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蓉
(武隆區人民醫院婦產科 重慶 408500)
瘢痕子宮再次妊娠患者越來越多,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和盆腹腔粘連都是引發瘢痕子宮術中出血的原因。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術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為了對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術中出血原因進行探討,具體結果如下。
選取60例在我院進行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婦為觀察組,再選取60例首次剖宮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對照組患者年齡范圍在23~35歲之間,平均年齡(27.9±3.4)歲,患者分娩均采用剖宮產;觀察組患者年齡范圍在25~37歲之間,平均年齡(28.9±3.74)歲,患者分娩均采用剖宮產。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無嚴重并發癥、貧血、多胎和凝血功能障礙。
兩組患者均在腰硬聯合麻醉的情況下進行宮剖產術,醫護人員在術前將敷料稱重,產婦分娩后使用無菌紗布輕蘸出血處,按照常規方法縫合創口。
患者術中出血量≥1000ml為術中出血,采用面積和體積評估法對患者術中出血量進行計算。
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術中出血率。
觀察組有術中出血患者4例,出血率為6.67%;對照組有術中出血患者15例,出血率為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374±29)ml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術中出血量(586±62)ml,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出血率及術中出血量對比
宮縮乏力、胎盤因素和盆腹腔粘連是引發術中出血點主要原因。觀察組中有宮縮乏力患者2例,胎盤因素患者1例,盆腹腔粘連患者1例;對照組中有宮縮乏力患者8例,胎盤因素患者4例,盆腹腔粘連患者3例。兩組患者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2 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出血原因對比
瘢痕子宮再次剖宮患者極易引發大出血,宮縮乏力、胎盤因素、切口延伸破裂和盆腹腔粘連都是引發大出血的主要原因。瘢痕子宮患者首次手術創口易形成粘連,導致患者二次手術時時間加長,出血量增加;瘢痕子宮較脆弱,易撕裂,撕裂后導致患者出血量增加;兇險性前置胎盤導致患者出血幾率增加。患者應樹立正確預防瘢痕子宮再次手術術中出血觀念,減少首次剖宮產幾率,盡量采取陰道分娩,若剖宮產情況不可避免,應在患者術后護理中加強護理,降低出血率。根據結果可知,觀察組有術中出血患者4例,出血率為6.67%;對照組有術中出血患者15例,出血率為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374±29)ml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術中出血量(586±62)ml,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宮縮乏力、胎盤因素和盆腹腔粘連是引發術中出血主要原因。觀察組中有宮縮乏力患者2例,胎盤因素患者1例,盆腹腔粘連患者1例;對照組中有宮縮乏力患者8例,胎盤因素患者4例,盆腹腔粘連患者3例。兩組患者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瘢痕子宮再次剖宮產術出血率明顯高于首次剖宮術出血率,術中主要出血原因有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和盆腹腔粘連,醫護人員應降低患者首次剖宮產發生率,嚴格掌握剖宮產指征,從而減少患者剖宮產再次妊娠并發癥及產后出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