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燕
【摘要】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應給予足夠的重視,通過實施情感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行為習慣和自我調控能力,增強學生對日常生活中各種事物的情感體驗。文章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的意義、小學語文教材中情感教學的不足以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學生情感教育的策略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分析介紹。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學;不足;滲透策略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的意義
情感是一個人在對某事物進行感知認識的過程中產生的態度或感覺。通過情感教育,學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學習內容。小學生正處于感受認知的重要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蘊含著豐富的優秀歷史文化。情感教育是無法孤立存在的,它必須與各個學科相結合。情感教育與語文教學好比無聲的細雨和博愛的沙土,沙土中到處都滲透著細雨,學生好比那數不盡的小草,生機勃勃,總是在沙土中吸收水分。因此,想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就應該牢牢把握情感因素與語文因素,二者相結合,使情感教育內容逐漸滲透為學生的良好品德。無數的教學經驗表明:情感教育與語文教學相結合對于學生的教育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將情感教學巧妙地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無聲無息地影響學生的是非判斷,讓他們自主地形成純凈健康的情感,從而可以發展和鞏固小學生的情商。除此以外,將情感教學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增強學生的審美情趣。小學階段的語文課本收錄有大量優秀傳統的小故事,這些小故事可以為小學生提供豐富的材料,以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但僅僅依靠這些嚴格的教科書是無法實現情感教學的。有必要將某些情感教學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使學生從自身的認知視角體會到審美魅力,增強對學習內容的感受。同時,學生對歷史和文化的審美情趣也會影響學生對日常生活的情感評判。
此外,將某些情感教學知識融入小學語文教學中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控制。小學生的情緒更加豐富,對周圍一切充滿了好奇、激情,但因為年齡小,生活經驗少,他們控制情緒的能力還不是十分健全。他們需要使用某些方法來提高控制情緒的能力并整合某些情緒,情感教育就是一種十分適合的方法。
二、我國小學語文教材中情感教學的不足
(一)教師的情感素養較低
小學語文教師作為對學生情感培養的引導者,在教學活動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是學生學習的指路明燈,教師的情感素質對小學語文教學效果有著直接影響。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確實存在很多語文教師的情感素養較為落后的現象,這樣的教師無法傳達給學生豐富的情感,無法為小學生提高情感素養樹立良好的榜樣。在今天的小學語文教育過程中,教師不可避免地會引入舊的教學方法和態度,而小學語文教學則采用直率和冷漠的方式,教師和學生之間沒有情感的互動,學生接收不到情感教育的訊號,無法有效提高情感素養。
(二)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較為落后
我國對于教育的創新還比較落后,傳統的教學模式在今天還比較盛行,靈活性差,教學模式相對單一,整個教學過程就是教師給學生講解理論知識,缺乏實踐,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比較困難,同時也無法產生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那么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效果也不會很理想。近些年來,國家開始重視對教育的改革,大力探索教育體制的創新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還是未能得到很好的改革。所以,落后的教學方式會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的發展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雖然近年來小學語文的情感教學掀起一陣流行的教育理念,但是依然未能撼動傳統教學的地位,相應的教學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學生情感教育的策略
在初等教育中滲透情感教育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生所處的階段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階段,因為年紀小,所以學生對情緒的體驗經驗甚少。對于這樣的學生,應該抓住機會為他們的人格、思想道德、素質等進行健全教育,這就需要情感教育的滲透。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本來就是十分特殊的,這樣的特殊性給實行情感教育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一)從教材中深度挖掘情感教育的素材
語文教科書中有很多情感教育的資料,教師應在講授課程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徹底了解教材,準確地對情感進行把握,通過對教材的深入講解,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所傳達出的深刻含義。例如學生在四年級知道小兵張嘎的故事,可以讓學生回到家里搜集小兵張嘎的人物信息和英雄事例,再帶領大家對《小兵張嘎》的電影進行觀看。通過這樣一個過程,學生對抗日戰爭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同時了解到國家建設的艱難過程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情。
(二)結合語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
學生努力學習的動力不外乎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兩種,外界因素就是為祖國和社會而學習。但小學生由于對所處的成長階段認知不足,他們無法理解這種感情,因此對于語文學習的動力也不是很足。在這方面,教師可以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情況來開展教學。例如,可以給學生滲透一些社會故事,這樣學生就可以將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也會產生對學習的濃厚興趣和巨大的動力。
(三)構建良好的師生溝通關系
課堂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最佳場所,課堂教學的氣氛對教學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努力構造一個自由、輕松、愉悅的環境,使學生能夠及時與教師、同學溝通,把課堂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并注意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在對課堂內容進行簡要說明后,教師應該給學生時間積極討論,熱烈發言,并反饋他們真實的想法和感受。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學生的表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漸漸將課堂主導權交給學生。
四、結論
我國教育事業相比于其他國家雖然處于落后狀態,但幾十年中也在不斷發展,國家和人民對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情感教育滲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利于提高教學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夠促進素質教育的迅速發展。在情感教育過程中,傳統的消極的教學方式要果斷拋棄,吸收新的進步的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能力,最終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大幅度提高。
總之,奮斗在小學語文教學一線的工作者們要格外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不要刻板地照本宣科,否則學生接收到的知識也是死板的。教師要考慮小學語文教育的不同角度,建立情感教育系統,研究更多更適合的情感教育方法并熟練地應用于教學中,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進步做出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1]陳建偉.情感的教育人格的升華——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的情感教育[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22):173.
[2]陳瑜姝.品賞細節 以情激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3(1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