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寒江
【摘 要】目的:探析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中個性化護理的應用價值。方法: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我院兒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入的65例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分為接受常規護理的對照組32例及接受個性化護理的觀察組33例,對兩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癥狀(發熱、咳嗽、心率異常、肺啰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個性化護理能夠有效縮短癥狀消失時間,值得加以推廣使用。
【關鍵詞】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個性化護理;癥狀消失時間
【中圖分類號】R5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6--01
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為小兒時期常見的肺炎類型,致病菌為肺炎支原體,發病早期以咳嗽為主,肺部特征多數不明顯且具有病程時間長、容易反復等特點[1]。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確立,良好的護理干預在臨床工作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加之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普遍年齡較小、依從性及配合性差,使得護理工作面臨的難度隨之提高。為探析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中個性化護理的應用價值,本次研究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我院兒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入的65例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分為對照組32例及觀察組33例。對照組中男17例、女15例;年齡1.5歲~8歲,平均年齡(5.52±0.28)歲;病程時間7d~25d,平均病程時間(12.35±1.20)d。觀察組中男17例、女16例;年齡1歲~8歲,平均年齡(5.50±0.26)歲;病程時間7d~28d,平均病程時間(12.38±1.22)d。納入標準:(1)經診斷確診為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且年齡<14歲者;(2)無昏迷或者是意識障礙著。排除標準:(1)百日咳、細菌性肺炎者;(2)合并肝腎功能衰竭,患兒家屬放棄治療者。兩組患兒一般資料統計學差異不明顯,可分組比對。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包括病房環境營造、臥床休息、飲食指導、呼吸道護理、降溫護理、用藥指導、出院指導在內的常規護理。
觀察組采取個性化護理,具體如下:(1)癥狀護理。辨別患兒咳嗽性質,干性咳嗽者遵醫囑服用鎮咳藥物,濕性咳嗽者除了鎮咳之外采取叩背或者是霧化吸入等方式進行吸痰,確保其呼吸道通暢。發熱者根據體溫升高程度予以針對性處理,即:體溫不超過38.5℃時采取額頭貼退熱貼、溫水擦浴等物理降溫方式進行處理;體溫在38.5℃以上時遵醫囑口服解熱藥物并觀察抽搐先兆。心率異常者密切監測生命體征指標變化,預先備制好急救藥物或指定急救方案,結合心率異常程度及特點合理安排休息時間并限制其活動強度,嚴重者保持絕對臥床。根據醫囑要求決定是否采取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并觀察有無不良反應,做好解釋工作。(2)心理支持。推行家庭式護理,根據患兒家長受教育程度開展健康宣教以促使其明確疾病相關知識、配合護理的重要性及如何規避日常生活中的危險因素、家長關懷對于整個臨床治療的重要意義等明確告知,促使其在患兒治療期間心理發生劇烈波動時能夠進行心理疏導,借助撫觸、抱、玩耍等互動方式消除內心存在的負性心理,保持平和的心態。平時主動與患兒說話、擁抱、微笑、唱歌等,在患兒覺醒時讓其看顏色鮮艷的玩具,聽輕音樂,通過與患兒皮膚的刺激和語言的交流,使患兒有安全感和滿足感。(3)飲食指導。在治療期間保持清淡飲食并按照少食多餐原則進食,同時增加具有解毒瀉火、止咳平喘等功效的食物及新鮮果蔬攝入量[2]。并鼓勵患兒少量多次飲水。利用川貝梨、蜂蜜白蘿卜汁、百合銀耳湯等輔助排痰。(4)適度運動。病情穩定后督促患兒進行戶外活動,接受陽光的照射并進行適量的有氧運動,增強其機體免疫能力。(5)留置針護理。需要長期輸液的患兒采用靜脈留置針,避免多次穿刺引起的痛苦和恐懼。每次輸液結束后利用0.9%氯化鈉溶液予以正壓封管,確保管路運行通暢。固定膠布發生松動或者是污染時及時更換,仔細觀察有無脫落、松動、漏液情形,發現時及時更換。哭鬧不配合者利用彈力繃帶+小夾板固定穿刺側肢體以妥善固定。(6)中醫輔助護理。選取患兒小天心穴、腎水穴、板門穴、天河水穴等穴位,借助按推揉拿運摩等手法實施推拿,每天1次。同時將具有止咳化痰功效的中藥材,如川芎、白芥子、黃芩等研成粉末,利用鮮姜汁調和成為糊狀后均勻涂抹于膻中穴、肺底穴、肺俞穴等穴位并利用紗布固定包扎實施中藥穴位敷貼,每天1次。
1.3 觀察指標 將癥狀消失時間選為觀察指標,癥狀包括發熱、咳嗽、心率異常、肺啰音。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以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癥狀(發熱、咳嗽、心率異常、肺啰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
3 討論
個性化護理是一種充分貫徹落實以患者為服務中心工作理念的一種充滿人文性的護理模式,在執行過程中重在通過科學的評估實施最適宜的護理舉措,以在合理利用醫療資源的前提下收獲最佳的護理效果[3]。本次研究中采取個體化護理的觀察組癥狀消失時間明顯短于采取常規護理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護理中個性化護理取得的效果更佳。原因在于個性化護理執行期間充分考慮了患兒個性差異性,針對不同情況予以針對性護理措施,大幅提高了護理的指向性和有效性。
綜上所述,給予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個性化護理能夠有效縮短癥狀消失時間,值得加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閻玉梅.分析個性化護理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6):112+114.
王莉,馬榮偉.個性化護理干預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17,31(9):1143-1145.
董梅花.個性化護理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6,4(7):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