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菲
【摘 要】本文論述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智慧校園的建設,基于對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校園管理面臨難題的分析,以及對智慧校園的內涵及特征的闡述,提出優化共享數據中心的建設與管理、充分發揮大數據的支撐作用、構建智慧學習環境、優化面向師生的行政及生活服務等建設智慧校園的策略。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高職院校? 智慧校園? 建設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2C-0092-02
高職院校進行智慧校園建設,完成從數字化校園到智慧化校園的轉變,既是校園管理服務體系的更新升級,也同時起到了推動教學改革創新的作用。依托大數據技術進行智慧校園建設,是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必然結果。
一、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校園管理面臨的難題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管理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尤其是在大數據時代,要想有效提升高職院校的管理質量,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建設智慧校園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途徑。但是在運用大數據技術之前,首先應解決高職院校校園管理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這樣才能在建設智慧校園的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充分發揮大數據技術的優勢,提升高校校園管理的整體質量。當前高職院校校園管理過程中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一)信息密度高,招生信息傳播效果差
在大數據時代,互聯網信息呈現指數型增長,信息的密度十分高。招生工作是高職院校的一項重要的工作,沒有足夠的生源將嚴重影響高職院校的生存發展。如果高職院校無法借助大數據技術,有針對性地進行招生宣傳,將大大降低招生信息的傳播效果,使得發布的招生信息迷失在信息洪流之中,無法發揮招生信息的實效性,學生也不能及時了解和掌握高職院校的相關招生信息,從而影響學生和高職院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二)缺乏專業人員,校園管理平臺運營管理有待提高
與“211”“985”等重點高等院校不同的是,高職院校往往缺乏高水平的科研團隊,一般不具備自主研究開發校園管理平臺的綜合實力。因此,大多數的情況下,高職院校采取購買服務的方式建設校園管理平臺。由于自身缺乏專業人員,校園管理平臺建設以及運營管理質量難以得到保障,在運營校園管理平臺的過程中,如果操作失誤或者受到網絡攻擊,十分容易造成學生信息泄露,引發管理平臺癱瘓,這也是影響高職院校校園管理質量的主要問題之一。
(三)高職院校的行政管理模式有待優化
在高職院校的行政管理中,主要依靠的是自上而下的金字塔模式,行政管理命令層層下達,嚴重影響了行政管理的效率,制約著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一些高職院校的行政管理教師是由授課教師兼任的,由于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養,其行政管理能力有限,影響高職院校日常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建設以大數據技術為依托的智慧校園,將進一步減輕行政管理人員的工作壓力,有效提升高職院校行政管理水平。
二、智慧校園的內涵及特征
智慧校園是以大數據、物聯網、虛擬現實等新一代互聯網技術為基礎,融合新媒體、知識管理等新概念,形成集校園工作、學習及生活為一體的綜合性管理系統。智慧校園將教學信息、校園生活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從而為教師提供更加便捷舒適的工作環境,為學生提供更加智能多元化的學習及生活環境。依托智慧校園建設,可將高職院校建設成為智能化、信息化、個性化、可感知的新型校園。
智慧校園的服務對象主要為學生及教職工。在智慧校園的建設過程中要將個人的活動信息進行收集整理、進行數據篩選與數據挖掘,將有價值的信息進行共享與創新運用,為全體學生和教職工提供綜合的信息服務平臺。應當充分利用云計算平臺,實現校內外信息融合,不斷推動高職院校的創新發展。智慧校園不僅要實現智能化管理,還要實現個性化管理,通過大數據處理系統,為全體學生及教職工提供個性化的服務,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智慧校園主要依靠智慧校園應用系統來實現,高職院校應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購買應用系統。有實力的高職院校可以自行研究開發系統應用軟件或者平臺。高職院校的智慧應用系統及平臺至少需要包括以下幾個模塊:在線教學模塊、學生信息管理模塊、科研管理模塊、校園事務管理模塊、校內辦公模塊、圖書館檢索模塊、校園服務模塊,等等。為了實現集約化管理,所有子模塊都應當采用統一的數據格式以及接口。在智慧校園應用系統的搭建過程中,還要注意每個學院之間的信息聯通,相互之間采用通用的技術標準,確保實現信息共享,從而對教學、科研、學生就業、事務管理等進行綜合管理。
三、大數據時代建設智慧校園的策略
