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慶剛
【摘要】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在有效開展作文教學過程中,要以具體實際為基礎,不斷探索更加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以不斷提高教學效率,保證學生能夠進一步掌握作文寫作技巧,為學生語文綜合實踐能力提高提供有效保證。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在初中階段,學生在進行作文寫作過程中,會存在寫作內容缺乏實際觀點,無法體現寫作實質的情況,從實際分析,學生對于生活實踐的總結能力有待提高。為此,教師在初中作文教學課堂,要格外重視提高生活化作文教學效率。
一、改變教學模式,轉變教學觀念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往往針對重難點詳細地進行講解,然而這種教學模式并不是十分適合學生進行語文學習。教師應當將課件中內容與生活相結合,進行延伸,讓學生在學習時不再局限于課本之中,幫助其在學習作文的過程中了解到課堂外的世界,進而開闊自身的視野,豐富寫作的內容和素材,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寫作,也能夠豐富學生的生活。此處以“朋友”這一寫作主題為例,在開始寫作之前,教師首先應當讓學生理解朋友這一含義,也就是相互之間有一定的情感的人的關系,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樣的人之間可能產生朋友關系,例如同學、父母、鄰居、師生以及陌生人等,之后再讓學生回想自身和朋友之間的印象深刻的事,之后再進行范文《藤野先生》的閱讀,分析魯迅先生的描寫方式,增強學生對于這一寫作題材的理解程度,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寫作。
教師在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時,不能僅僅從學生作文的結構與考試常見模板的符合程度判斷作文的好壞,也不能僅僅看到學生作文中的優美詞句,更應當重視學生作文中蘊含的情感。在話題作文比重較大的今天,針對同樣的話題進行的作文描寫,并非千篇一律,而是根據不同的想法有著不同的描述,也就是一千個讀者眼中存在一千個哈姆雷特。
例如,教師在進行“總—分—總”這一類型的作文結構的講解時,可以不同于往常的教學模式,不僅針對這部分結構進行單一的講解,還可以結合運用這種結構寫出的優秀文章,讓學生通過閱讀更好地了解這部分內容,進而更好地進行運用。
二、積累素材,讓學生在生活中作文
對于好的寫作教學而言,幫助學生積累素材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因此,教師首先應當豐富學生的閱讀量。教師可以在班級中設置閱讀角,利用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由閱讀,保證學生能夠通過足夠的閱讀積累一定的素材。其次,教師應當明白,好的作文不僅來源于書本,更來源于生活。優秀的作文無法和生活脫節,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課外學習,讓學生能夠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豐富自身寫作情感,增強自身寫作水平,這樣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還可以幫助學生將學習到的內容與真實的生活相結合,進而寫出更具有真情實感的作文。最后,教師應當明白,雖然學生通過前兩個步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寫作素材,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在進行寫作時,能夠將合適的材料運用到合適的作文題目當中,當其在遇到一些較為罕見的題材時,還是會出現無話可寫的情況,這是因為學生無法將材料與寫作更好地結合起來。因此,教師應當增強學生對于材料的理解和感受,幫助其更好地將材料與題目相結合,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遇到題目能夠想到適當的素材,寫出更好的文章。
三、引導學生自己去搜集素材,養成良好的習慣
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指導學生學習相對應的內容,還需要幫助學生調動學習的主動性,積極主動地從生活中尋找寫作的素材。寫作來源于生活,因此,只有在現實生活中認真尋找,才能發現更多可以運用到作文中的素材。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應當重視學生將學習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利用情境進行教學,幫助其更好地將內容與生活結合起來,進而更好地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安排一系列的課外教學,讓學生到課外的生活中進行觀察,無論是藍天白云還是綠地草坪,都能尋找到十分有利于寫作的內容。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對動物進行觀察,無論是聲音還是動作,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學習,還能提升學生的興趣。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學習,還能夠增強學生之間的情感,通過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可以讓學生與學生之間更好地進行交流,無論是生活中的趣事,還是一些較為流行的時事熱點都可以幫助學生增強交流,積累寫作素材。
對于學生而言,課堂教學十分重要,課堂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學習,也是展示學生個性的重要途徑。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中的相關內容,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以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核心,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掌握更多的內容,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讓學生能夠成為課堂的主人,主動地獲取知識。在進行教學時,教師應當增強課堂中的互動環節,無論是師生之間還是生生之間,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讓學生能夠融入課堂中去,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其所學習的內容,并能夠將這些內容更好地與寫作相結合,寫出更為優秀的文章。
四、制訂詳細的教學計劃是前提
教師在開始正式的課堂教學之前,應當充分地準備,根據這節課需要學習的內容進行備課,備課的內容不僅需要和課本貼合,更應當結合實際,不能僅僅追求內容的高大上,更應當重視學生的理解和運用能力,選擇適合學生理解和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因此,教師不僅應當認真仔細地研究教材,還應當根據教材進行拓展和填充,找到適當的切入點,以此為核心進行相關內容的教學。教師在課前準備階段還應當設置合理的課堂流程。順暢的流程可以保證教學內容由淺至深、循序漸進地被學生所掌握,這樣才能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需求和興趣,進行有針對性的內容設計,這樣才能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時,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
五、培養學生的習作興趣是關鍵
從古至今,有許多名言說明了興趣的重要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重視學生寫作興趣的養成,運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針對這方面內容,教師首先應當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脫離開來,轉換自身的教學理念,將課堂的主體歸還給學生,讓學生能夠自由地進行文章創作,而不是針對范文和教師的要求進行仿寫,如果學生只會一味地仿寫,既不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還會限制學生的思維和想法,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一定的阻礙,因此,教師應當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讓學生能夠寫出心中所想,讓自身的想法能夠得到充分的表達,這樣也能更好地表現自身的情感,發揮自身的特點,進而更好地進行寫作,提升文章質量。
例如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可以將課堂內容與“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相結合,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包容性,設置一系列的半命題作文,幫助學生進行拓展,在半命題作文中充分地展現自我,進行寫作。
六、結語
初中作文教學課堂,教師引入生活化教學方法,不斷提高了學生對于作文寫作的認識,也保證了作文技巧的掌握效率。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探索更加完善的教學模式,以促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楊建華.初中語文生活化作文教學的實踐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51).
[2]譚欣,董歡.初中語文生活化作文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5).
[3]方麗.關于農村初中語文生活化具體作文教學策略的分析[J].教育觀察(下),2016(1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