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梅
【摘要】高中語文核心素養,是以高中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主要包括語文能力、語文知識、語文積累、語文學習方法、語文學習習慣、人文綜合素養以及語文思維能力,等等。高中學生中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養成,可以極大的提升高中學生對高中語文教育的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形成正確的高中學生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對高中語文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質量。
【關鍵詞】高中語文 核心素養 實質內涵 培育路徑
“核心素養”這個概念的提出,對于我國開展素質教育改革以及新課程教育改革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推動力,對于我國全面深化素質教育改革以及新課程教育規格,全面貫徹以及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其中高中語文核心素養,是當前我國高中語文教育中的重中之重。高中語文核心素養作為高中語文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高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對于高中學生的積極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綜合人文素養的提升具有正面積極的影響作用。所以我國高中語文教師應深刻認識到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注重對高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一、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
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主要是指,思維能力、學習習慣的形成和運用以及健全人格、人文素養的構建和發展。
1.思維能力、學習習慣的形成和運用。思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在開展高中語文教學活動時,語文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在實踐中利用語文思維能力的潛移默化,是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2.健全人格、人文素養的構建和發展。語言能力的構建和運用,在開展高中語文教學活動時,要以構建學生健全人格為目標,在實際教學中養成良好的人文素養,通過兩者之間的相互促進,構建并發展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質。
二、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路徑
1.注重培育學生語言能力。語文學科作為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學生通過對語文知識學習的主要目的,也在于增強學生語言能力,對該項能力進行細化又主要體現在閱讀、寫作、口語表達等方面,為強化學生這一能力,也需要老師將語言能力培養滲透到課堂間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當中。其中閱讀教學的開展主要建立在書本課文基礎上,學生通過閱讀可以準確了解文章表達的內在含義,并且對書本中優美的字詞、句子等加以掌握,并在自身口語表達和寫作中進行靈活運用,在這過程中老師也要注重引導學生發揮自身想象力,借助豐富、生動的語言對自身情感進行描繪及表達,最終促使學生能夠準確運用語言表達自身所思所想,提升學生語文綜合水平。
2.培養獨立的思維能力。自主性學習作為語文核心素養的基本組成部分之一,教師要注重學生自主性學習習慣以及獨立思維能力的形成。在實際的高中語文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不同差異性,注重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根據學生會自己的不同差異性,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引導并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促進學生獨立思維能力的形成。
3.強化審美意識與創新培育。在高中語文學科中涉及到很多文化知識內容,從另一角度上來說,也可以將高中語文當作是一門發現美、認識美和理解美的學科。為了讓學生在實際學習中領略到語文的美,老師就可以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自主參與到審美意識活動中,進而增強學生情感體驗、陶冶學生情操。此外,對高中語文學科中的審美進行概括,主要有語言美、情感美和形象美,為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和體驗這些美,老師就需要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對美進行表達,并且強化對美的理解和鑒賞,使得學生創造美的能力和鑒賞美的能力得到提升。
4.注重健全人格的構建。健全人格的構建對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進行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教育工作,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實現對良好傳統文化的傳承,以優秀良好傳統文化的潛移默化,加上語文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幫助學生構建健全的、樂觀的、積極的、向上的健全人格。從而發展其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在根本上實現對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工作。
三、結語
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極大地提高學生對高中語文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質量,有效地提高高中語文教學的教學效率以及教學質量。本文首先對高中核心素養中思維能力、學習習慣的形成和運用;健全人格、人文素養的構建和發展等高中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進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培養獨立的思維能力;注重健全人格的構建,發展綜合人文素養等針對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培育路徑。
參考文獻:
[1]貢如云,馮為民.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及培育路徑[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05)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