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攀
摘 要:為適應市場對汽車專業人才培養規格的需求,筆者通過一年的調研和分析,結合專業教學實踐和應用,通過整合課程資源構建模塊化教學,以項目教學法的方式著力破解高職汽修專業人才培養中實踐技能拔高方面所面臨的瓶頸問題。該文通過整合汽車起動系統的相關知識點,以“汽車起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的項目教學為例,旨在與行業內眾多專家能手共同探討、攜手共進。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 高職汽修 人才培養 起動系統為例
中圖分類號:U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1(a)-0-02
項目教學法應時而生,成為了國內高職教育爭相試探的重要教學方式之一。《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實習、實訓相結合的教學活動,推行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教學模式[1]。項目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教師不是教學中的主導地位,而是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指導者和監督者[2]。
1 項目教學法在高職汽修專業人才培養中的特點和意義
該文基于筆者在2018年申報的校本課題《德宏職業學院汽車專業人才市場需求與人才培養規格調研分析》的研究基礎上,結合德宏職業學院地處的德宏州內10家規模以上合作企業的現狀,通過調研分析發現校企在人才供需方面存在兩大問題:一是學校培養的高職汽修專業人才的實踐技能與企業崗位需求能力存在較大脫節;二是學校培養的高職汽修專業人才團隊合作意識淡薄、職業道德欠缺。項目教學法在互動探究、協同實踐方面的優越性可以在高職汽修專業教學中強化這兩大短板。
德宏地處中緬邊境,由于經濟相較于內地及沿海發達地區發展落后,在高技能人才培養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高級工層次以上(主要包括高級工、技師)的汽修專業人才平均占比12%,在行業內汽修高技能人才甚為緊缺。為滿足高級工層次以上的汽修專業人才應該具備的職業能力和要求,項目教學法在高職汽修專業教學中成功應用,為汽修行業培養了大量高素質技術型人才,推動了我國汽修行業的發展[3]。
2 項目教學法在高職汽修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實踐和應用
項目教學法的實踐和應用是建立在學情分析的基礎之上,通過對教材的分析、處理及對學生學習現狀、特點的把控,從而確立項目的選擇、教學目標,并梳理出教學的重難點。
高職學生通過高中3年在物理方面和高職前一階段的學習,在汽車電子電工、機械工作原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礎,在專業教師適當的引導和點撥下,對汽車起動系統這一章節的內容從理論和認知接受較快,但在實際解決問題上興趣不大。加之智能手機的普及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學生網絡利用率高達99.8%,平均每天上網時間是5.6h,33%的學生表示愿意利用網絡進行自主學習,每天能夠抽出時間進行網絡學習的學生只有16%[4],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為降低,精力和時間基本被手機綁架。因此,專業教師有必要精心設計以實際情境導入引出任務,在任務的計劃與實施中以監督者的身份引導學生將手機轉變成獲取相關資訊的學習工具,充分發揮手機在“互聯網+課堂學習”方面的優勢和長處。
教材作為專業教學和實踐的載體有其優缺點,作為專業教師應該認真研究教材整合資源、揚長避短,在不合實際的地方融入切合教學實際的元素。汽車專業課程因涉及電子電工、物理、化學、機械等諸多學科,加之汽車的復雜結構及原理,項目教學法在汽修專業課程模塊化教學資源整合上的優勢獨樹一幟。汽修專業課程基于汽車整體構造及各系統的工作原理而開發,繁蕪的教材和多變的學情要求專業教師在項目的甄選及整合、項目的計劃和準備、項目的實施和評價、項目的遷移和拓展4個方面下足功夫。
2.1 項目的甄選及整合
《汽車基礎電器與電子系統檢查與修理》是該校與合作企業共建的一門核心專業課,在起動系統這一章中涉及起動機構造與工作原理、啟動系統電路識圖與檢測、啟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檢修,知識和能力目標主要在起動機構造及工作原理、根據維修手冊對起動系統進行故障檢測。通過將構造、原理及整個系統電路3個任務的相關知識點有機整合出“起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的項目,以此為主線將各個知識點穿插在項目的計劃實施過程中,通過理實一體化的學習和操作逐個擊破重難點。
