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豪洋
摘要: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需要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和支撐。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和責任。中國古詩詞合唱作品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學習和研究古詩詞合唱作品發展可以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體現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展現中國文化的審美價值,也可以使中外文化更好的交融。我們應該積極探索和研究中國古詩詞合唱作品,致力于將具有本民族音樂特色的古詩詞合唱作品發揚光大。
關鍵詞:中國古詩詞合唱作品;大學生;傳承
中圖分類號:J616 .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2-0266-01
一、前言
我國的古詩詞是傳統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精神財富,也是世界文化遺產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它們歷史悠久,精彩紛呈,是音樂創作中的重要素材。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文化和審美需求正發生了深刻變化,作為傳統文化的古詩詞能否適應現代化潮流,這已經出現了傳承的危機,因此傳承和發展古詩詞是高校教育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中國古詩詞合唱作品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國古詩詞合唱作品的發展,對于發揚我國優秀深厚的文化內涵,具有深刻的意義。
二、中國古詩詞合唱作品概述
中國古詩詞合唱作品,顧名思義,就是以中國古詩詞為歌詞所創作的合唱作品。中國古詩詞合唱作品是文學美和音樂美的完美結合,是將音樂化的古詩詞和文學化的藝術形象融為一體。在歌詞內容上,中國古詩詞合唱作品的歌詞全都來源于中國古詩詞文學。曲作者通過將自己的主觀情感和詞作者的客觀情感完美融合起來,表達自己廣泛的內心世界,如戴于吾的女聲合唱作品《長相思》的詞作者是唐代詩人白居易,陸在易的混聲合唱作品《滿江紅》的詞作者是南宋民族英雄、詩人岳飛,林華童聲作品《漁歌子》的詞作者是堂弟詩人張志和。在歌曲結構上,中國古詩詞合唱作品曲風獨特,抒情性極高,具有獨特的民族性,很好的保持了中國古詩詞的原汁原味。
三、合唱對大學生的藝術教育
合唱是一種很好的藝術表現形式,參與的門檻并不高。這就給大學生展現自我,增強實踐能力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實現學生全方面發展。參與合唱活動或者欣賞合唱可以幫助學校實現對學生的教育,同時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
合唱有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合唱曲目一般都是積極向上的,而且合唱演唱過程充滿旋律感,有利于排解大學生苦悶的心情,進而幫助大學生養成健康的心理。合唱有利于培養大學生審美觀,合唱過程中的音色音域變化,可以讓大學生提高個人音樂修養,進而培養大學生審美觀念。合唱還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精神。
而古詩詞與合唱藝術的結合是中西合璧、珠聯璧合,歌詞擁有深邃的意境和內涵,合唱音樂具有無與倫比的氣勢和感染力,兩者都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感悟語言美、音樂美、畫面美、韻律美、意境美。通過古詩詞合唱作品的訓練,可以加強大學生聲樂基礎,同時對于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內涵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四、弘揚中國古詩詞合唱作品的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著博大精深、兼容并包的特點,具有著非常重要的社會價值。
學習中國古詩詞合唱作品,不僅可以讓合唱團提高專業素質,還可以提高文學修養和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在社會價值方面古詩詞的合唱作品根植于母語文化之上,致力于發揚民族音樂。在藝術特點方面古詩詞的創作題材很廣泛,在音樂中自然流露的意境美、中國美讓人記憶猶新,極大地補充了現代合唱作品的不足。
通過古詩詞合唱作品的訓練,可以加強聲樂教學效果,同時對于弘揚我國深厚的傳統文化內涵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學習古詩詞合唱藝術的語言、作曲技法、伴奏、審美等,能為幫助當代大學生重拾經典文化遺產、回溯歷史與傳統、提高藝術審美能力,也讓我們的合唱充滿了詩情畫意。我們應該積極探索和研究中國古詩詞合唱作品,致力于將具有本民族音樂特色的古詩詞合唱作品發揚光大。
五、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國古詩詞博大精深、源遠流長,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正伴隨著當今的快節奏生活方式,與我們漸行漸遠。因此,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和責任。而中國古詩詞合唱作品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繼續探索中國古詩詞合唱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