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穎新
【摘 要】目的:探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護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我院5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奇數偶數分配原則分為兩組,對照組用常規護理,觀察組用循證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情況。結果:觀察組所取得臥床所需時間、住院所需時間數值低于對照組數值,所取得治療依從性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滿意度評分數值高于對照組數值,統計學有意義(P<0.05)。結論: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護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應用。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循證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4-03-172-01
急性心肌梗死為常見疾病,導致該疾病產生的原因比較復雜,屬于多因素共同影響所致,心律失常為其常見并發癥,形成合并病癥后,危害性更大,氣短、心悸、乏力等為其常見癥狀,應重點關注[1]。本文為探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護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我院5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奇數偶數分配原則分為兩組,每組26例,其中,對照組中男有17例,女有9例,年齡范圍在41-75歲,平均值為(57.22±1.35)歲;觀察組中男有18例,女有8例,年齡范圍在42-77歲,平均值為(57.26±1.33)歲。兩組在年齡方面、性別方面,統計學無意義(P>0.05)。納入標準:針對患者患病的疾病類型應依據WHO中相關診斷標準進行確診[2]。排除家屬或患者不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1.2 方法
對照組用常規護理,做好患者的各項基礎檢查工作,結合實際,實施心理護理、病情監護、疑問解答、用藥指導等。
觀察組用循證護理,措施為:①組建循證護理小組,組長為護士長或資深護師,組員為護理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組成,對小組成員實施循證護理知識培訓,讓小組成員完全掌握循證護理方案,引導成員對病癥進行數據檢索,制定針對性干預措施。②護理人員應掌握患者病況,然后制定預見性、科學性干預方案,心律失常多見于心肌梗死病發后1-2周時間段,對患者病況進行密切觀察,出現心律失常后,對癥處理;病房做好消毒滅菌處理,減少噪音,控制探視人數,控制好溫度和濕度,讓患者保持充足休息時間,緩解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每天為患者進行巡視時,應主動與其溝通,掌握患者心理狀況,針對患者及家屬的疑問,及時解答,為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解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讓患者對疾病有著充足認知度,減少畏懼、顧慮情緒,積極、主動配合醫務人員工作;在飲食方面,做好溝通,主要使用面湯、粥等清淡食物,保持低脂肪、低鈉鹽、低膽固醇;刺激性食物禁食,制作每日飲食清單。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臥床所需時間、住院所需時間、治療依從性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滿意度評分數值情況。對治療依從性選用治療依從性評分量表進行評估,分數在0-100,數值越高,治療依從性表現越高,數值越低,治療依從性表現越低。對生活質量選用生活質量評分量表進行評估,分數在0-100,數值越高,生活質量表現越好,數值越低,生活質量表現越差。對滿意度選用問卷答題方式進行調查,分數在0-100,數值越高,滿意度表現越高,數值越低,滿意度表現越低。
1.4 統計學處理
將所取得數值輸入系統SPSS19.0中,平均值選用(x±s)表示,檢驗選用t值表示,數值的百分比選用%表示,當數值的P值低于0.05時,數值存在比較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臥床所需時間、住院所需時間、治療依從性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滿意度評分數值情況
觀察組所取得臥床所需時間、住院所需時間數值低于對照組數值,所取得治療依從性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滿意度評分數值高于對照組數值,統計學有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作為典型危害性病癥,治療越早越好,患病后,患者的心肌細胞會因缺血、缺氧而壞死,隨著病情不斷惡化,會造成心臟功能形成障礙,產生心律失常癥狀,病情嚴重者,會直接死亡,應重視[3]。
循證護理屬于新型干預措施,循證護理的形成依據為循證醫學,主要依據患者病況、手術操作等資料,為患者制定針對性干預方案,護理措施從患者入院后就開始執行,直至患者出院后才停止,與常規護理比較,循證護理糾正了常規護理中盲目、機械的干預措施,綜合專業知識、臨床經驗、相關文獻等,為患者制定優質護理方案,因此,循證護理的應用價值極高,值得選用[4]。
綜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護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效果顯著,能縮短治療時間,改善生活質量,提升治療依從性,提高滿意度,循證護理值得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護理中應用。
參考文獻
[1]王建超,周國勇.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應用綜合護理的效果[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7,26(2):214-216.
[2]李凱,趙振娟,夏志強.急性廣泛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應用監測的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7,15(11):1044-1047.
[3]石美蘭,湯朕,張靜.優質護理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PCI治療后的臨床應用效果及預后觀察[J].貴州醫藥,2017,41(2):222-223.
[4]李莉,鐘林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護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效果[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7,25(B12):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