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物理教師應該充分掌握科學思維的含義并了解基本內容,在物理課堂上滲透科學思維教育,幫助學生掌握物理知識與內容。本文結合高中物理教學實踐,分析課堂教學中落實科學思維教育的措施,以期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物理;科學思維;滲透策略
一、 引言
科學課程承擔著培育學生科學思維素養的重任,物理學科作為典型的科學課程,更肩負著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素養的責任。與此同時,高中物理新課標提出科學思維素養,這也是物理學科主要教學目標。教師全面掌握科學思維知識與內涵,全面落實到課堂教學內容上,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二、 知識建構彰顯過程性
科學思維教育并不是簡單傳授即可達成,要學生通過親身經歷與體驗。科學思維培育并不能當作知識進行傳授,要求投入到物理知識建構的整個過程中。學科知識通過教材呈現出來,但并不能全面體現科學探究的精神與智慧,學生通過教材也無法提升科學思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避免出現單純傳授知識的情況,要塑造良好的物理情境,并對整個知識形成過程進行設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如,牛頓第二定律教學時,教師不能簡單地直接向學生講解規律,也不應該讓學生急急忙忙地找尋F,m,a三者之間的關系。課堂上引導學生理順三者之間的關系,通過邏輯推理的方式找準實驗探究方向,明確實驗探究目的。要讓學生明確一個道理,研究的重點就是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規律與影響因素,探尋這些影響因素之間存在的關系。學生逐漸明白各項指標之間的聯系,逐步培養與養成科學探究思維。
三、 聯系生活激發興趣
物理是跟現實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在教學中只有將課本知識跟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才能體現出物理科目學習的價值和意義,讓學生體會到物理學科的奧妙,對其產生探索的興趣。基于物理學科這樣的特點,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借助生活實例開展生活化教學。
例如,高中物理課本中講到的超重與失重,是現實生活中的一種現象,教師可以調動學生來深入思考其中的現象,在學生思考基礎上來對應分配任務,以學生完成任務的方式來獲得主觀體驗以及真切的感受,具體的實踐活動為:將學生組織到帶有電梯的大型商場,使他們乘電梯自底部直接上升至頂部,再重復相反的動作,可以將電子秤放到電梯中,學生站在電子秤上,來對應查看電子秤上學生體重的變化,學生動態地觀察到數字的變化,則能夠神奇地感受并體會到超重與失重現象,這樣就達到了深刻的主觀體驗。除了商場電梯測試體重的方法外,還可以組織學生自提彈簧測力計,在乘坐上下電梯過程中來觀察彈簧測力計的動態變化,以此來找到其中的超重與失重問題,這樣學生經過反復地體驗、感受則可以更加深刻地掌握并理解牛頓定律,讓生澀、抽象的理論付諸現實生活,在現實生活中領悟自然科學的奧妙,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四、 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需要正視自身工作,面對一些較為復雜、艱澀、專業性較強的知識點,教師應做好自身輔助工作,利用相關原理或知識點對學生進行啟發和引導,在糾正學生錯誤觀點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索的熱情,繼續以一個新的理念或者方式進行探究,為高中物理課堂注入新的活力和激情。因此,在新課改的推動下,高中物理教師要不斷地深入、全面認識自我,大膽突破和創新,采取新的教學方式方法,幫助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獲得更多更全面的物理知識,同時加強學生創新思維和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例如,在學習“自由落體運動”時,教師可以采用“對比實驗”的方法進行教學,這就比以往的“說教”式好很多。具體方法為:取兩個不同物體,讓其在同一高度同時落下,讓學生來判斷到底哪一個物體下落得快,以此驗證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是否正確。考慮到環境因素的影響,在實驗探究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借助電腦反復實驗,并自己求得重力加速度的數值進行對比,以此幫助學生判斷自由落體運動的性質。而且學生親自動手,通過這些實驗將物理知識與實踐操作充分融合,代替以往的死記硬背,能快速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五、 科學思維教育評價分析
評價引導著學生的學,同時也引導著教師的教。因此,無論是由教師主導的隨堂評價、作業評價、校內考試評價,還是由上級部門主導的質量檢測、學業考試評價,課程標準給出了評價原則、評價任務設計和評價方式。對于評價功能很強的經典習題,對實施新課程標準中應加以保留;有些習題雖不能對核心素養作出有效評價,但其聯系實際的情境很好,這樣的習題可以通過對習題立意、設問進行改造、創新,使之煥發新的活力。
比如,過去常見的一道習題:測量人上樓梯的功率,需要哪些器材?需要測量哪些物理量?用相關物理量表示測量的結果。如果把這道習題進行如下改編:設計一種測量自己上樓梯時的功率大小的實驗方案,要求根據方案進行實際測量,寫出實驗報告。并由此預測用一臺跟自己上樓功率相同的電動機,把質量為M的磚從一樓提升到二樓至少要花費多長時間。這樣的一道課外作業題,就不只是簡單套公式進行計算這么簡單,訓練的目的是讓學生經歷這項探究活動,感悟物理思維方法和科學方法,在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上,收獲遠大于做幾道普通的習題。
六、 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物理教學滲透科學思維理念,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物理學習質量。本文通過聯系高中物理教學實踐,分析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科學思維教育的措施,旨在提高物理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物理素質。希望通過本文論述,為類似研究提供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梁曉南.關注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高中物理教學方式解讀[J].華夏教師,2018(23):69-70.
[2]李潔如.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培養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8.
[3]郭帥.基于核心素養下物理學史和高中物理教學相結合的實踐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
田豐,重慶市,重慶市酉陽第二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