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蕓潔
摘 要:譯林版英語教材中Culture time板塊的出現,顯性化了原教材中的文化內容,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豐富語言學習。
關鍵詞:小學英語;Culture time;文化知識;多樣化教學方法
譯林版英語Culture time板塊的功能: 通過圖片和簡單的對話或文字介紹,呈現中外文化的異同,幫助學生擴展視野,加深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熱愛。因此,我們要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以有效達成教學目標。
五、六年級英語書中共有24條文化知識,涉及的話題大致有中、英、美、澳等國的飲食及餐桌禮儀、動物、職業、服裝、書籍、運動、節假日等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文化內容。其呈現方式大致有3種,按照其呈現方式的不同教學方法也有所變化。下面探討Culture time的有效教學設計。
一、游戲切入,探討文化
【案例1】
五年級上冊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 Culture time的內容介紹了中國、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四類國寶級動物。本板塊是以Yang Ling等四個小朋友分別用句型I can see ... in ...的形式依次介紹中國的熊貓、美國的白頭海雕、加拿大的北極熊和澳大利亞的袋鼠,并附上四類動物的生活照。
【教學片段1】
Step1.通過頭腦風暴讓學生在所學關于動物句型的基礎上提問,如Can it ... ?Is it ... ?根據回答推測是什么動物,教學panda和bald eagle。
Step2. 通過看圖猜動物游戲,教學polar bear和kangaroo。
Step3.呈現四個動物和國家圖片,匹配動物和國家,教學國家the US,Canada和Australia。接著讓學生自己先組內討論連一連,再教學文本I can see pandas in China. I can see bald eagles in the US. I can see polar bears in Canada. I can see kangaroos in Australia. 并進行朗讀記憶。
Step4.讀后問學生為什么這四個動物在自己的國家這么重要?學生先組內討論,然后說一說自己的猜想,最后用一個tip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為什么這些動物是各自國家的代表動物,我們又該怎樣對待他們。
【教學反思】
以游戲切入文化板塊的教學,非常符合新教材編寫的理念和特色即“在玩中學、學中玩”。在教學中用頭腦風暴、看圖猜物等有趣的游戲,既可以激發學生使用所學語言和發展英語思維,還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組內討論、師生共同探討等形式,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所學文化板塊的知識,并能夠與單元話題相聯系,進行德育滲透。
二、自主學習,體驗文化
【案例2】
五年級下冊Unit 4 Seeing the doctor Culture time的內容是Liu Tao發燒了,Nancy幫他量體溫。本板塊是以Nancy和Liu Tao的對話形式介紹了溫度的兩種不同表達方式:攝氏溫度和華氏溫度。
【教學片段2】
Step1.南希在幫劉濤測量體溫,讓學生猜測劉濤的身體情況。隨后圈出溫度計,原來劉濤發燒了。
Step2.讓學生聽錄音回答劉濤測量出的體溫是多少,并提問學生怎么會有兩種不同的數據,請學生錄音模仿。
Step3.再次讓學生聽錄音模仿,自己學習攝氏溫度和華氏溫度的正確讀法,再教學temperature,°F(degree Fahrenheit)和℃(degree Centigrade)。
Step4.學生會讀后以小組為單位,提出話題相關問題,如攝氏溫度和華氏溫度的由來、如何換算,學生小組討論、解答提出的問題或小組合作解答問題。最后由教師總結并呈現兩個溫度的提出者圖片、名字(華蘭海特、攝爾維斯)以及兩種溫度間的換算(°F=32+1.8*℃),注意提醒學生攝氏溫度只在美國及少數英語國家使用。
【教學反思】
文化板塊的教學同樣要求教師給予學生自主學習和相互交流的機會,鼓勵學生通過討論、合作的方式,發展語言綜合能力,提高英語文化意識。案例2是以對話形式呈現和數學相關的文化知識,充分放權給學生,讓他們自主學習兩種溫度表達的正確讀法。同時,創造條件、營造民主、和諧的文化學習氛圍,讓學生小組合作,自主提問、解答問題,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化的魅力,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三、視聽輸入,感受文化
【案例3】
五年級下冊Unit 7 Chinese festivals Culture time的內容是介紹西方國家小朋友最喜愛的節日——萬圣節。本板塊是以短小的文本形式簡單介紹了萬圣節的時間、孩子們的活動以及相應食物,讓學生充分感受萬圣節的奇趣。
【教學片段3】
Step1.呈現日歷(10月),圈出日期31號,提問學生是什么節日,教學節日Halloween。
Step2.萬圣節有哪些好玩的活動呢?讓學生聽錄音,選一選相關的活動圖片,教學dress up,knock on peoples door和“Trick or treat? ”。
Step3.用learning tip的方式細致講述Trick or treat?的活動內容,并以一個小視頻給學生視覺上的沖擊,感受Trick or treat?再以小組為單位,配合道具演一演這個萬圣節的特色活動。
Step4.學生跟讀、齊讀文本,隨后提問學生還有哪些特色活動,小組討論交流。接著展示萬圣節其他特色活動圖片,如制作南瓜燈、吃蘋果等。
【教學反思】
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根據文化板塊教學內容的需要,積極開發文化學習資源,讓學生從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形式,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運用文化知識。就如萬圣節這個文化知識,利用音像和網絡資源,給學生視聽覺上的沖擊,再利用萬圣節的服裝、道具,學生演一演Trick or treat?這個萬圣節的經典片段,相信學生感同身受,一定會記住這個特別的西方節日。
四、總結
Culture time板塊的獨立設置,突出了文化意識教學的重要性。該板塊在教學中應通過不同的活動方式,如設計游戲、開展小組合作、提供視聽資料等,幫助學生探討、體驗和感受語言文化,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為得體運用英語和提高語言綜合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