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會白板技術運用,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在課堂上,教師讓學生有意識地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創新思維來解決新問題,讓學生明白經過努力有效地學習地理。
關鍵詞:地理課堂;高效教學;運用白板技術;有意識自主學習
通過白板等現代化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及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堂上,注重師生和生生互動,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學習技能的掌握,充分享受地理的和諧氛圍,以達到有效的地理課堂教學效果。在公開課教學中,我認真思考怎樣能激發學生的潛能和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創設課堂情景,讓學生有一個動態、自主、開放的環境。基于一些自己公開課后的感想和思考,談談以下幾個方面:
一、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會白板技術運用
在縣級公開課《氣溫的變化和分布》第一課時教學中,我利用大課間幾分鐘時間,設計基礎梳理知識點來導學,讓學生對本課堂有主題的把握。對教材閱讀材料引導學生閱讀,提出問題,簡捷處理。重點放在“氣溫日變化和年變化氣溫曲線圖”,重點培養學生讀圖分析問題能力。結合學生生活經驗,提出:你認為一天中最高氣溫出現在什么時間?最低氣溫出現在什么時間?讀圖南北半球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出現的月份時,提出:海洋比陸地時間為什么會推遲一個月呢?以上這些教學內容,充分地利用白板信息技術,展示相關的圖片,解釋原因;運用白板技術聯系生活實際視頻,讓學生簡潔、直觀、易明白。比如:根據南北半球氣溫曲線圖怎么判斷所屬的半球以及什么是氣溫?利用視頻天氣預報和王樹聲老師解釋四季形成的視頻白板打點技術,在簡短時間看完,高效地解決問題,學生易懂明白。課堂活動:繪制“某地氣溫年變化曲線圖”,設計圖表,請一位學生上講臺前來畫圖;同時,老師課前設計好氣溫曲線圖動畫畫圖過程展示給學生看,請學生們將老師畫的氣溫曲線圖和學生畫的氣溫曲線圖進行對比,評價優缺點。讓學生們直觀感受到自己畫氣溫曲線圖中存在的問題,印象深刻。這整個教學過程,顯示了利用白板教學,課堂高效,內容豐富,簡潔明了;學生易于接受,能高效地掌握知識,提高眼界,拓展知識和遷移能力。本節課的不足方面:在語言過渡方面,跳躍過大;在別的學校上課,學生學情不了解,教學時注重引導學生聯系生活;由于視頻小,展示圖片和文字時,沒有及時放大,以至于后面學生有看不清的情況。
二、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有意識地自主學習
在校級公開課八年級下冊《塔里木盆地》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從復習上節課的舊知識入手,教師隨之提出問題:塔里木盆地為什么被稱為“干旱的寶地”?有意識地引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帶著這樣的疑惑學生很快進入到學習新知識的狀態中。課堂具有思路清晰、簡潔、開門見山的效果。運用白板展示時事材料導入新課,讓學生有意識地認識到現實生活和地理知識密切相關,提高其學習地理的興趣,促進新知識的學習。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去找塔里木盆地的自然特征、人文特征這些基礎知識;課堂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能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描述塔里木盆地的位置、分析其干旱原因時,運用白板展示地圖,學生自己讀圖,總結、學習,獨立完成;課堂上,通過白板展示地理問題,教師一邊積極充當學生的“向導”,把學生引向解決生活中問題的向導,鼓勵學生主動學習;這樣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地理分析能力。在自主學習中,學生都能感受到樂學、善學的過程。又如:西部資源的開發要注重“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通過白板展示閱讀材料,讓學生發表閱讀后的看法,介紹西氣東輸工程。這樣能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全面了解塔里木盆地的油氣開發和利用情況。在西氣東輸施工過程中要保護生態環境的做法時,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從而培養了學生人地和諧發展的觀念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對于本課堂教學的反思,怎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高效、學生有意識地自主學習呢?平時要注重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自覺習慣;還要教會學生怎樣閱讀,自我學習概括,歸納各部分知識,逐步養成習慣。容易忽視了知識和生活的聯系,即是忽略學生熟悉的知識遷移到教學實際中去。
三、 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創新思維來解決新問題
在市級公開課第四章第二節《農業》(第一課時)教學中,白板技術展示“舌尖上的中國”,根據圖文資料,激發學生大膽推測推理我國畜牧業和種植業的主要分布區域。學生在課堂活動中能自主、獨立發現問題,處理信息、表達和交流等。課堂教學運用白板技術,不斷展示視頻、圖片及有關的地圖,學生能夠清楚了解不同農業區分布,能夠說出不同地區的主要農作物。從中,學生煥發自尊、自我實現的需要,迸發出創新的火花。
在課堂上提出這個問題:在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區發展種植業的限制性因素?種植業應分布在哪里?安排學生課前預習中國的地形、氣候、河流、資源的已學知識,運用白板展示視頻、圖片及有關的地圖;教師一邊不斷精講點撥:我國西部地區降水稀少,地形崎嶇,因此以畜牧業為主,種植業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綠洲地區。東部地區降水較多,在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區主要分布著種植業,在地形崎嶇的山地主要是林業,漁業分布在水源充足的沿海地區和南方地區。
對于本課堂教學的思考:地理課堂教學要提高效率,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獲得理智和情感體驗,提高知識技能,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增強地理趣味性,培養創新和實踐能力,才能促進創新能力發展。今后的教學中,要發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優勢。
四、 提高公開課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明白經過努力有效地學習
在公開課八年級上冊第三節《民族》教學中,白板展示周恩來總理名言: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讓學生了解我國民族的構成和各民族的燦爛文化,認識學習民族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明白努力有效地學習地理內容。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周恩來總理關于民族的論述引入新課,激發學生了解民族知識的動機。又如:對民族構成和民族文化特色知識落實重點時,為了加深印象,可通過白板展示學生活動實現,讓學生選取民族或自己所屬民族進行介紹。同樣地對省區分布范圍進行介紹時,用白板展示地圖,教師可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每組選取3~4個民族,在教師引導下進行民族分布特點的總結,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歸納出我國少數民族分布特點,突破難點。整個教學過程,通過白板技術處理,學生能夠說出地圖的方位和圖例,變抽象為形象。即是學生經過努力能理解一些枯燥的地理原理學習方法,對能力的培養大有益處,又獲得成就感,激發了學習的興趣。
對于本課堂教學的反思:在課堂高效教學過程中,通過白板展示學習的主要內容,讓學生明白只有通過不斷學習、實踐、思考,再學習、再實踐、再思考,也就是經過努力有效學習,才能達到個人成長目標。舉例,聯系身邊的事物,讓學生多關注生活,是教師高效教學的關鍵。
綜上所述,我認為教師要提高公開課地理教學:只有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讓學生弄懂這些有趣的問題,才能讓學生提高學習效率,豐富課堂教學。贊可夫說:“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就會變得高度有效。”所以,教師在課堂上高效教學,應圍繞地理規律和地理原因等核心問題來設計和組織課堂教學。
作者簡介:鄭章林,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連江縣鳳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