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燕
【摘 要】目的:探索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血脂異常的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0月8日至2018年10月8日期間我院就診冠心病50例患者(實施奇偶數法分組模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25例患者進行阿托伐他汀治療,觀察組的25例患者進行瑞舒伐他汀治療。結果:兩組患者在對比治療前血脂水平不存在差異性,通過相應治療后,血脂水平均有所改善,但觀察組治療后HDL-C(1.23±0.06)mmol/L、LDL-C(1.67±0.54)mmol/L、TG(1.56±0.13)mmol/L、TC(3.31±0.16)mmol/L均優于對照組(P<0.05),不良反應發生率(4.00%)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冠心病血脂異常患者實施瑞舒伐他汀治療效果更佳,改善血脂水平效果更為顯著。
【關鍵詞】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冠心病;血脂異常
【中圖分類號】R619.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6-0-02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好發于中老年人群,但現在發病年齡愈發年輕化,其主要發病機制是因為血液中脂質沉著在原本光滑的動脈內膜上,引起脂質代謝異常,造成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形成,進而出現心肌缺血缺氧,主要表現為心絞痛,隨著病情惡化,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出現急性心梗[1]。目前臨床上常運用他汀類藥物治療冠心病,其能夠改善血脂水平,降低血液內膽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延緩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的進展,防止斑塊破裂而引發的急性冠脈綜合征。本文旨在探索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血脂異常治療中對改善血脂的價值性,如下文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在50例冠心病患者中,采用奇偶數法分組,兩組中各25例,均在2017年10月8日至2018年10月8日期間就診。入選標準:(1)冠心病血脂異常停用其他降脂藥;(2)患者近期內均未服用類固醇激素藥物、噻嗪類利尿劑藥物;(3)患者肝腎功能正常。排除標準:(1)排除用藥禁忌證、神經系統障礙患者;(2)排除腎病綜合征、肌肉病變、活動性肝病等疾病患者;(3)排除資料不全患者。
觀察組平均病程(3.86±1.23)年,平均年齡(64.28±2.33)歲,男性13例,女性12例。對照組平均病程(3.52±1.78)年,平均年齡(64.54±2.62)歲,男性14例,女性11例。兩組資料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均進行β-受體阻斷劑(康忻或倍他樂克)、硝酸酯類(依姆多或欣康)、阿司匹林等常規治療。對照組采用阿托伐他汀(北京嘉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990258)治療,10mg,每日一次,口服。觀察組采用瑞舒伐他汀(阿斯利康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60025)治療,10mg,每日一次,口服。兩組均連續治療十二周。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治療后H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TG(甘油三酯)、TC(總膽固醇)的變化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統計學處理
當P<0.05時,意味著統計差值存在對比性,且運用了SPSS22.0軟件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對比血脂水平
兩組患者在對比治療前血脂水平不存在差異性,通過相應治療后,均有所改善,但觀察組治療后HDL-C、LDL-C、TG、TC均優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3 討論
冠心病主要危險因素為脂質代謝紊亂、高血壓、糖尿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長期吸煙、過量飲酒、不合理膳食)、超重肥胖等,最終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和斑塊形成,引起心肌缺血,心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塞以及猝死。為了避免造成不可逆的后果,還需盡早實施藥物治療,調節血脂水平,從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的進展,防止斑塊破裂引發急性冠脈綜合征。
阿托伐他汀具有血小板聚集抑制、改善內皮功能、抗炎等功效,但整體作用性不佳。分析本次結果,治療后觀察組HDL-C、LDL-C、TG、TC水平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由此說明,瑞舒伐他汀治療效果更為顯著,不僅具有肝選擇性高、親油脂性低等優勢,還可調節血脂水平,穩定粥樣斑塊,防止血栓形成[4]。同時在本次實驗中,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由此說明,瑞舒伐他汀治療安全性更高,能夠減少用藥后便秘、胃腸道不適、腹脹、腹痛等幾率發生,提高近期療效。
總而言之,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具有一定作用性,但對于冠心病血脂異常患者而言,實施瑞舒伐他汀治療效果更佳,改善血脂水平更為顯著。
參考文獻
姚立軍,陳彈.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患者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和血管內皮舒張功能的療效對比[J].中國藥房,2017,28(35):4963-4966.
孟慶槐,張洪亮.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對早發冠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療效及對血脂、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8,46(10):1171-1174.
黃偉勝,杜顏利,陳小云等.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的療效對比與安全性分析[J].廣東醫學,2017,38(z2):128-130.
沈奇峰.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對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超敏C反應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17):4268-4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