學生去學會觀察生活,并在這個過程中積累素材,為習作學習打好基礎。
在《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中,重要圍繞著青海高原的一株粗壯柳樹進行了描述,旨在表達它那平凡的表面形象之下蘊含的頑強力量。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和這株柳樹一般在平凡之中透著韌勁,使其在觀察與探究的過程中,感悟其中堅韌頑強的精神。有的學生觀察了小草、胡楊、柏樹等等,也有的學生以動物類為觀察對象,找尋它們身上頑強不屈的精神,這就大大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也擴充了學生的認知面,還能積累更多的生活素材。
(二)培養學生合理處理材料的良好能力
在習作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對習作材料的選取與加工能力。比如在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海倫·凱勒》的教學中,作者所采取的材料都可以體現海倫·凱勒這個人物的不屈不撓的精神,有老師悉心教導,也有父母的滿懷欣慰,只是前者為詳,后者為略。這主要是因為整篇文章都以不屈不撓為文眼,那么應該著重描寫老師的關愛和教導,而父母的喜悅與欣慰之情只是錦上添花,可以略寫。所以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選取可以體現人物精神的習作材料,并且懂得掌握詳略的寫作手法,感悟習作過程中合理處理習作材料的技巧。
(三)加強習作教學中的文字表達訓練
在一篇文章中,文字是最小的有機體,學生需要掌握好文字表達能力,以提升自身的習作表達能力。在文字表達訓練中,教師應該讓學生懂得圍繞著文章的核心來進行思考,選擇最準確、貼切的詞語來進行語言表達。比如在蘇教版小學語文上冊《推敲》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推敲”一詞的運用可以給學生帶來很好的啟示。賈島騎著驢吟詩,體現了一種過度投入的思考活動,以至于沖撞了韓愈的車駕。而韓愈認為,“敲”這個字比“推”字更能對當時的情境進行準確的反映,而且“敲”的聲韻效果更佳,可以增強整首詩的審美色彩。這也就啟迪了學生的思維,學習賈島的“推敲”精神,磨煉自身的文字表達能力,以提升自身的習作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高年級的學生具有多種習作上的學習問題,教師應該予以足夠的重視,對習作教學進行有效的創新,并采取有效的指導方法,切實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邱美秀.小學語文高年級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華夏教師,2016(7):44-45.
[2]黃智芳.小學高年級作文教學方法探究[J].學周刊,2018(21):127-128.
[3]宋曉倩.讓孩子在習作中靈動飛揚:淺談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教學[J].新課程學習(下),2014(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