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構建高效數學課堂是每個教育者的奮斗目標,但是在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經常會因為學生數學學習行為偏差而影響這一目標的實現。文章對小學數學學習行為偏差學生的矯正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夠有效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益。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行為偏差;學生矯正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4-008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4.081
新課程標準提倡注重學生主體地位與主觀能動性,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作用越來越重要。但是,就目前小學生數學學習行為實際來分析,學生行為偏差較為明顯,具體表現為學習習慣不佳、上課不認真聽講、容易出小差,等等。在這種行為偏差之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自然無法得到保障,學生也無法得到發(fā)展和進步。
一、小學數學學習行為偏差學生現狀
小學生年齡小,在學習過程中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容易在學習行為上出現偏差。就目前小學生數學學習現狀來分析,學生數學學習行為出現偏差主要表現為課前不預習、上課不認真聽課、課后不復習、不認真完成作業(yè)等多方面。在這種學習行為之下,學生只知道聽課,而且無法理解知識深意,解題時候只能按照教師的解題步驟生搬硬套,最終也就無法保障教學效果,學生根本無法從中得到發(fā)展。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主要還是因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加強對學生學習行為的培養(yǎng)與指導,長時間下去學生無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行為,反而出現數學學習行為偏差。
二、小學數學學習行為偏差學生的矯正
(一)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可以結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特征來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從學生認知結構以及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方法指導,這樣學生就能掌握正確的數學學習方式,形成合理的數學學習行為。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比一比”這一課時內容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講解一下“對比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一定的對比思維,學會從不同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究。
(二)循序漸進加強對學生的輔導
在對小學生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為了能夠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行為,教師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降低教學難度,循序漸進地對學生展開輔導。數學學習行為出現偏差的學生,本身數學水平就不高,教師要想保障數學教學效果,同時實現學生學習行為糾正的效果,就一定要循序漸進對學生展開輔導教育,這樣才能讓學生逐步提升,從而養(yǎng)成正確的數學學習行為。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認識圖形”這一課時內容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直接講解的方式,借助于多媒體技術實現從簡單到復雜的過渡,讓學生能夠在多媒體圖形展示過程中形成直觀的思維。這樣不僅能夠化難為易,還能帶動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進而真正實現小學生數學學習行為偏差糾正的效果。
(三)注重激勵性評價讓學生養(yǎng)成學習自信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有效地糾正學生行為偏差,教師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激勵性評價,通過激勵性評價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較為良好的數學學習自信心,這樣學生就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學習之中,從而有效地改善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足等現象。例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整十、整百數的加減”這一課時內容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學生解答出問題之后對其進行鼓勵和表揚,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享受到數學學習成功的喜悅;之后再結合學生解題思維進行針對性輔導與教育,這樣就能逐步改變學生腦海中的學習行為與習慣,從而有效地實現小學生數學學習行為偏差糾正的效果,同時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自尊心與自信心。
(四)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
學生數學學習習慣會直接決定其自身數學學習行為,也會決定學生的性格,甚至于今后的人生。美國教育家布魯姆就曾經提到過,90%以上的學生智力相差是十分小的。之所以沒有學好數學,主要還是因為其學習行為與習慣沒有培養(yǎng)好。為此,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學生聽課、預習、復習、作業(yè)等多方面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在數學學習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養(yǎng)成較為良好的問題思考與解決習慣。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準備一本錯題集,將自己在數學學習與解題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整理出來,然后在分類整理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化理解與記憶,這樣就能在長時間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最終實現數學學習行為偏差糾正。
綜上所述,小學生本就年齡較小,出現學習行為偏差的概率也較大。而要想有效地糾正學生行為偏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指導。只有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讓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行為,才能保障數學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真正構建出高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紀亞明.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的行為偏差與糾正策略[J].科普童話,2015(26).
[2]徐斌.數學常態(tài)課平常不平庸——小學數學教師常態(tài)課教學行為的偏差與矯正[J].小學教學參考,2010(30).
[3]蔣平.淺談小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偏差的矯正[J].都市家教月刊,2017(5).[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黃友正(1973.4— ),男,四川簡陽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在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數學課程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