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主要培養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而在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是其核心的教學環節,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引起重視。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展開闡釋,并提出了相關建議,由此希望能夠幫助小學教師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當前,越來越多教學工作者對小學語文教學越來越關注,尤其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環節普遍受到眾人的關注。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閱讀教學作為其教學環節的核心內容,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但是,在小學教師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容易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對于部分教師而言,則對學生的學習總是處于不放心與一直管的狀態,不論是對學生的識字還是閱讀寫作而言,往往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認為給學生灌輸了知識才能達到教學目標。但是,由于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一味地注重給學生灌輸知識而忽略了學生個性思維的發展,從而嚴重限制了學生發揮出自身的潛力。其次,對于閱讀本身而言,它是擴充學生知識的一種有效方式。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閱讀部分的學習水平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寫作與語言表達能力。所以,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閱讀部分的教學才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環節。就小學四年級的學生而言,他們已經具備了一些閱讀基礎與閱讀能力,因此在對他們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小學語文教師選擇恰當的方式進行教學,從而提升閱讀教學的成效,進而提升學生們的語文素養。
一、 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重點突出學生的主導地位
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改變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觀念,從而改變以往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使得學生成為該過程的主體,因而使得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教學過程中,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完成課堂中的閱讀任務,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注重答題技巧方面的講解,卻忽略了最本質的內容,即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例如,在教《中國結》這篇課文時,首先需要小學語文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該課文的閱讀,然后對于文章的中心內容進行歸納總結,最后讓學生們去探索該文章的中心思想。而在此過程中,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充分發揮出引導作用,從而更好地讓學生去對文章進行探索,從而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此種教學模式下能夠充分讓學生去理解文章內涵,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去提升探究問題的能力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以此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成效。
二、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對于小學生而言,其興趣是他們最后的老師,只要有了閱讀的興趣,才能讓學生主動地去學習,從而積極主動地去投入到知識的海洋里。但是,對于小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培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離不開老師的細心引導與耐心培養。通常對于學生而言,他們一般對于某一科目的學習目的比較清晰明確,但是由于小學生的自制力較差,凡事三分鐘熱度,因此,當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其進行閱讀目的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就是三分鐘激情,一段時間后就沒興趣去參與此事,這時,則需要老師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思維主動性。首先,當學生對于某一課文內容有了充分的理解時,卻什么也還未想到時則此時老師可以向學生提一個加深理解的問題,從而讓學生去探究。其次,當學生在思索的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此時老師需要發揮引導作用,從而讓學生思考明白一些問題。最后,當學生的思維處于停滯時,思考不能前行時,則需要老師提出可能引起爭議的問題,從而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讓學生明白閱讀的重要性,并且采取適當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得以提升。此外,在進行閱讀教學之前,還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對其教學目標進行細化,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時老師可以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趣味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當講授《飛奪瀘定橋》這一課文時,老師可以適當地給學生們布置一些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如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發揮出自己的想象能力,想象金沙江河水的飛流湍急,紅軍不畏艱險,勇于斗爭,在這樣艱險的條件下付出了多少革命烈士的鮮血進而取得了戰斗的勝利,通過這樣的引導,不但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不斷提升。
三、 注重創建良好的教學情境,從而營造一種良好的閱讀氛圍
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而言,通過采取合適的情境教學法能夠顯著提升其教學質量,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此過程中,老師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去設計教學情景,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提升其語文閱讀能力,然后通過現代多媒體教學設備,以豐富的教學內容展示給學生,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此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最后,小學語文教師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實際的教學內容與任務的設定。例如,當在講授《飛向月球》這一課文時,此時,小學語文教師則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通過網絡等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展現一些月球上的科幻景象,從而不斷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新思維,如此一來,使得學生的思維得到了較大的提升。
四、 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在其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對于閱讀方面的教學,它作為小學語文的核心部分,其教學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認知、分析以及表達能力的發展。所以,對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使用則非常關鍵,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則需要改變之前的傳統教學思維,創新教學理論,采取合適的情景教學方式,從而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幫助學生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與此同時,還需要老師注重生活中的語文閱讀教學素材的積累,讓學生學會不斷地從生活中進行積累學習,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劉愛民.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6,13(3):72.
[2]竇昕.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2(14):127.
作者簡介:
鄭桂琴,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龍山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