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影
【摘 要】本文論述高職英語學困生的轉化,從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學習目標、學習特點出發(fā),提出及時激勵,激發(fā)英語學習動力;科學指導,增強英語自學能力;有效訓練,提升英語思維品質;嚴格督促,夯實英語基礎知識;堅持不懈,養(yǎng)成英語學習習慣等轉化策略,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習得英語語言知識和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關鍵詞】高職英語? 學困生? 英語學習困難? 轉變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1C-0156-02
高職學生作為我國學校教育體系中一個比較特殊的群體,英語學習困難的學生較多。在當前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主要目標的時代,針對高職英語學困生探尋有效的轉變策略,是一項非常必要且意義重大的課題。教師需要從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學習目標、學習特點出發(fā),深入分析高職學生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掌握英語學習方法,克服學習困難,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一、及時激勵,激發(fā)英語學習動力
學習動力對學生的學習行為具有決定性、根本性的影響。對于大多數(shù)高職英語學困生來說,缺乏學習動力或者學習動力不足是造成其英語學習困難的一個主要的、內在的、根本的原因。那么,教師在轉化高職英語學困生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通過有效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喚醒學生內心對英語學習的渴望,使學生體驗英語學習的樂趣和成功,也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價值,發(fā)自內心地想要學習英語,積極主動的參與英語學習。
例如,在學習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技能英語》Unit 2 Its easy to make friends一單元的內容時,老師結合這一單元的教學目標“describe people”,組織學生用簡單的英語描述自己的朋友。首先,老師讓學生從最簡單的開始,介紹朋友的姓名、年齡、外貌、興趣愛好、性格等。學生開始嘗試表達,“My friends name is Wang Hua.He is 16 years old.He likes playing basketball and is good at it.”一個學生。老師給予學生大力的表揚,“Good job! English is easy to learn,isnt it?”引導學生認識到英語并不難學,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信心。在這個基礎上,老師讓學生回答如何認識外國朋友。學生說法不一,有的說出國旅行,有的說通過社交網(wǎng)站,還有的說通過朋友介紹。但是不管哪種方式,最終都需要用英語進行交流。“OK.We make foreign friends by many ways. But talking each other in English is the necessary method.”老師說,“English is useful. So we should learn well English.”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產(chǎn)生學習英語的動力。
老師的科學引導和有效激勵是學生產(chǎn)生學習動力的重要方式。對于高職英語學困生來說,老師通過真誠的接納學生,用心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肯定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取得的點滴進步,運用鮮活的事例讓學生明白學習英語的意義,增強學生對學習英語的信心和動力,激發(fā)學習英語的行為。
二、科學指導,增強英語自學能力
學習能力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信心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而學習能力的形成是一個長期且復雜的過程。對于很多高職英語學困生來說,英語學習能力的薄弱不容忽視,更是老師轉化英語學困生的一個重要突破點。在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下,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已經(jīng)成為學校教育的工作重心。老師應根據(jù)高職生英語學習的特點,從實用性的角度出發(fā),注重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訓練,及時地指導學生的英語學習活動,幫助學生豐富英語學習的技巧,促進學習能力發(fā)展。
例如,在學習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技能英語》Unit 3 I like playing badminton一單元的內容時,老師根據(jù)單元教學目標“describe a healthy lifestyles and talk about sports”,組織學生圍繞著詞匯、句型進行學習,開展口語與寫作訓練。首先,在學習詞匯和句型時,老師圍繞著“l(fā)ike”這個單詞,開展了多種學習活動。“用like說幾個句子,表達喜歡做某事。”老師布置學習任務。學生對like的用法比較熟悉,“I like playing table tennis.”“I like going out for a walk after dinner everyday.”“I like reading novels and poems after school.”學生給出了很多例子,老師讓學生類推“dislike”的意思和用法。學生知道“dis”是一個否定前綴,推測出“dislike”是“不喜歡”的意思。老師又讓學生嘗試造句。“I dislike eating fruits.”“I dislike doing sports.”“I dislike writing homework.”在這個基礎上,老師又讓學生用這些詞匯、句型知識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整個學習活動以學生自學為主,鍛煉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針對高職學困生英語學習能力普遍較弱的情況,老師通過深入分析每個學困生英語學習中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地給予學習方法方面的指導,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輔助學生掌握記憶的技巧,提高學習英語的效率,引導學生堅持不懈的開展英語自主學習,實現(xiàn)知識與能力的雙贏。
三、有效訓練,提升英語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的提升是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各種學習活動中訓練的核心內容。很多高職學生存在英語學習困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思維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降低了學習效率,影響了英語學習效果。由此看來,在高職英語日常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生思維品質的訓練,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是改變學生英語學習困難的可行方式。老師應根據(jù)高職學困生的具體情況,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全面分析,靈活應答,提升學生思維品質和英語學習效果。
