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有助于學生批判性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在當前的農村學校中,高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卻并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導致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無法得到提高。本文就針對這方面的內容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批判性思維
在高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英語閱讀教學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學生具有了良好的閱讀能力,那么便能夠通過自主閱讀來獲取更多的知識。而且,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高中英語教師若是能夠根據學生主動接受的教學特點來合理地增加批判性的閱讀教學,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英語閱讀的教學水平,而且還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批判性的思考,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一、 當前在農村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所存在的不足
(一) 教學的方式較為單一局限
從當前農村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還普遍存在教學方式單一局限的現象。某些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沒有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課堂教學偏局限于教師講解,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沒有充分地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發展。
(二) 過于重視詞匯和語法的講解
從本質上來說,詞匯和語法的有效掌握,對于英語閱讀的理解來說非常重要。換句話說,英語理解的基礎,其實就是詞匯和語法。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英語閱讀,學生就需要充分地掌握大量的詞匯和語法知識,為自己閱讀技能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為此,在農村高中學校,某些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就會將詞匯和語法的講解當作是主要的教學任務,卻忽略了整篇文章的講解,即忽略了對整篇文章的更深層次的講解。
(三) 沒有重視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不僅僅只是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的重要途徑,而且也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必要手段。但是,在現實情況中,課外閱讀卻一直沒有受到充分的重視,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得到有效的實施。有的是因為學習資源比較匱乏,比方有些農村地區,有關英語的報紙雜志還是非常缺少的,所以這也就造成了學生的課外閱讀資源比較有限。
二、
在農村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策略
(一) 充分地挖掘教學內容
在高中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教材內容往往大都與實際生活比較貼近,具有很強烈的時代感。而且,在高中英語教材中,所涉及的跨國信息也在不斷增多。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充分地利用教材當中的話題,通過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不僅要橫向對教學內容進行挖掘拓展,還要縱向挖掘教學內容,從兩個層次深入挖掘教學內容,展開辨析對比和探討,以此為基礎對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予以培養。
比方說:在學習有關世界節日這方面的內容的時候,由于這個話題涉及世界上的各種節日以及各種節日的慶祝方式,那么教師就可以提出有關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話題:“What preparations do we usually make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How do we celebrate it?”在這個問題中,學生大都可能會提到lucky money 和Spring Festival Gala
Evening。而且,可能學生對于春節的了解,甚至還沒有對圣誕節、情人節等西方的節日了解多。在這個時候,教師需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著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來比較春節和圣誕節的異同,通過討論和交流得出相應結論:家庭聚會時,中國春節的傳統習俗是主要的特點之一,但很多都停留在吃穿等物質上的交流,精神交流卻很少,西方圣誕節就與其相反,圣誕節更加重視精神上的溝通交流,物質的享受是比較次要的。這樣一來,學生也就能夠了解到這兩種節日的內隱價值觀,使得自己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得到提高。所以,可以讓學生學習以及吸收西方節日的優秀內容來豐富我國的春節這一民族節日,讓我們的春節可以更加豐富多彩。
(二) 營造一種良好的思辨氛圍
在農村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那么教師就可以積極地營造一種良好的思辨氛圍,營造一種讓學生沒有心理負擔、融洽、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得學生能夠自由地分享自己的見解和觀點。
在講解“選修7 Unit 1 Living Well”的閱讀部分時,有的教師可能會給學生介紹一些身患殘疾的名人來激勵他們,Ludwig van Beethoven,Zhang
Haidi等等這些名人,但是,這些名人雖然是很好的人格典范,卻離學生的實際生活非常遙遠,不能夠很好地引起學生的共鳴。因此,在這個時候,英語老師就可以將課文主題與社會上的一些實事熱點進行有效的結合,比方說,讓學生們去探討失去雙手的劉偉身殘志堅取得冠軍這件事情。這種案例,與學生的生活更加接近,與學生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很多學生都對身邊的這樣人具有強烈的崇拜感,這樣也能夠讓學生產生共鳴。通過學生自己進行主動討論之后,教師再邀請學生來闡述自己的觀點。這種開發性問題的探討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能夠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三) 鼓勵學生積極地突破原有的思維方式
在高中英語閱讀的教學過程中,若是教師想要加強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那么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需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學會用不同的方法、角度來看待和思考問題。因此,教師就需要鼓勵學生積極地突破原有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學會理性、客觀地去看待和分析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去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而且,教師也需要鼓勵學生敢于評價、敢于質疑、向傳統的觀點提出挑戰。比方說,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If you are right,my mass will be less than on the earth because the moon is smaller and will be able to move
freely.”在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勇敢地提出“質量是物體的一種特性,不會因為所在位置的變化而發生改變”這樣的觀點。然后再引導學生去思考,mass放在這里合不合適,改用weight又會達到怎樣的效果。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就可以引發學生突破傳統的思維模式,進行批判性的思考,從而提高他們的批判思維能力。
(四) 采用發散式的閱讀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若是能夠合理地采用發散式的教學方法,那么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在這里,所謂的發散式閱讀教學,其實就是指根據實際的閱讀內容,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以及不同的空間去進行教學和分析,使得同學們能夠對閱讀材料的理解更加全面、更加深刻。而且,采用這樣的閱讀教學方法,才能夠充分地打破學生們的思維定式,讓他們能夠在思考問題的時候積極地去突破傳統觀念的約束,去積極地打破固有知識框架的限制,由此來引導學生積極地跳出固有的思維,從全新的角度和方向上去思考問題和研究問題。
比方說,在進行Healthy eating 這一單元的閱讀教學時,教師便可以根據教學內容來引導學生從生活環境、營養均衡、飲食文化等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有關肯德基、德克士、麥當勞等西方食物在中國為什么如此火爆、如此受歡迎,分析這些外國飲食文化對中國飲食文化所帶來的影響,以及你們是如何看待“人們支持和反對KFC、McDonalds進軍中國市場實質上反映了人們對西方文化的看法”這樣的觀念的。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并且在討論之后,再給學生布置相應的課后練習作業:“Write an article describing what you think should be built on the land instead of a McDonaldsrestaurant.”并且,針對這個問題,還應該采取開放式的答題方式,不限對錯。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最大限度上使得學生們的想象力和創作力得到發揮,促使他們能夠充分地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生活經歷以及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思考這些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是學生獨立性的重要體現,也是培養他們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方法。
三、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學生來說,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深度思考,而且還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高中英語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應該對此予以高度的重視。
參考文獻:
[1]李顯忠.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0):90+97.
[2]田小兵.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策略[J].基礎教育參考,2018(2):56-57.
作者簡介:
陳慧云,中學二級教師,浙江省余姚市,浙江省余姚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