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的立德樹人教育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農村小學德育教師,要創新思想方法,豐富立德樹人的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將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作為立德樹人的重點。
關鍵詞:立德樹人;農村小學;家國情懷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4-017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4.161
小學教育是學生的人生早期教育,在這個階段,立德樹人就顯得更為重要。很多學校都將學生的立德樹人教育作為學校常規工作日程的重中之重。在當前的農村小學中,很多學生都缺乏艱苦奮斗、自立自強的精神,對待生活也沒有自食其力、勤儉奮發的態度,在為人處世方面也不具備謙遜、踏實的思想,更沒有勇擔道義的家國情懷。可以說,當前的農村小學生有著很多的問題,雖然這些問題并不能代表所有學生的現狀,但是我們仍然要時刻關注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和教育,使立德樹人教育收到理想的效果。
那么,在新時期下,我們應該如何更好地實施立德樹人教育呢?結合具體的教學經驗,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做起。
一、對立德樹人教育的思想方法進行創新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農村小學。近年來,我校在立德樹人教育上做了很多的嘗試,包括推出了以感恩、國學、法治、禮儀、國防等為主題的教育活動,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非常豐富多樣。但是,細想之下我們可以發現,這些活動秉持的都是相同的思想方法,它們也是處在相同的水平線上,所選擇的內容與采取的方式也多是重復進行,沒有對立德樹人教育從理論和思想方面進行創新與改革,也不具備實質性的拓展。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以往的教育方式沒能有效地貫徹“以人為本”的思想,沒有關注學生的內涵本質以及他們具體、真實的生活。學生是特定生活中真實的人,教師切不可將立德樹人教育與他們具體的生活狀態脫離開來,否則,教育就會陷入抽象化的困境。
因此,農村小學的立德樹人教育要走向學生,不要再像以往那樣只是談德育、做德育,將德育高高捧起。我們要注重學生的自身情況,結合學生真實的生活體驗,將學生的切身情況融入到德育教學中來,最后讓學生將自己在立德樹人教育中所得到的啟蒙和教益應用到生活中去,再從生活中得到更多的教育,拓展立德樹人的渠道。
二、將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作為立德樹人的重點
我們經常說家國情懷,對于農村學生來說,他們的家國情懷體現在對自己家的了解,并且這種了解可以拓展到更多的家庭,比如其他學生的家庭。這樣學生不僅會對其他學生的家庭有一個真切的了解,還能夠對其他學生的遭遇感同身受,產生珍貴的感悟。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如果學生的家庭條件比較優越,我們就可以讓他們去了解一下留守兒童的家庭,讓學生體會到生活的不易,明白艱苦奮斗的意義所在。留守兒童的生存狀態與真實的生活場景,對于立德樹人教育來說,都是極為寶貴的教育資源。有些學生對其他人缺乏同情心,因此,教師要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讓他們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嘗試著多去了解別人的想法,消除對于他人的歧視與偏見,克服掉“驕嬌二氣”。以這樣的方式去實施家國情懷教育,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心智發育,使他們的成長呈現出積極健康的態勢,獲取充足的精神營養。
如果學生的家庭情況比較差,就可以讓他們多和那些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學生接觸,學習他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主動、誠懇、友愛的精神,在理解、尊重的氛圍中去獲得溫暖與鼓勵,讓學生學習到應該如何去愛自己的父母和親人,使他們逐步消除自身的一些負面心理,如自卑、無知、抱怨等。當學生對于家人、家庭以及家族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得到有效激發時,他們就會將這種心理反應到實際的學習中來,奮發向上,嚴格要求自己。
在校園活動中,學校要堅持對學生進行生活教育,讓學生能夠面對真實的生活場景,在真實的生活故事中體會人生的意義,學會認真面對生活,接受生活中的不如意與缺陷,在追求更好生活的過程中不斷前行。
在實施立德樹人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避免學生陷入享樂主義、消費主義的誤區。有的學生偏好“網游”,鐘情于脫離生活的“魔幻”文化,這些都是需要教師加以甄別,進行引導和或抵制的。我們必須幫助學生把好關,在有所選擇的同時也要有所抗拒,避免立德樹人教育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蝕。
我們之所以將家國情懷教育作為立德樹人的重點來抓,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在立德樹人教育中,家國情懷教育確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具有很高的兼容性,能夠將多種教育手段囊括其中。
二是家國情懷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比較豐富,它能夠產生獨特的影響力,并將教育的效果覆蓋到千家萬戶,在無形之中推動社會道德的樹立。
總之,新時期賦予了立德樹人教育新的任務,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與新的教育理念,從思想方法上對立德樹人教育進行創新,并將學生的家國情懷培養作為一項重點項目來抓,全面促進德育教育成果的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莊嚴.開展習近平教育思想研究推進中小學教師立德樹人教育行動——“習近平教育思想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8(1).
[2]吉裕建.農村小學“立德樹人”的實踐探索[J].華人時刊(校長版),2018(6).[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吳騰霄(1988.2— ),女,漢族,甘肅會寧人,小學二級,研究方向:小學德育教育。
課題項目:本文系甘肅省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一般課題《新時期農村小學生立德樹人教育的綜合研究》(課題立項號:BY【2018】G097)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