2.2 項目的計劃和準備
該環節從準備對象和先后順序上分為教師的課前計劃準備、學生課上的計劃和準備。
從教師層面上看,主要是在項目的甄選及整合的基礎上將項目依托在汽車起動系統故障的實際情境中,要求教師在課前不僅對此項目的教學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而且也要對相關資訊、維修手冊、工單、檢測工具及實訓車輛等做好準備,更要在實訓車上設置相應的起動系統方面的故障。因此,教師有必要從教學目標、重難點出發,根據維修手冊設置機械或電路方面的故障,以備課上引出項目及有待學生完成的任務。
從學生層面上看,主要是在教師的項目導入和相關資訊的講解演示后,在教師的監督下以任務驅動為導向,根據課本、教師提供的相關教學資源和維修手冊,圍繞起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的項目,從“What——什么、有什么用”“Why——裝在哪、哪里容易壞”“How——怎樣工作、出故障怎樣查、修”3個方面主動獲取知識和技能并構建故障原因思維導圖,同時對項目的實施做計劃、人員分工、工具選用并填寫工單。
2.3 項目的實施和評價
實施過程是將故障診斷與排除計劃付諸于實踐的過程。各小組按排故計劃依次檢測蓄電池、點火開關、保險與繼電器、線束及插接器、搭鐵點、起動機各接線柱等起動系統相關部位。當故障涉及到起動機機械故障時還應拆檢起動機電磁操縱機構及電機部分。該環節是項目教學法中理論過渡到實踐至為關鍵的一步,也是項目教學法優于傳統教學方式的重要所在。
樹立以過程性評價為考核方式關乎項目教學法的成功與否。過程性考核講究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原則性是指對學生操作過程的安全性、規范性嚴格評價,靈活性是指在檢測過程中對學生共性問題的解疑答惑。過程性考核的結果體現在每一個項目的綜合成績上,每一門課程由各項目的綜合成績和期末測試成績組成。過程性考核也涉及到項目的遷移和拓展能力。
2.4 項目的遷移和拓展
遷移和拓展是通過此項目的學習與實踐以達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的最終目的,也是高職汽修專業培養高級工層次以上人才的核心職業能力。該項目依托實訓室現有的Santana2000車型,在對該車型起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出的基礎上,教師通過更換其他車型(如Jetta)并設置故障,引導學生將起動系統故障診斷與排出的知識、技能和思維移植到不同的車型上,使學生在項目教學法實施的過程中不僅找到解決問題的成就感,還具備了觸類旁通的學習能力。
3 結語
項目教學法在高職汽修專業人才培養實踐和應用,對教師職業素養和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教師不僅在教材把握、知識點優化處理構建項目、教學設計、工具及場地、設備的準備上需要耗費大量精力,還要在工單、理實一體化過程性評價成績單上下足功夫,同時也時刻對教師自身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儲備提出挑戰。因此,教師在高職汽修專業人才培養教學實踐中要善于學習、勤于操練,才能以引導者和監督者的資格出現在課堂教學中。當然,項目教學法在高職汽修專業中的實踐和應用還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行業市場是檢驗人才培養的活水,要時刻以汽修行業所要求的職業能力標準來為項目教學法注入新鮮的題材和內涵,項目教學法才能充分發揮在高職汽修專業人才培養上的優勢和作用,也才能讓這一課題的研究歷久彌新。
參考文獻
[1] 夏建容.項目教學法在高職汽修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時代農機,2018,45(6):133.
[2] 袁荷偉,秦軍磊,吳笑偉.項目教學法在高職汽修專業教學中的應用[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15.
[3]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Z].
[4] 段宏毅.“互聯網+”時代激發高職學生自主學習動機的策略[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4):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