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毅 沈蘭君 張璇
摘要:本文從環境行為學的角度,通過調查分析大學校園步行道路系統中存在的問題。運用環境行為學相關理論調查分析人的行為特征對于校園步行道路系統設計導向性影響,并對其提出實質性的改進措施,從而達到完善大學校園道路規劃的人性化的目的。
關鍵詞:環境行為學;步行道路系統;行為特征;總體規劃;以人為本
中圖分類號:TU98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5-0281-01
一、前言
隨著我國1995年5月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速科學技術進步決定》中首次提出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大學校園迎來了新的建設契機。同時,新時期對新校區的規劃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校園空間特別是與師生行為習慣密切相關的步行道系統的組織提出了新的理念,也對新校區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從環境行為的角度出發,使大學校園步行系統人性化,是每一位設計師的責任。
二、環境行為學理論與應用必要性
(一)環境行為學理論
環境行為主要來源于環境心理學,環境行為的基本目的是探索決定物質環境性質的各種因素,了解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并通過環境政策、規劃、設計、教育和其他手段將獲得的知識應用于提高生活質量。
(二)對人的行為特征研究
環境對人類行為的影響產生了環境適應性特征。人類在生存環境中形成了快捷性、大眾性、習慣性、舒適度、視覺引導等習慣。
(三)環境行為學應用必要性
環境行為是基于人的行為心理,甚至是精神生活在環境中的規律,在行為心理的指導下如何進行研究創造一個宜人的校園步行道路系統設計。其對于景觀設計理論的更新,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設計師的一些思考感受到了理論的高度并加以解釋和分析,對設計思想和總體規劃有了更多的啟發和見解,是對設計方法不斷改進和完善的途徑。
三、校園步道系統設計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一)校園步道系統設計主要功能
高校校園步行道系統是指校園組織教學、參與活動、安排生活、景觀游覽之間必要的步行交通主干道,它是通過交通連接校園功能區和校園道路的紐帶,其主要功能有以下三個方面:
1.功能區相互貫通
合理的路網結構根據功能將校園分為教學區、辦公區、宿舍區、運動區等主要部分。主道路不通過每個功能區,因此整個校園的每個功能區保持相對獨立和完整。同時,校園步行道與各種功能連接形成有機的路網結構,采用人車分流的措施既安全方便又提高了道路使用率。
2.“點、線、面”結合
步行道路系統規劃設計應當尋求創造更加多層次的交通空間,從而形成多功能用途的信息聯系和情感交流場所。它除了呈現其幾何形態和交通功能外,還應展現其與環境的“點”空間相結合,如小雕塑、路邊素描;和“面”方形空間融合不同的使用屬性,融合動靜、疏密、快慢多層次的行為心理感受,創造“點、線、面”多層次、多功能組合空間。
3.校園步行道路系統的綠化
在大學校園步行道路系統空間中,不同樣式和形態的綠化是整個校園環境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綠色植被具有較好的區域劃分、裝飾、美化校園道路系統的作用,除此外還有除塵、吸取有害氣體和釋放氧氣改善校園環境的生態功能。
同時,步行道路系統應與綠化植物造型優點相結合,不僅增加其趣味性,還給道路系統的景觀設計增添色彩。
(二)校園步道系統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校園道路系統在校園穩定和校園文化建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校園道路系統的規劃和設計不僅要滿足其基本功能要求,還要滿足師生的基本心理和行為習慣。由于在規劃設計時規劃者的知識層次和理解有限,以及考慮問題的復雜性和許多因素的不可預測性,使得在實際的規劃設計過程中園道路設計不合理的現象。
遼寧科技大學位于鞍山千山路,占地一百八十萬平方米,建筑面積達五十萬平方米以上。對于應屆生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大謎團。目前,學校雖然已經建立了視覺引導系統,但要想找到目的地并不容易。比如在每年的大中型考試中,各個考場都是臨時安排,學生在考試前確認考場時滿走廊尋找考場現象十分普遍,甚至因為找不到考場而錯過了考試。因此可看出校園道路規劃系統的規劃設計是一個亟待完善的內容。
(三)校園步道系統設計的改進措施
目前許多校園道路網規劃都是為了美麗的平面構成,從俯視圖來看,這種平面構成非常漂亮,反映了個性,具有良好的視覺效果。然而,走進去的人不方便使用。規劃者在考慮問題時很少從用戶的角度考慮規劃。
這就要求規劃步行道路系統時應應注意以下幾點:
1.合理規劃將功能分區與道路系統相結合。步行系統的設計應以生活區為中心,考慮各功能區之間的關系,合理設置步行系統中各功能區的布局。在安排路線時,一方面應該考慮人們選擇最短距離、最短時間和最短時間的心理。
2.完善步行系統,為行人創造優先通行空間。為了保證校園教學、生活的順利進行,禁止在人員特別集中的教學和生活區使用高風險和高污染的車輛。
3.景觀與綠化。道路兩側由建筑物、植物、園林小品等組成。構成一個有組織的空間,隨著植被、地面路面、道路寬度的曲折變化,形成一個豐富的層次,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特點,可以游泳、坐坐,欣賞走廊景觀,使道路成為一條觀賞線。
四、結語
高校校園不僅為師生提供了生活、學習、交流的空間,而且具有培養學生社會公德的功能。路網規劃作為高校校園的骨架,不僅滿足了交通、功能分區和景觀配置的需要,而且兼顧了學生放松、獲得靈感和快樂心情的需要。因此道路規劃應遵循以下原則:方便原則、舒適原則和安全原則。規劃設計應該為用戶創造安全、便捷、舒適和人性化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