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燕
【摘 要】 目的:探究在婦產科護理中,護患溝通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本院婦產科2016.05~2018.03收治的患者84例,按拋硬幣的方式分為兩組,正面為對照組(常規護理),反面為觀察組(常規護理+護患溝通),每組42例,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護理前,兩組患者焦慮(SAS)評分、抑郁(SDS)評分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均降低,觀察組降低更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2.4%低于對照組14.3%(P<0.05)。結論:在婦產科護理中,加強護患溝通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并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 婦產科護理;護患溝通;心理狀態
【中圖分類號】
R181.3+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7-160-02
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對醫療的藥學不僅僅停留在疾病治療本身,而是要求更高的服務質量[1]。在婦產科中,患者在手術前后會產生負面情緒,強烈的心理及生理上的應激行為可能會導致產后并發癥的發生,甚至造成術后抑郁等情況,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的溝通,幫助患者消除負面情緒。本次研究選取了84例婦產科患者,探討護患溝通對其臨床影響,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婦產科2016.05~2018.03收治的患者84例,年齡(35.1±5.4)歲;其中卵巢及子宮切除33例、剖宮產45例、子宮肌瘤切除6例;按拋硬幣的方式分為兩組,正面為對照組,反面為觀察組,每組42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研究符合醫學倫理。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①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相關知識教育,并提醒患者術中注意事項;②監測并記錄患者生命體征;③術后指導患者康復訓練,以及出院后注意事項。
觀察組采用常規護理+護患溝通:①換位思考:站在患者角度思考問題,以患者實際需求來解決問題,從而拉近醫患關系,滿足患者基本需求,增加治療效果;②尊重患者:所有患者都享有同樣的被服務權利,不能由于年齡、文化水平或其他障礙減少對患者的耐心程度,加強對患者的尊重,減少其孤獨感,提高患者對治療護理的依從性;③專業水平:經常組織培訓,豐富護理人員的專業度,在患者早期出現問題時護理人員可以發現,并及時溝通、處理,提升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感,降低并發癥發生率;④加強與患者家屬溝通:對患者家屬宣講病理知識,建議其多與患者溝通及陪伴,可以有效減少患者不良反應,提高其依從性。
1.3 觀察指標
心理狀態:SAS≥50分,分數越高表示越焦慮;SDS≥53分,分數越高表示越抑郁。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的軟件為SPSS24.0,計量資料(x±s)表示,計數資料(%)表示,分別以t、SymbolcA@ 2檢驗;當P<0.05時,即兩組數據的比較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SAS、SDS評分相似,
具有可比性(P>0.05);護理后,兩組SAS、SDS評分均降低,觀察組降低更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對照組患者中,術中心律失常2例,泌尿系統感染3例,尿潴留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4.3%(6/42);觀察組患者中,泌尿系統感染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4%(1/42);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小于對照組
3 討論
婦產科是臨床醫學四大主要學科之一,主要是對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診斷、預防、妊娠和分娩的生理和病理變化、女性生殖內分泌及計劃生育和婦女保健等,通常在術前及術后患者會由于心理落差及體內激素突然變化而產生嚴重的應激反應,臨床表現為抑郁、易疲倦、自責、對他人充滿敵意,甚至絕望等現象,如不能及時減輕其負面情緒,將會造成嚴重后果。
護理人員被患者譽為“白衣天使”,不僅僅是外表形象,更代表專業水平及服務態度[2]。在婦產科患者的護理中,增強自身專業水平,從而贏得患者及家屬信賴,在出現問題第一時間告知護理人員,從而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加強與患者溝通,提高對其尊重,可以提高患者依從性,減少負面情緒,提高護理效率[3]。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增加護患溝通的觀察組在護理后,抑郁、焦慮情緒降低水平干預對照組(P<0.05),且并發癥發生率小于對照組(P<0.05)。
綜上,在婦產科的護理中,加強護患溝通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并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蔣兆楠. 人性化護理措施在婦產科手術患者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6, 20(6):95-97.
[2] 周敏, 陳柳, 徐潔. 婦產科護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J].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2016(S2):385-386.
[3] 肖華英, 冉光銀. 護患溝通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 世界臨床醫學, 2016, 10(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