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珂
【摘 要】本文將依據現行內部控制評價與披露制度框架,以內部控制缺陷作為內部控制有效性的主要度量指,以應計質量作為財務報告信息質量的代理變量,以2009—2010年披露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的深市主板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對內部控制與財務報告信息質量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在此基礎上,本文進一步將內部控制缺陷進行分類,研究不同類別的內部控制缺陷對財務報告應計質量的影響程度,并借此對中國內部控制體系的優化和完善提出政策建議。
【關鍵詞】內部控制;財務報告;信息質量
一、選題背景
無論是美國的薩克斯(SOX)法案,還是中國的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都強調企業要以內部控制缺陷為核心指標來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其評價報告與外部審計師關于內部控制有效性的獨立鑒證報告一同對外公開披露。財務報告信息質量中的可靠性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目標,存在重大內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有更多的盈余噪音和異常應計,所以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與財務報告信息質量的關系成為國外學者的研究熱點。該類研究主要以美國薩克斯法案第302和第404條款所設定的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和披露框架為制度基礎采用內部控制缺陷和應計質量來分別代表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和財務報告信息質量。
二、文獻綜述
Doyle等(2007a)以2002年8月至2005年11月披露存在重大內部控制缺陷的705 家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構建多變量橫截面數據分析模型,選用五種應計質量變量分別驗證應計質量與內部控制缺陷之間的關系,發現內部控制缺陷與應計質量之間顯著負相關,表明內部控制越弱,公司財務報告的信息質量越低。該研究還考慮了外部審計的影響,根據可審計性將內部控制缺陷區分為難以有效審計的公司層面內部控制缺陷和相對可審計的具體賬戶層面內部控制缺陷,發現主要是公司層面內部控制缺陷導致了較低的應計質量。Ashbaugh—Skaifwe等(2008)進一步深化了內部控制與財務報告信息質量的研究,結果表明內部控制缺陷更多通過導致非故意錯誤,而非故意錯報來降低應計質量。此外,該研究還從動態的角度研究了內部控制缺陷的跨期矯正對上市公司財務報告信息質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對內部控制缺陷進行了矯正的公司,其應計質量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此研究結果有力地驗證了內部控制與財務報告信息質量之間的關系假設。
近年來,隨著中國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的深入實施,中國學者也開展了內部控制與財務報告信息質量關系的研究。董望、陳漢文將廈門大學內部控制指數課題組(2010)構建的內部控制評價指數作為內部控制有效性的主要度量指標,以2009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從盈余反應系數來考察內部控制對盈余質量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公司應計質量與內部控制質量顯著正相關,高質量的內部控制提高了財務報告的應計質量。齊保壘等采用重大會計差錯作為內部控制缺陷的代理變量,利用2007~2008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財務數據展開實證檢驗,發現存在內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其會計穩健性和應計質量均顯著低于不存在內部控制缺陷的公司。
三、理論分析與假設提出
(一)制度背景
在世紀之交,由于美國國內發生了以“安然”公司為代表的一系列巨型公司財務丑聞與破產事件,2002年美國國會通過并頒布了薩克斯法案(SOX)并根據該法案成立了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管委員會(PCAOB)。其中302與404條款對所有在美國上市的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在此法案及世界其他各國都加強對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加強監管的背景下,我國于2008年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因此研究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具有重要意義。
重大內部控制缺陷之所以能夠作為內部控制有效性評價的核心指標,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根據《內部控制評價指引》中對內部控制缺陷的分類,重大缺陷是最嚴重的內部控制缺陷層次,最有可能影響應計質量;二是相對于他兩種缺陷(一般缺陷和重要缺陷)來說,重大缺陷是強制披露的,這避免了企業在內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過程中的自選擇偏誤。
(二)理論分析及研究假設
應計項目在進行確認和計量時需要一定的會計估計和職業判斷,在此過程中無法避免會計估計誤差、無意識錯報以及管理機會主義的影響,進而導致應計項目與實際實現的現金流金額之間的一致性方面存在質量差異,并對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產生重要影響。內部控制缺陷對應計質量的影響主要通過非故意性錯誤和故意錯報實現。
企業內部控制和注冊會計師的實質性測試可以互為替代和補償,但是,不同內部控制缺陷的可審計性是有差異的。Moody債券評級機構根據可審計性將內部控制缺陷劃分為賬戶層面( Account Level) 內部控制缺陷和公司層面(Company Level) 內部控制缺陷。公司層面內部控制缺陷很難通過分析加以確定,且難以通過加強實質性測試進行補償或替代,所以,較難審計的公司層面內部控制缺陷對應計質量的影響更大。
鑒于以上理論分析,本文認為:內部控制缺陷與應計質量之間顯著負相關。與較易審計的賬戶層面內部控制缺陷相比,較難審計的公司層面內部控制缺陷對應計質量的負影響更大。
四、研究方法及選取原因
本文運用了文檔研究方法針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缺陷與應計質量的關系進行了研究,對于該選題我應用文檔研究法的原因有:操作具有可行性、數據具有可獲得性、可研究的參考文獻具有豐富性。
首先,文檔研究法在操作上具有可行性。相比于其他研究方法,文檔研究充分利用了研究者現今可利用的資源,并且與問卷調查等研究方法相比,成本上具有可行性。其次,文檔研究選取的樣本及相關數據具有可獲得性,本文利用2009—2010年公開披露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進行研究分析,損失率、銷售收入波動性、公司規模、公司上市年限和營業周期等變量均可從各樣本公司的年報中進行提取和計算。最后,無論是美國的薩克斯(SOX)法案的頒布,還是中國的企業內部控制規范的實施,都為研究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提供了豐富的數據,所以該研究領域文獻資料豐富,便于通過文檔研究來探索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與財務報告信息質量的關系。通過閱讀相關文獻,我發現Doyle(2007)等人的文獻引用率較大,研究成就較高,后人的研究幾乎都以其為基礎進行進一步分析和探討。
【參考文獻】
[1] Jefrey T Doyle, Weili Ge, Sarah McVay. Accruals Quality and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7(82)1141~1170.
[2] Hollis Ashbaugh - Skaife, Daniel W Collins, William Kinney Jr, Ryan LaFond.The Effect of SOX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and Their Remediaction on Accrual Quality[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8, 83(1):217~250.
[3] 董望,陳漢文.內部控制、應計質量與盈余反應[J].審計研究,2011(4):68~78.
[4] 齊保壘等.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缺陷與財務報告信息質量[J].管理科學,2010(4):38~47.
[5] 王茜、戴文濤.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概念框架構建[J].財經問題研究,2013 (2) :1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