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秀玲
【摘 要】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電視新聞記者自身帶來很大的打擊,為了滿足新時期廣播電視的發展需求,新聞記者素質水平也有待提高和創新。文章主要以此為基礎對新媒體對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素質要求展開探討。
【關鍵詞】新媒體;電視新聞;新聞記者;記者素質
新媒體依賴互聯網技術和網絡技術而生,其制作手段、傳播手段和互動方式較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變化較大,并以此帶動了新聞傳播領域的整體變革。廣播電視作為我國的傳統媒體,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沖擊和壓力之下,已經表現出了明顯的疲軟態勢,傳統的傳播領袖地位也在逐漸喪失。為此,針對廣播電視未來發展方向以及路徑的探討,成為行業內的熱門話題,而新聞記者作為廣播電視媒體的主要工作人員,其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成為研究中的題中之義。
一、新媒體新聞特征
目前,人們的工作、學習以及生活節奏都不斷加快,一定程度上縮減了娛樂的時間,并且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人們生活、工作和學習過程中廣泛應用信息化技術,推進了新媒體的產生。在傳統媒體時代,信息來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僅難以實現信息全國共享,傳播速度也相對較慢,但是新媒體的出現,卻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每個人都能夠成為信息的提供者,同時借助互聯網技術,人們隨時隨地獲取需要的信息,并且還能夠進行實時的互動交流。同時,新媒體還具有較多優勢,成本同傳統媒體而言,相對較低,且互動性以及實時性都較強,人們能夠主觀獲取數據信息,有效避免了傳統報紙新聞的枯燥、新聞信息不及時的劣勢。與傳統電視新聞進行相比,新媒體新聞傳播速度相對較快,且能夠覆蓋大范圍區域,同時還具有較強的互動性,增加受眾的參與度,進而推進新媒體新聞的發展。
二、新媒體對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素質的要求
(一)增強自身專業技能
在新媒體時代,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了極大的發展和進步,新聞的傳播效果與傳播速度都有了極大的強化。在傳統大眾傳媒時代,電視記者的主要職能在于獲取電視新聞信息,整體較為單一。新媒體時代,為了適應較快的新聞傳播速度,提升電視新聞自身的影響力,電視記者必須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由單一的記者職能不斷拓展到新聞采訪、編輯以及播報綜合性報道。電視記者豐富自身職能能夠有效壓縮電視新聞的播報時長,提升電視新聞的及時性,推進自身職能的豐富與發展。
(二)采訪記者需要適當創新思維
新媒體時代之前,傳統媒體具有較高的公信力,且新聞地位也相對較高。但是自從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有部分記者沒有充分認識新媒體的重要性,仍然采用傳統工作模式,并沒有注重新媒體的發展,因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電視媒體領域的發展。因此,基于新媒體時代背景,為了能夠促進電視媒體的穩定發展,首先電視新聞記者就需要對自身思維模式進行創新,將新媒體同電視媒體進行有效結合,提高自身互聯網思維能力。其次,還需要對新媒體進行充分了解,熟知新媒體的傳播特點以及方式方法,從而使得在電視新聞采訪過程中,更好地融入新媒體思想,充分發揮新媒體積極作用,進而使得電視新聞的質量能夠得到有效提升。例如:某衛視在采訪的過程中,就適當地采用的網絡流行詞,不僅有效緩解了受訪者的緊張情緒,還提升了新聞采訪的效果以及質量。
(三)政治素養
在新媒體背景下,雖然我國新聞傳播行業的整體工作效率有了明顯的提升,但是由于制作觀念和專業技術能力的差異,新媒體在新聞傳播質量上也表現出了與傳統媒體的差異,由此也出現了很多不經核實的虛假傳播和不當傳播,使得很多消極的、不利于社會穩定的信息在社會上廣泛傳播。在此背景下,作為我國傳統的權威媒體,廣播電視新聞一定要重視自身在社會輿論引導中的價值和作用,這就對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的政治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廣播電視新聞記者應該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加強對于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的學習和思考,從而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覺悟;其次,廣播電視新聞記者應該立足于黨、國家和社會對于新聞傳播的要求,堅持實事求是的報道原則,在新聞報道中明確該說什么、不該說什么、該怎么說,成為合格的新聞傳播“把關人”,從而做好正確社會輿論的引導,保證社會正能量的傳播,為社會穩定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四)文化知識素養
文化知識素養是電視記者媒介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爆炸的新媒體時代,電視行業為了形成更加突出的特點,必須將打造文化產業作為工作重點。電視記者作為傳媒工作人員,知識文化素養是保障其采訪內容文學性的基礎,也是滿足電視采訪記錄需求的保障。新媒體時代,新的傳媒形式弱化了原有的新聞制作崗位職能。記者不僅僅是采訪人員,同時還承擔了部分的編輯職能。為了更好地迎合時代發展的需求,電視記者必須注重提升自身的文學知識儲備和素養,為拓展自身的專業領域打下基礎。
三、結語
總而言之,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新聞行業的發展與進步,但同時也為傳統電視新聞工作者帶來了挑戰。為了能夠有效提高電視記者的工作質量,必須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專業素養、政治素養,從多方面滿足現代化新聞媒體的迫切需求。
【參考文獻】
[1]單英軒.媒介融合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記者職業現狀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7,(16):147;
[2]王巖.新媒體時代下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的媒介素養探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8,7(14):142;
[3]秦蜜.論述廣播電視新聞記者的編輯意識與提升方法[J].傳媒論壇,2018,1(13):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