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活動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學生切實參與進來,因此構建參與式課堂就很有必要。文章立足北師大小學數學教學,針對參與式課堂的內涵與教學價值進行了分析,探討了構建參與式課堂的實踐措施,希望可以給廣大小學數學教師一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實踐與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4-005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4.051
教學活動從本質上說,是一個雙向性的活動,也就是教師和學生需要實現雙向參與,這樣才能圍繞數學知識構建起有效的數學課堂。但是目前部分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參與度并不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參與式課堂應運而生,通過合理有效的手段構建參與式課堂,吸引小學生切實參與到數學教學中,從而促進學生積極有效地學習。
一、參與式課堂的內涵與教學價值
參與式課堂主要關注的是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構建參與式課堂需要把握兩個重點,一是學生的興趣,二是數學知識。小學生處在受自身興趣驅使學習的年齡段,參與式課堂的構建一定要有趣味性,才能吸引學生,使其融入課堂教學中。除了關注學生的興趣,參與式課堂需要圍繞數學知識構建,不能脫離數學教學,只有結合數學知識構建參與式課堂,才能對數學教學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構建參與式課堂對于小學數學具有多方面的教學價值。首先,參與式課堂通過多樣化的手段激發學生興趣,促使學生真正融入到數學教學之中。其次,加深學生與數學知識之間的交互。通過參與式課堂,學生在課堂上可以和數學知識實現交互,理解數學知識的原理和應用過程,提高教學效果。第三,參與式課堂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目前來講,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主動性不高,不少時候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才會開展相應的學習活動。在參與式課堂中,小學生能逐步形成主動學習的意識,進而增強自身的學習主動性。
二、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構建方法
參與式課堂的教學價值顯著,數學教師需要對此形成清楚的認識,然后結合當前的教學實情,采用合理的方法打造參與式課堂。
(一)通過游戲打造參與式課堂
小學生處在貪玩的年紀,普遍對游戲活動感興趣。因此在參與式課堂的構建中,就要正視學生的這一特點,將游戲和數學結合起來,打造一個游戲化的參與式課堂,讓學生在游戲中參與到數學教學當中。具體來說,應該以學生較為熟悉的游戲為主,帶有一定的趣味性,同時還要結合數學知識點對游戲進行改編創新,然后再遷移到數學課堂上進行使用。比如教學“方向與位置”的相關知識,主要的教學內容就是東西南北等方位的辨識,以及具體位置的判斷。這個知識點和日常生活具有緊密的聯系,因此就可以借助日常生活中問路這個素材,構建一個“指路”的游戲活動: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一副卡通地圖,將學生喜愛的卡通形象(如喜羊羊、米老鼠等)放在地圖上,然后讓學生代入其中的某個卡通形象,向學生設置問題,米老鼠在什么方位?喜羊羊在什么方位?通過這樣的一個游戲,大大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并在游戲中有效地掌握與方位相關的知識。
(二)借助生活情境實現參與式教學
除了游戲教學之外,還可以借助生活情境來實現參與式教學。生活情境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參與性,因為實施生活情境需要結合數學知識,先創設一個虛擬的情境,然后引導學生進入這個情境之中。以生活情境展開教學時,學生進入的同時就實現了實際上的參與。所以,借助生活情境這種方法可以在數學教學中進行應用。比如在教學周長的相關知識時,可以創設這樣一個生活情境來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媽媽買了兩塊表面是正方形的小蛋糕,這兩塊蛋糕拼在一起的時候,表面就是一個長方形,現在知道這個長方形蛋糕的周長是30厘米,一邊的長是10厘米,那么單塊小蛋糕表面的周長是多少?這個問題比較有趣,學生通過周長的計算方法,以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可以分析出結果:對于長方形,周長30厘米,10厘米的邊是長邊,那么寬就是5厘米,所以正方形的邊是5厘米,4×5=20厘米,即單塊蛋糕表面周長是20厘米。
(三)強化課堂互動提高學生參與性
構建參與式課堂,課堂互動是不可缺少的,這也是實現參與式教學的一個關鍵。因此在課堂上,教師需要關注課堂互動的強化。比如,可以進行課堂討論。設置一個趣味問題讓學生思考,教師和學生一起展開分析,這樣便能促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再如,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教學。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學習小組,給每個小組布置一定的合作學習任務。在任務的驅使下,學生就需要切實參與進來展開學習。比如在教學混合運算的相關知識時,就可以事先設計一個練習題目組,將其下發給每個學習小組,讓每個小組合理分配任務,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各自分擔一部分計算任務。通過加強課堂上的互動,能夠讓學生的參與性有效提高,從而促進參與式課堂的形成。
參與式課堂對小學數學教學具有積極作用,數學教師需要認清其內涵和本質,理解其具備的積極教學價值。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可以通過游戲、生活情境以及課堂互動等渠道,對教學活動實現優化改進,推動參與式課堂的形成,讓學生有效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使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劉志文.試論小學數學課堂促進學生“參與式學習”的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7(47).
[2]武墨超.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J].知識經濟,2016(13).[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
林凌燕(1981.12— ),女,漢族,福建泉州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