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冬梅
摘要:語文閱讀對于小學生語文文學素質和水平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結合教學實際,制定閱讀計劃,精心設計閱讀課程,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優化語文課堂教學。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改善策略
小學階段的各個年級來說,語文的閱讀教學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教學過程中教師督促指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的去閱讀,在閱讀中進行理解和感悟,將有助于學生積累更多的語言知識、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情感,對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及學生的閱讀能力非常重要。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1、閱讀面窄,影響知識的積累
平時進行閱讀教學時,經常是以語文課本為教學主體,學生在學習中得不到語文閱讀空間的擴展及內容的更新,極度影響了學生語文閱讀知識的積累,阻礙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強化,使學生的語文水平也受到相應的影響。從而讓學生開始厭煩學習語文知識,影響了小學語文的教育質量及教學效果。
2、教學模式單一,學生缺乏興趣
多數教師受到傳統教育觀念影響僅僅采用單一的閱讀教學模式,并且對閱讀的重要性沒有深刻的認識,也沒有做閱讀訓練。在課堂上只顧講解課本內容,與學生互動,或者只對部分重點段落進行講解,這樣不但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影響了學生思維的擴展。
3、評價體系過于死板
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問題評價時,通常一概而論,還僅僅以課后標準答案為基礎,忽視學生自身從閱讀中獲得情感體驗及感悟,這樣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制約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創造性的發揮。
二、改善小學語文閱讀現狀的策略
1、拓展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途徑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不應該只局限于課本上的教學內容,還需要引進一些課本以外的知識和活動,使學生在增長見識的同時,豐富自身的學習。比如,老師可以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定期開展一些課外活動,如朗讀比賽、讀書交流活動、經典名著閱讀等,并認真撰寫觀后感或心得體會,并在此過程中鼓舞學生積極的進行閱讀體會的交流與分享,一方面拓寬學生學習與閱讀的途徑,從而改善學生的閱讀能力,另一方面加強了生生之間及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還能豐富學生的知識儲量,為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豐富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學模式過于單一,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久而久之覺得閱讀教學極為枯燥無味。因此,教師應當積極改善、創新閱讀教學的模式,盡可能通過采取各種各樣的教學模式,使閱讀教學變得豐富多彩。例如,在教學《神筆馬良》時。通過小學生愛聽愛看神話故事的特點,教師引讀時,注重掌握文章的故事梗概,使學生了解神筆馬良的神奇之處。閱讀時,學生會有不同的疑問,想了解到馬良是如何得到這支神筆的,神筆馬良最后會發生什么樣的神奇故事。這樣就激發了小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小學生愿意去閱讀文章,激發了小學生對本次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積極性,為下一步閱讀學習奠定了基礎。又比如:在學習《青蛙看海》的時候,教師可以使用合作學習的模式展開教學,將學生分配成多個小組,然后每個小組自行閱讀文章,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互相討論,最終找出該篇課文最終想要傳達的意思。通過小組間的積極討論,能夠增強學生的互動性,同時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看法和了解別人的想法,這樣就能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內容。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他們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其閱讀學習能力。
3、采用多元化評價體系
在閱讀教學中,要關注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由于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都不一樣,知識的儲備各不相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方式,所以,教師在判斷學生的閱讀質量、閱讀能力的時候,必須把他們看成有個性的學習者,采用多元化的評價,從而使每一位學生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產生樂于求知、積極向上的情感,形成主動、健康的學習心理。可以從學習效果、學習態度、學習信心等各方面做出針對學生個體實際情況的、具有激勵作用的評價。1、對優等生,多給與啟迪。優等生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課本上的知識對于他們而言是輕而易舉的事。所以他們需要的是超越課本難度的新知識,要體會學識上超越同齡人的快感,要享受獲得更高水平知識的樂趣。所以,教師對于優等生的評價,不能簡單地停留在肯定所學課本知識的層面上,而要選擇獨特視角,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深入思考、探究的欲望,使他們的學習進入更深地層次。2、對中等生,誠摯地欣賞。班內比例最多的就是中等生,他們有向尖子生靠近的愿望,但是學習積極性不持久,學習的潛力還沒有發揮到最大。卡耐基曾說:“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贊美和鼓勵。”青少年尤其喜歡鼓勵和贊美。教師豐富、生動的評價語言能讓這些孩子處于一種積極亢奮的狀態,這個時候的他們所釋放出的熱情和潛能會促使他們努力向優等生靠攏。同時他們也需要聽到恰如其分的評價,通過老師的評價,了解自己的長處、短處,從而取長補短,完善自我。3、對學困生,熱切地激勵。
這部分學生通常理解能力、記憶能力及主動學習意識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的問題。評價時對他們的評價是最難的。他們共同的特點是缺少自信心,最需要的是鼓勵。因此,老師在評價時需要小心謹慎,不可敷衍了事,要從他們身上發現讓他們自己認同的優點,進行準確的評價;還要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使他們打消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激發努力學習的愿望。
三、總結
增強小學生閱讀實力、培育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關鍵所在。教師在日常閱讀教學過程中要主動實施自主、團結、探究型的措施,必須對學生自主閱讀的意識進行培育,要注意保留小學生產生的獨一無二閱讀想法,讓學生走進自然,走進社會,將自己的生活與閱讀知識聯系起來,提高自己的閱讀興趣,拓寬閱讀的知識面。形成一種良好的閱讀氛圍,為提高教學效率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慧.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重在培養興趣.成才之路.2013
[2]杭新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分析.都市家教月刊.2017
[3]林敬琦.探討小學語文拓展閱讀教育.文學教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