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英
【摘 要】目的:探討小兒肺炎患兒的護理干預措施,觀察其臨床護理效果。方法:在常規小兒肺炎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呼吸道護理、輸液護理、飲食護理、發熱護理、心理護理、吸氧護理等干預措施。結果:78例肺炎患兒在合理治療及良好的護理干預下均完全康復出院,無不良并發癥發生。結論:在合理治療的基礎上,通過給予患兒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提高肺炎患兒治療依從性,緩解病情,提高患兒肺炎治愈率,利于預后,避免不良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小兒肺炎;護理干預;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8--02
肺炎是嬰幼兒時期的常見病,多發于冬春寒冷季節,由不同的病原體或其他因素所致。幼兒期以引起的支氣管肺炎最常見[1]。肺炎鏈球菌在健康人的鼻咽部寄殖,但一般情況下不致病。由于小兒機體發育不夠成熟,機體抵抗力差,對各種傳染病具有易感性。肺炎發病可并發高碳酸血癥和酸中毒,嚴重者可致心肌損害,從而合并為心力衰竭,這主要是因為肺炎會使有效交換氣體面積減少從而導致低氧血癥。因此該病作為兒科危重癥之一,直接威脅了患兒的生命安全。因此,為了降低小兒肺炎的死亡率,就要求在治療小兒肺炎過程中必須實施良好的護理措施。根據各時期生理、病理發生、發展、轉歸的特點,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對于疾病的痊愈起了積極的作用。近年來,隨著醫學的發展,對小兒肺炎的治療和護理有了新的進展和認識,現綜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78例小兒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3例,女35例,年齡2-9歲,平均(4.3±1.51)歲。患兒臨床表現為氣促、咳嗽和肺部干濕啰音及呼吸困難、發熱等癥狀,胸片檢查發現患兒肺部出現感染。臨床診斷79例患兒均為小兒肺炎。將患兒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每組39例,兩組性別、年齡和病癥等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保證病房空氣流通,室溫維持在20℃,濕度約60%;飲食營養保持均衡,保證足量蛋白質、維生素攝入,少量多食,多飲水;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變換體位,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將不同病原感染以及恢復期、急性期患兒分開。
1.2.2 觀察組 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由于患兒害怕打針的疼痛,加上陌生的環境很容易產生不適感,而小兒群體的自我控制能力和主訴能力本身就比較差,因此很容易出現哭鬧、抵觸等不良反應,這些反應不僅能引起咳嗽等癥狀加重,也使輸液、吃藥等工作難以順利開展,從而大大降低了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2]。因此,護理人員應充分考慮患兒的年齡、性格特征、診治內容、疾病情況等來加強對患兒的心理護理,應采用和藹可親的態度積極與患兒溝通交流,并充分利用講故事、講笑話、電視節目、玩具、動畫片、游戲、聊天等方式轉移患兒的注意力,以此減輕疾病及治療對患兒的刺激,并取得患兒的信任,提高患兒的依從性。另外將病房環境進行適當的改進,比如在病房內放置一些兒童喜歡的玩具、漫畫等,以此提高病房環境的舒適度,改善護患關系,緩解患兒的抵觸情緒。②發熱護理:患者的體溫一般在37.5-41.0℃,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體溫進行密切觀察,2-4h進行一次體溫測量,若體溫不是太高,則可以采用酒精!冰袋的物理方法進行降溫,同時注意降溫的幅度不要太大。由于患者口腔私膜出現干燥,容易導致口腔潰瘍和口腔炎的現象,因此,護理人員還要給予患者口腔護理,每天進行1-2次,鼓勵患者多飲水,飯后漱口,減少食物殘渣遺留在口腔中。③呼吸道護理:小兒肺炎的護理工作中呼吸道護理為重中之重。定時改變患兒體位分泌物多時每2-4h幫助患兒翻身拍背1次避免發生肺不張或者肺萎,協助患兒排痰,無力咳痰者必要時予以吸痰護理,遵醫囑在吸痰前使用止喘藥與化痰劑,吸痰壓力控制為100mmHg,吸痰時間低于15s。同時觀察患兒吸痰中、后有無發紺表現,如有異常應立即給予氧療并適當增大氧流量,一般為10-15%。及時檢測患兒的呼吸功能,這樣不僅可以幫助機體內外的氣體進行交換而且有利于排除下呼吸道產生的分泌物,緩解癥狀的同時改善患兒缺氧狀況。選擇頭高位,若患兒呼吸困難則選擇半臥位,及時更換體位使肺部淤血盡量減輕,捉進炎癥吸收。④飲食護理:進食易消化、富于營養的飲食,少量多餐,先流質,逐漸過渡到半流質;多飲水,飲水量為80~100mL/(kg·d)。給患兒提供包含多種維生素、易消化、清淡的食物,鼓勵患兒多吃水果、蔬菜。小兒肺炎患者禁止食用辛辣油膩的食物、高蛋白的食物以及生冷酸的食物。⑤健康教育:入院時應向患兒家長介紹有關肺炎的癥狀、治療及護理要點。向患兒及家屬講解入院須知,與患者家長多溝通,取得家長的信任感。發病高峰期,盡量避免帶患兒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及時接種各類疫苗,減少繼發性肺炎的發生;治愈患兒針對各自特點建議相應適合的體育鍛煉方式[3],提高機體免疫力;在氣候驟變時節,根據氣溫變化隨時增減衣物,防止感冒;加強營養,給孩子多食富含維生素食物,葷素搭配要得當,少量多餐。使患兒及家長充分了解肺炎相關發病、治病、預防等知識,認識到防病重于治病,一旦發病及早治療,爭取最佳治療時期。
2 結果
120例肺炎患兒在合理治療及良好的護理干預下均完全康復出院,無不良并發癥發生。
3 小結
在臨床上,小兒肺炎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對小兒的身體健康還有生活質量有嚴重影響,該疾病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呼吸困難、發熱、肺部聽診聞及干濕性啰音、氣促以及咳嗽等。該疾病需要及時的診斷以及治療,否則對患兒的生長發育會有負面影響,另一方面也威脅到了患兒的生命安全。因此,小兒肺炎的治療護理中進行綜合性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幼兒的生長發育狀況,提升他們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王珊珊.針對性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實際效果研究[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8,29(11):1421-1422.
張珊珊.觀察針對性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8,3(49):137.
姚永麗.優質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效果觀察及價值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2(2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