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在未來社會發展中將會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這就要求我們要將信息素養培養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由此小學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需要關注小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文章首先對于小學計算機教學中信息素養培養價值進行分析,接著歸納當前小學計算機教學現狀,在此基礎上倡導站在小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的視角去提升小學計算機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計算機;信息素養;教學效果
信息素養作為綜合能力,是行為個體對于信息進行評估、檢索和利用的過程,是信息意識、信息技能、信息倫理相互融合的結果。倡導在基礎教育體系中融入信息課程,是未來教育的重要發展趨勢,而關注于小學生計算機教學中信息素養的培養問題,不僅僅牽涉到信息課程啟蒙教育的效果,還關乎計算機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相比較其他階段的計算機教育,小學生信息素養的培育,強調的是學生基礎信息素養的培育,希望通過一系列的措施,驅動小學計算機教育工作朝著更理想方向發展。
一、 任務驅動,提升操作素質
提升小學生信息素養,關注于小學生計算機操作技能的掌握,此時就需要結合具體課程目標,實現任務情境的創設,以任務驅動的方式來引導學生,繼而達到理想的計算機教學效果。
例如,以三年級下冊《菁菁校園》課程教學為例,本次課程的教學目標為:熟練使用直線工具、矩形工具、橢圓工具、刷子工具,掌握圖形復制、圖形粘貼、圖形移動和圖形快速生成的操作技術,熟練運用顏色填充工具,進行色彩的布局和安排,實現學生設計創新素質的培養和鍛煉。教師結合此次教學目標,進行實際任務情境的創設:每年的9月1日,很多新生報到,在家長的帶領下很多新生需要去了解學校各個基礎設施的位置,熟悉校園環境,盡快融入校園環境,請以大哥哥或者大姐姐的身份使用計算機繪制一張學校地圖,幫助他們更快地掌握學校的布局,能夠跟隨著你的地圖指引很快地融入到校園生活。此任務是在本次基礎課程完成之后進行的,要求學生以分小組的方式來進行,組員積極回憶在課堂上教師教授的操作技巧,在合力探討的基礎上,合力參與到實際計算機繪圖中去,多個教學樓可以使用矩形工具復制圖示的方式來進行,使用顏色填充工具繪制學校操場,使用圓形工具繪出太陽,結合實際教育教學基礎設施布局,做好對應圖形的移動操作,小組內大家可以進行合理分工,不同的成員負責不同的區域,確保實際的平面地圖可以繪畫出來,在這樣的任務驅動的探究活動中小學生的積極性更高,也會積極去回憶課堂上教師講授的知識,并且查閱課本資料,使得理論與實踐融合起來,營造出良好的計算機教育教學氛圍,有利于小學生計算機操作技巧的不斷掌握。
二、 興趣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興趣教學法倡導關注學習主體自身的基本情況,以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為目標,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點,實現教育教學策略的調整,以保證達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小學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很多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和技巧的掌握,需要以興趣教學法的方式來進行。
例如,在三年級鍵盤教學的過程中,其教學目標為:提升學生鍵盤操作素質。為此實際的教學可以按照如下的步驟來進行:使用金山打字軟件中的游戲模塊,這些游戲模塊的本身價值就在于:在娛樂的環境中實現鍵盤操作技能的掌握。要求小學生以小組游戲比賽的方式來進行,打地鼠游戲中有很多都是字母大小寫切換、字母輸入、NumLock鍵盤切換等,游戲目標為:看看小組能夠打多少只地鼠,看看哪個小組成員打地鼠的數量最多?在這樣的游戲情境中,各個小組的組員都積極參與其中,并且有著緊張的競爭氛圍,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的反應速度,在此期間教師可以觀察學生的指法存在問題,適當給予引導,保證其可以正確地進行計算機鍵盤的操作,由此營造良好的游戲情境,引導實際計算機教育教學效果朝著更加理想的方向發展。游戲競爭之后,還需要對表現好的小組或者學生給予特定的獎勵,由此激勵學生參與到實際計算機教學的積極性。需要明白的是,鍵盤操作素質的提升需要不斷的鍛煉,因此上述的游戲競爭活動可以在任何階段進行,甚至將其納入實際計算機考試中去,以此引導小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實際游戲情境中,確保小學計算機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三、 形象表述,疏通計算機知識脈絡
在小學計算機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白很多計算機基礎知識都比較抽象,而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此時就不能照本宣科,要對實際的知識表述進行加工,以形象的語言來表達,最好能夠結合小學生的生活經驗來闡述,這樣可以幫助小學生更快地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
例如,以三年級《認識文件夾》課程教學為例,此課程的教學目標為:引導學生認識電腦文件,能夠分清楚不同文件的類型,并且能夠建立對應的文件夾。教師一開始使用書面專業術語講解文件夾與文件之間的關系,有很多小學生反饋自己沒有聽懂,因為缺乏形象生動的表達或者演示,在了解學生的這些困惑之后,教師就實現了講述語言的重新組織,此時教師的講述是這樣的:我們可以將不同的文件看作課桌上零散的橡皮擦、書本、文具等,而營造一個整齊干凈的環境,我們將這些零散的東西裝到書包中去,而這個書包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文件夾,在講述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動態圖片來呈現,將文件拖入到文件夾中去,這樣原本生活知識可以慢慢過渡到計算機知識中去,可以很淺顯地展現文件與文件夾之間的關系,在這樣的表述中,小學生可以更快地了解文件夾的含義。相比使用專業化術語來闡述,其教學效果更佳,基礎知識掌握的效果也更加理想。這就要求小學計算機教師要善于站在小學生的維度去思考計算機概念或者知識,盡可能以形象生動的畫面或者語言來闡述,由此可以輔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對應的概念或者知識,實現抽象知識向形象知識的轉變。
綜上所述,信息素養培育視域下小學計算機教學效果的提升,需要樹立創新意識,堅持以學生為本,探尋學生的學習需求,結合計算機教學的目標,實現教學方法的不斷優化。作為小學計算機教育工作者,應該將小學生信息素養提升作為重要教學目標,積極將興趣教學法、實踐教學法、形象語言教學法滲透到日常教學中去,繼而改變當前小學計算機教學格局。
參考文獻:
[1]陳廣有,吳清清.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計算機課教學有效性[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8(9).
[2]汪敬雷.如何上好小學計算機課[J].學周刊,2013(26).
[3]鄧曉輝.計算機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13).
作者簡介:鐘雄華,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武平縣大禾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