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新理念正深入教學課堂,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方式都隨之改變。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逐漸凸顯,通過教師潛移默化地引導,穿針引線地點撥,適時適地地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個性得以張揚,在主動掌握語文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情感態度價值觀也獲得發展。
關鍵詞:語文教學;以生為本;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3-008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3.072
在新形勢下,語文課堂必須“以生為本”展開教學。抓住幾個切入點展開研究,尋找優化語文教學的有效途徑,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一、有彈性的、多點生成教學的軟設計
由于學生不同個體存在一定的多樣性,所以課堂上也存在諸多變數和不確定性,因此,課堂教學設計要考慮課堂的生成性和開放性,并采取針對性、靈活性、多樣性于一體的機制,便于課堂上及調整理。語文課堂教學的軟設計,體現了這一理念。軟設計要求課堂以學生為主,教師的教為輔,教學設計要能夠充分按照教學過程中隨時可能出現的現場生成做出相應變化,并留下可靈活調適的空間。
我在教學《一個蘋果》一課時的導入結合生活實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我看到今天咱們班有同學帶來了蘋果(那幾個帶蘋果的學生興奮地回應我)。
師:大家知道蘋果有何作用嗎?
生:它甘甜可口,我口渴時吃了它,馬上解渴。
生:媽媽說它富含維生素,有助我們身體成長。
師:由此可見,蘋果不但好吃而且富有營養。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個蘋果》這篇課文,看看由一個蘋果引發的感人故事。
教學的軟設計,首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了解學生的習慣和能力的基礎上,結合教材的目標和單元體系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有效的、最優化的教學方式方法,優化課堂教學,在激發學生情感的同時讓課堂與生活巧妙、無痕地結合起來,這樣的課堂教學才能實而不死,活而不花,充滿生命的活力。
二、真切感受的、引導學生進入情境的多媒體運用
小學語文課本內容豐富多彩,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數美理德,真可謂無所不有。但由于學生年齡小缺少生活經驗,眼界受限,因此,課文中的諸多內容于小學生來說有的年代久遠,有的事物不解,如果只靠教師空口講解,學生會聽得云里霧里。此時借助多媒體課件就可以化難為易,化復雜為簡單,在生動直觀的教學情境中,學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例如,教學《船過三峽》時,要求學生能深切感受三峽的水急、船險、景美,這對于從未去過三峽的小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這時,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帶領大家現場領略三峽的美景,學生有了真切感受,就能較容易地完成學習任務。用多媒體教學不但可以創設教學情境,填補學生經驗不足所造成的盲點,還有利于激發學生閱讀的內在動力,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凸顯主體性的、有目的的問題引導
課堂的動態形成與推進是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中,圍繞教學內容引發的相關問題串聯而成的。如果這些問題設計不合理,缺乏目的性,就如用一根麻繩去串起一只只美麗的千紙鶴一般,枯燥乏味、毫無效果可言。
例如,教學《萬里長城》時,可能有教師會問:“看了課文題目,想想課文主要寫什么?”這種問法怎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換一個問法:“同學們,當你看到題目以后,你最想知道什么?”結果會截然不同。一句“你最想知道什么?”這種體現學生主體性的問題提出后,學生都躍躍欲試,集中全力解決自己最想知道的問題,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好奇心。他們會主動去發現問題,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這樣,把學生等待老師傳授知識的狀態改變為主動探索的狀態,化被動為主動,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消除依賴讓凸顯學生主體落到實處,張揚了學生的個性,發揮了學生思維的主動性。
四、有效的、更易接受的人性化評價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評價起到了激勵、促進、提升的作用。教師的評價,學生自我評價,以及師生互評、生生互評等,在課堂上的適時運用,都能讓學生體驗到從不足到成功的愉悅和自我價值的認識。但課堂上不合時宜的評價會給學生帶來困擾,對他們的進步及能力的提高起到反作用。那么,怎樣才能利用評價有效激起學生的信心呢?通過與幾位教師研討,我覺得在課堂中只要稍加點撥引導,效果就截然不同。
如一位教師在初讀課文后,指名同學朗讀前,提出了溫馨小提示:仔細聽,聽后先說說朗讀者的優點,再指出不足。隨后教師請一位朗讀能力有待加強的學生朗讀課文。不一樣的評價從小評委的嘴里脫口而出:“他比以前進步了,只重復了一次。”“他不僅讀得流暢,有些地方還很有感情。”整堂課學生都處在一種激昂的讀書熱情中。因此,評價應以生為本,認識學生的主體價值,從學生的立場出發,一分為二,既肯定優點,讓優點得以強化和發揚,也提出不足,讓不足得以改正。
在新課改背景下,老師們都在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尋求各種優化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但是不論是哪種方法,終須抓住一個關鍵,那就是“以生為本”。
參考文獻:
[1]梅艷偉.以生為本,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2(30).
[2]高偉.以生為本,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2).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蔡婉婷(1976.11— ),女,漢族,福建晉江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