建設智慧校園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從多個維度考慮如何優化智慧校園的建設與運營,通過打造智慧校園,真正讓全體學生以及教職工體會到實實在在的便利,推動高職院校實施教學改革,優化教學管理。本文提出以下大數據時代建設智慧校園的具體策略。
(一)優化共享數據中心的建設與管理
共享數據中心是高職院校打造智慧校園的核心項目。在大數據時代,智慧校園系統的建設與運營都要以數據為支撐。通過共享數據中心,對學校的數據信息進行規范化管理,不斷優化教學流程與管理流程。數據共享中心是一個綜合性的信息平臺,全體教職工及師生既是數據的使用者也是數據的創造者。在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應當通過數據共享中心優化學校的教育信息宣傳工作。將招生信息、學習信息、教學信息進行分類存儲,開設相應的欄目方便教師與學生的在線查詢。共享數據建成后,高職院校應當廣泛宣傳,提高學生對智慧校園的認識,組建專業化的運營團隊,負責共享數據中心的管理運營,提升數據共享中心的管理水平。
(二)充分發揮大數據的支撐作用
智慧校園的構建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撐,智慧校園的智慧化主要來自對師生行為模式、學校管理模式等的合理預期。建設智慧校園的過程中,應當將多元化的事務管理放在集成化系統中進行分析,通過大數據技術分析找到不同數據之間的相關性,從而達到優化管理與服務的目標。具體來說,大數據的支撐作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是招生及就業方面的數據支撐。借助以往的招生數據,將各專業的招生信息按照地域、性別、特長等項目進行分類,為以后年度的招生宣傳提供工作思路。對本校以及本地區的就業信息進行整合歸類,預期畢業季本校將舉行的企業宣講會,為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指導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是財務管理方面的數據支撐。借助以往年度的財務預算及決算數據,綜合分析學校的財務狀況,為實施學校改擴建提供一定的決策依據。綜合分析各項財政支出,不斷優化高職院校的行政管理制度。
三是人才培養方面的數據支撐。構建綜合性的教職工及學生信息系統,錄入教師科研成果及教學成果以及學生的各項專業證書和考試成績等。為每名學生提供人才評價結果,為就業推薦做好基礎準備。記住人才培養系統,主動分析學生的發展特點,總結出符合學生發展特點的教學模式。
四是學科建設方面的數據支撐。高職院校以教授學生專業技能知識為目標,學生畢業后主要流入勞動力市場。高職院校應當借助既有數據綜合分析各個學科的就業率,及時淘汰與社會需求不符合的學科,引進社會發展急需的優勢科目。
(三)構建智慧學習環境
構建智慧學習環境是智慧校園的關鍵之一。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通過構建高職院校智慧學習環境,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舒適的學習環境從而促進學生提升學習質量。智慧學習環境既包括物理學習環境也包括虛擬學習環境。物理學習環境主要包括圖書館以及自習室。虛擬學習環境主要包括在線課堂以及學習社區。借助智慧校園系統可以進行學習者身份識別,尤其在備戰考試的期間,可能存在自習室不充足的情況,智慧校園系統可以即時顯示學習空間的位置,為學生帶來一定的便利。虛擬學習環境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學習時間更加靈活,學習場景更加多元化。在虛擬學習空間中,學生可以進行教學演示與試驗,增強了學生學習的實踐性。
(四)優化面向師生的行政及生活服務
在構建智慧校園系統時,應當加強對師生日常行政管理以及生活服務方面的優化,提升在校學習及生活的便捷性。在高職院校的校園管理中,常常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提供打印成績單、充值一卡通、寢室調換等日常事務服務。智慧校園系統可以將各種服務集中于“一卡通”之上,并將一卡通變成手機上的APP,減少不必要的人力耗費。圖書借閱、成績單打印等各項事務學生都可自主在線完成。
在高職院校智慧校園建設過程中,大數據技術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職院校應積極利用大數據技術,將其有效地運用到智慧校園的建設中,優化共享數據中心的建設與管理,強化數據支撐,構建智慧學習環境,優化面向師生的行政及生活服務,切實提升智慧校園的建設質量和效率,從而提高高職院校校園管理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松濤.試析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智慧校園建設[J].數字通信世界,2018(7)
[2]萬波,熊必成.大數據時代智慧校園的教學優化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7(17)
[3]黃艷梅,廖銀花.大數據時代高校智慧校園服務平臺建設思考[J].山東工業技術,2017(7)
[4]李翠平.大數據時代智慧校園平臺建設的革新策略探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20)
[5]李有增,曾浩.基于學生行為分析模型的高校智慧校園教育大數據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8(7)
[6]孫妍.大數據時代下智慧校園EMIS平臺建設與應用研究[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8(1)
[7]趙思佳,尹婷.大數據時代高職院校智慧校園建設研究[J].信息系統工程,2016(7)
[8]毛建景,秦利娟,張嫻靜.大數據智慧校園建設的探索[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6)
(責編 蘇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