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媛
【摘 要】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患者經優質護理干預后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一組參照組,采取醫院普通護理干預,另一組為觀察組,除一半護理外,加之采用心理飲食、環境護理等。比較兩組干預前后肺功能、生活質量評分和對護理的滿意程度變化。結果:觀察組在經護理后的肺功能指標、生活質量評分、對護理的滿意度均高于參照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結論:優質護理干預對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預后有一定的效果,可在臨床以予以推廣。
【關鍵詞】優質護理;慢性阻塞性肺炎;老年
【中圖分類號】R563.9【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0--02
慢性阻塞性肺炎,是呼吸系統的一種常見疾病,主要由于各種原因誘發的慢性支氣管演變而成,中老年群體高發[1]。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進展,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的治療需得到更為密切的關注。為了探討有優質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的護理效果的評價,本研究選取收治于我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炎的老年患者作為對象,對比不同護理干預的效果差異,具體研究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于2017年3月_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9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研究對象,包括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43例,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炎的診斷標準。將所選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包括患者45例。一組為觀察組,其中有男23例。女22例,年齡為65-82歲,平均年齡(71.36±.8)歲。另一組為參照組,有男24例,女21例,年齡63—85歲,平均年齡(73.5±8.2)歲。對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P﹥0.05,表示兩組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可以進行比較與進一步的分析。所有研究對象中不包括合并有其他嚴重器官功能障礙的疾病,并且均了解本次研究的流程,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護理方法 參照組(采用醫院普通護理):醫護人員于患者入院后指導患者遵醫囑用藥,監測患者各項生命指標,完善患者的多項檢查生化指標。對患者的日常生活、恢復護理進行管理指導等。
觀察組(采用優質護理):在醫院普通護理的基礎上,還包括:(1)環境護理:保證患者安心舒適的休息環境,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防治空氣中的過敏性物質給患者刺激呼吸道。保證室內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注意每天的消毒,保證患者能有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保證其充足的睡眠。(2)心理護理: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炎發病時間久,并會給患者帶來長期的生理不適感,患者經常產生緊張、焦慮、不安、急躁等不良情緒,對疾病的治療過程產生阻礙。因此,要求醫護人員要積極地與患者溝通,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耐心解答他們的疑問,對發現的異常心理狀態及時溯尋原因,疏導緩解。指導患者如何應對治療患病期間所產生的不良心理狀態。同時要指導患者及其家屬有關疾病的治療護理相關知識,讓患者更有信心面對疾病,積極參與治療護理過程中[2]。(3)飲食護理:醫護人員需要根據不同患者的病情給予個性化的膳食指導。保證飲食結構正常,膳食比例合理,鼓勵其多攝入新鮮果蔬,及高蛋白飲食,戒煙限酒,少使用生冷、刺激性食品[3]。注意患者不要刺激呼吸道,避免引起患者咳嗽。(4)健康教育:指導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炎的知識,使其了解治療和護理的相關過程,指導患者進行康復呼吸訓練,如慢跑、健身操等,訓練患者的呼吸功能,幫助改善通氣,調整心肺功能[4];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告知他們如何關注自己的病情變化,及時予以反饋,一旦發現異常情況需采取相應措施處理。
1.3 效果指標 比較干預前后的兩組肺功能、生活質量評分和對護理的滿意程度變化。用FEV1和FEV1/FVC對患者的肺功能狀況進行常規評估;用生活質量量表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使用自制的護理滿意度問卷評價患者對護理大滿意度。
1.4 統計分析工具與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22.0作為統計處理軟件,進行數據的處理和分析。定性資料使用(n,%)表示,用檢驗進行統計處理。定量資料使用(xs)表示,用t檢驗進行統計處理。檢驗水準為0.05.
2結果
2.1 肺功能比較 觀察組FEV1護理前(1.56±0.53)L,護理后(1.80±.45)L;FEV1/FVC護理前(51.9±4.2)%.護理后(66.4 ± 3.9)%;參照FEV1護理前(1.54±0.44)L,護理后(1.58±0.54)L;FEV1/FVC護理前(51.963±.82)%,護理后(58.54±.22)%。兩組相比觀察組數據在護理后明顯大于參照組。經統計學檢驗后,P﹤0.05,差異顯著。
2.2 生活質量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為(93.45±.6)分,參照組患者為(70.53.±9)分,兩組比較,觀察組的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參照組,經統計學檢驗后,P<0.05,差異顯著。
2.3 護理滿意度評價比較 觀察組患者在護理后填寫的滿意度問卷中,非常滿意19例,滿意25例,不滿意1例,滿意度為97.78%,參照組的患者非常滿意10例,滿意26例,不滿意9例,滿意度為80%.觀察組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顯著(P<0.0500。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炎進展緩慢,治療周期長,如未進行有效治療與護理,病情會進一步惡化,發展為呼吸衰竭等更為嚴重的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生存和生活質量[5]。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是該病治療的重點,護理干預對該病的預后也是非常關鍵的。
在本次研究中,經過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環境護理。健康教育的優質護理的患者,相較于一般傳統護理,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更為明顯,生活質量提高,且護理的滿意度也顯著增加。表示優質的護理干預對于老年慢性肺阻疾病的有、預后有一定的效果,可在臨床予以推廣。
參考文獻:
李娜,舒適護理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5) :161-162.
周美華。對住院的老年慢性肺阻患者進行舒適護理的效果分析,當代醫藥論叢,2015(14) :70-71
王園。優質護理干預老年慢阻性肺炎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6) :166-167.
李軍華,楊永靜。優質護理干預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響。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7,10 (2): 209-210.
葛捷,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觀察,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23) : 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