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 張艷娟 呂程
【摘 要】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一旦患有該疾病,患者在飲食方面會受到較多影響。本文主要介紹了飲食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療養中的重要性和具體實施方法,即通過一系列的飲食教育,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
【關鍵詞】飲食教育;糖尿病患者;療養;應用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6--01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已成為了繼腫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1]。在我國糖尿病教育活動開展已較為廣泛,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自我管理是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的基礎,而在自我管理的“五駕馬車”中,飲食治療是防治糖尿病的基礎。
現階段我科療養員年齡普遍偏高,且患有糖尿病的療養員所占比例較大,除了藥物控制,飲食節制也是控制糖尿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為了使療養員在短暫的療養期內得到最基本有效的治療,我們在療養員中開展了一系列的飲食教育。本研究利用科學合理的飲食規律實現對糖尿病的有效控制,通過飲食教育實現了對療養員的健康引導,取得了很好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統計患者數57 例,男性46 例,女性11 例,年齡45~75 歲,糖尿病病史1~16 年,正常體重45例,肥胖12例,Ⅰ型糖尿病2例,Ⅱ型糖尿病55例,全部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其中95%以上的患者不注重飲食控制,認識不到飲食治療的重要性。
2 教育指導
2.1 方法
2.1.1 發放調查問卷,收集整理資料。療養員入院后及時全面收集整理資料,對療養員進行評估,評估內容包括療養員的生命體征、患病后的治療及檢查經過、社會文化背景、個性特征等。我們還制作了糖尿病相關知識調查問卷,以便進一步了解療養員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然后根據每位療養員的具體情況制定計劃和措施,并加以實施。見表1。
2.1.2 加強護理人員知識培訓,提高對飲食教育的重視程度。定期組織業務學習,也可在業務學習時間邀請糖尿病專科醫生、護士及營養師講解糖尿病相關知識,組織護理人員進行討論。在護理查房、晨間提問、月度考核時,針對學習內容加以復習,使每位護理人員能夠熟練掌握健康教育內容[2]。
2.1.3 建立良好的醫護、護患合作關系。醫護間相互合作是健康教育成功的關鍵,護士及時主動與醫生溝通,匯報所掌握的信息,確保護士的健康教育內容與醫生所實施的治療方案是一致的。而要搞好糖尿病教育,必須患者、護士、家屬相互合作,才能使患者達到理想的控制目標[3]。護士平時多關心體貼療養員,這樣能夠得到療養員的信任,也能更加積極主動的配合治療。
2.1.4 開展多種健康教育形式。集中專題講座,內容主要是糖尿病飲食防治知識等,由責任護士與療養員共同參加,講課時語言通俗易懂,避免醫學用語。責任護士根據療養員的具體情況制定健康教育內容,利用空閑時間進行一對一的飲食健康教育宣傳,可以運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等方法對療養員分階段進行講解,講解時鼓勵提問,展開討論,列舉直觀性、趣味性的例子,每次講的內容不要太多,要少而精,使療養員真正理解并掌握宣講內容。實施飲食教育不能千篇一律,應針對療養員不同的文化層次和生活習慣.根據飲食治療的原則,采取不同的指導方法[4]。
2.1.5 建立隨訪記錄表。責任護士將患有糖尿病的療養員的一般情況登記在冊,不定時的遠程隨訪,0~1月每月隨訪2次,1~3月每月隨訪1次,3~6月每2月隨訪1次;6~12月每3月隨訪1次。將每次隨診情況、療養員的自我監測及化驗指標做好記錄。療養員遇到困難時也可撥打科室電話,隨時咨詢。
2.2 教育內容
2.2.1 合理飲食與糖尿病之間的關系。糖尿病病人進食后,胰島素的分泌水平不能相應增加,致使血糖升高。合理的飲食可以減輕胰島B細胞的負荷,使胰島組織得到適當恢復的機會,從而控制血糖水平;能夠維持理想體重,減輕胰島素抵抗;有利于糾正已發生的代謝紊亂,控制血脂、血壓,從而防止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因此飲食治療是糖尿病的基礎療法,無論病程處于哪一階段,所有的糖尿病病人都要進行飲食治療。
2.2.2 控制總熱量。根據療養員勞動強度、標準體重、體型類型,計算每日所需總熱流量。每天總熱量(kJ)=標準體重×每公斤體重需要的熱量,標準體重(kg)=身高(cm)-105,成年人休息者每天每公斤體重予熱量105~126 kJ.輕體力勞動者127~147 kJ.中體力勞動者147~168 kJ,重體力勞動168kJ以上。
2.2.3 合理搭配三大營養物質的比例。在總熱量確定的前提下,提高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占總熱量55%~60%;保證足夠的蛋白質供應,每日0.8~1.0g/kg,占總熱量10%~20%(兒童、妊娠、哺乳、營養不良、合并感染、消耗性疾病等每日1.2~1.5 g/kg);減少脂肪特別是動物脂肪的攝入,每日0.6~1.0g/kg,占總熱量30%以下,限制膽固醇,少于300g/d。
2.2.4 食品多樣化。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粗細糧搭配,提倡高植物纖維飲食,補充多種維生素,限制食鹽(每日10g以下)。含膳食纖維較多的青菜有小白菜、大白菜、油菜、白蘿卜、空心菜、韭菜、芹菜、菠菜等。多吃以上蔬菜有利于降低血糖,減輕體重,保持大便通暢。
2.2.5 少食多餐,增加餐飲。一日不少于3餐,可4~5餐,一餐不多于2兩。這樣可降低餐后的血糖高峰值,對高血糖控制極為有利。
2.2.6 低血糖的識別與自救。讓療養員了解低血糖發生時的癥狀和原因,告知療養員飲食、生活、用藥規律是預防低血糖的最基本原則[5]。當血糖低于2.8mmol/L時即診斷為低血糖。表現為發抖、出虛汗、無力、肢冷、饑餓、頭暈、嗜睡、心跳加快、面色蒼白、視力模糊、手足和嘴唇麻木或刺痛、焦慮不安、情緒不穩、神志不清甚至昏迷等。一旦出現上述狀況立刻進食一些高糖食物,如糖水、糖果、含糖飲料、甜點、餅干等。10~15分鐘后,若癥狀還不消失可再進食一次。經過以上處理后人未見好轉,迅速與醫院聯系,在醫生指導下,開通靜脈通路,靜滴葡萄糖或靜推50%葡萄糖。
3 效果
療養員接受系統的糖尿病飲食教育后,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掌握均有大幅度提高,療養員的血糖、血脂、血壓等指標,45例控制良好,12例控制一般。療養員“三多一少”等糖尿病臨床表現基本消失,無一例出現嚴重的并發癥。
4 討論
糖尿病是有一種終身性疾病,常由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及不良飲食習慣造成,從上文我們可以得出糖尿病飲食教育可以提高療養員對飲食知識的掌握程度及治療的依從性,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病情,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從而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和致殘、致死率,減輕了療養員及家屬的心理及經濟負擔,提高了療養員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徐靈莉,鄧本敏,唐玲,等.護理風險管理在糖尿病合并惡性腫瘤化療患者中的應用[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3,35(4):351-354.
謝曉萍,程學軍,郭瑜.腎移植患者術后服用FK506的健康教育[J].護理學報,2007,14(1):85.
顏坤.健康教育在住院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08,6(2):111.
段新新.糖尿病飲食指導效果分析[J].山東醫藥,2002,42(32):7.
武文慧.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國實用醫藥,2009,11(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