例如,在學習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技能英語》Unit 4 Lets have fun一單元的內容時,老師讓學生用“l(fā)ike”和“dislike”描述自己的課余活動。老師說:“Now talk about free time activities.”這類學習任務是開放性的,旨在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學生盡情表達。有學生說:“I like reading books quietly at home.I dislike taking exercises outside.”還有學生說:“On the contrary,i like doing sports and dislike reading books.”在這個基礎上,老師又讓學生轉換表達方式。“l(fā)ike的反義詞是dislike,我們用另外一種句式來表達‘不喜歡的意思,怎么表達呢?”老師提問,并要求學生將“dislike”替換掉。“I dont like taking exercises.”“I dont like reading books.”老師通過這種句型轉換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發(fā)散性等都得到很好的鍛煉,提升了思維品質。
老師立足高職英語學困生的實際,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活躍學生的思維,防止思維定式對學習的負面影響,激發(fā)學生自由表達,提升英語思維的靈活性,利用不同類型的問題將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增強思維的深刻性、全面性,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為英語學習提供支持。
四、嚴格督促,夯實英語基礎知識
英語基礎薄弱,詞匯量不足、語法知識不牢固等,也是造成很多中職學生英語學習困難的一個重要原因。英語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扎實的基礎知識是形成英語綜合能力的前提條件。對于這些英語基礎知識儲備不足的中職學生,老師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加強對學生日常英語學習行為的監(jiān)督,嚴格做好學生英語學習內容的檢查和過關,利用課余時間對這部分學生進行細致的輔導,幫助學生查漏補缺,不斷擴充詞匯量,掌握必要的語法、句型,夯實英語基礎。
例如,在學習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技能英語》Unit 1 School becomes interesting一單元的內容時,對于這一單元的基礎知識部分學習和掌握情況,老師給予了英語學困生更多的關注。本單元需要學生掌握的幾個基本句型有:We have our… classes;What do you usually do there?We learn how to …老師考慮到這幾個句型比較簡單,先讓學生從教材文章中找出例句,由學困生讀出來。接下來,老師又讓學生仿照例句自己寫出并說出句子,集中對學生進行基本句型的訓練。“We have our English class everyday in the third block.”“What do you usually do there?”“We learn how to speak and write English.”學困生雖然開口非常困難,但在老師的幫助和嚴格要求下,完成了三個基本句型的應用練習。在這個基礎上,老師又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這些句子圍繞著“My school life”這個主題組織對話內容,與同學進行交流,達到鞏固句型應用的目的。
詞匯、語法、句型等是英語學習的基礎,也是影響中職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老師通過對英語基礎不好的學生進行嚴格的要求,加大檢查力度,為學生補充必備的基礎知識,彌補原來英語知識體系中的漏洞,幫助學生建立完善的知識結構,及時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奠定英語能力的基礎。
五、堅持不懈,養(yǎng)成英語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是影響高職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這一點已經(jīng)成為眾多高職英語老師的共識。但是,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老師在平常的高職英語教學活動中,應向學生灌輸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習慣養(yǎng)成意識,并且加強對學生英語學習行為的指導,督促學生糾正錯誤的、不良的學習行為,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自覺高效地開展英語學習,提升英語學習效果。
例如,在學習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技能英語》Unit 6 I want to buy a T-shirt一單元的內容時,老師圍繞“going shopping”這個主題,注重學生“購買物品”時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首先,老師呈現(xiàn)出一組購物時的場景圖片,讓學生辨認地方。“supermarket”“shopping mall”“bookshop”“stationery shop”,學生通過認真觀察看圖,發(fā)現(xiàn)了這些購買行為發(fā)生的場所。接下來,老師又讓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自由組建學習小組,想象購買場景,進行英語對話。有學生表演的是在文具店的情形。“Welcome.What can i do for you?”一個學生說。“Thanks.I want to buy some English exercise-books.”“Oh,there many kinds of exercise-books.”“Oh,i want the blue one. How much is it?”“Forty five yuan.”學生給出50元,“Get the change back.”“Here you are.”在學生進行了精彩的表演后,老師說“Wonderful”給予肯定,并且強調英語學習一定要開口說,平常注重選文的朗讀,養(yǎng)成天天誦讀英語、常常天口說英語的習慣。
不良習慣是造成高職英語學困生的一個重要原因。老師應將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貫穿于整個英語教學實踐中,改變學生的不良行為,讓學生養(yǎng)成記筆記、勤于復習、多讀、多說、多寫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英語學困生轉化,讓學生終身受益。
總之,老師需要對高職英語學困生給予足夠的關注,結合高職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實際困難,采取不同的應對方式,幫助學生積累知識,增長語言技能,學會學習,實現(xiàn)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在轉化高職學困生的過程中,老師還需要關注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堅持因材施教的指導原則,圍繞學生學習能力與習慣的養(yǎng)成,幫助學生解決英語學習困難,全面提升綜合素質,為以后就業(yè)打下堅實的基礎。
(責編 黎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