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語文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激活學生思維,實施分層次教學,注重課堂教學效率,更加注重課堂教學實效,以推動語文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素質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語文;策略
新課程改革已經在全國推行了很長時間,其注重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改革,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所有的教學改革和設計都要指向學生能力發展目標,都是為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只有真正讓學生的知識得到豐富,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強化和提升,讓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精神得到培養,這樣的教學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學。
一、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主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實踐的主人,所有的教學設計和實踐活動都必須圍繞學生來開展,都必須將學生當作教育和實踐的核心對象,這樣才能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好地理解、感悟、實踐知識,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高中語文課程教學改革一定要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應做好組織引導,挖掘學生的實踐潛力,提升學生的合作探究熱情,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提升綜合能力素養。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這是朱自清非常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也是教材必選的優秀散文。這篇散文寫的景色非常優美,表達的情感也非常細膩、真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不是要求教師更多地講解,而是讓學生更好地去體驗,去感受。讓學生通過閱讀進入散文所描繪的畫面,體會“月色下的荷塘”是多么的美麗迷人,“荷塘上的月色”是多么的朦朧,“荷塘的四周”光與影旋律是多么的和諧。讓學生通過想象進入散文的意境之中,感受散文所描繪的優美畫面,體會作者超脫現實之后的淡淡喜悅和淡淡哀愁。這些東西不是教師能直接講給學生的,而是需要學生自己去閱讀、去想象和聯想的,只有將文字變成相應的畫面,變成具體的場景,才能獲得身臨其境的感覺,并且找到與作者的情感共鳴,學生才能獲得真正的審美藝術享受,這樣的教學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學。否則,無論教師講得如何天花亂墜,如果學生不能通過想象進入課文畫面,教學都是無效教學,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審美體驗,提升學生的閱讀和鑒賞能力。
二、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激活學生思維
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去感知、去思考,從而真正將問題情境感知、體驗與思維能力有效結合,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去分析,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學生有了問題,就會主動去思考,就會結合自己的閱讀理解分析作品的情節、人物、社會背景,了解作品的特色,就會有更強烈解決問題的沖動和欲望,就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相互合作與探究,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具體的問題中提高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例如《鴻門宴》,這是高中一篇非常重要的課文,故事性非常強,雖然是一篇歷史散文,但人物形象塑造得非常鮮活。在理解基本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這樣的問題:鴻門宴上,面對亞父范增的反復暗示和提醒,項羽為何一直無動于衷?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而項伯掩護沛公的表現也非常明顯,項羽應該看得一清二楚,為什么項羽沒有阻止項伯?后人多說項羽放走劉邦,等于放虎歸山,釀成大錯,你怎么看?然后,讓學生結合問題反復閱讀課文,從故事的發展以及當時的社會時代背景,聯系項羽和劉邦等人的不同出身去分析問題。學生帶著這些問題,積極合作探究,相互質疑,最后得出了一些非常有創意性的觀點和認識。首先,項羽已經答應項伯“因善遇之”,劉邦才赴宴,項羽應當一諾千金,遵守諾言。其次,項羽的實力非常強,兵40萬,劉邦才10萬,而且項羽的隊伍兵強馬壯,項羽隨時可以在正面戰場滅掉劉邦,鴻門宴上殺掉劉邦非君子所為。再次,劉邦是一個非常善于演戲的人,在鴻門宴上已經表現出來極盡卑微之能事,表達對項羽的百般奉承,打消了項羽對劉邦的顧慮。還有,當時項羽已經被尊為西楚霸王,其他各路諸侯都在觀察項羽對劉邦的態度,項羽一旦殺掉劉邦,其他諸侯立刻就會聯合起來攻擊項羽……這樣的教學能夠充分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結合問題情境去分析,可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
三、實施分層次教學,實現學生整體進步
新課程背景下,課程教學更加注重學生基礎,立足學生實際,堅持因材施教策略。高中學生的語文基礎和素養有著較大的差距,語文教學一定要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基礎層次差異來實施不同的教學策略。分層次教學是最好的教學方式,通過實施分層,針對不同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為他們提供不同的學習資源,并且采用不同的教學評價。以此來讓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中找到自己的目標,對自己進行準確的定位,從而讓他們真正在學習中獲得自信,逐步進步,最終實現教學的全面進步和整體提升。針對基礎層次低的學生,為他們設置基礎問題,不斷夯實基礎,針對高素質高層次的學生,為他們提供一些富有挑戰性的問題,促進學生向更高層次邁進,并且讓低層次的學生向中等層次的學生靠攏,中等層次學生向高等層次的學生看齊。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生都能實現進步,促進了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
總之,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一定要注重教學的實效性,讓學生真正獲得能力和素養。在教學中需要不斷改進和創新,注重學生全面發展,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以推動語文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素質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趙振威.高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策略探析:評《高中語文教學指導》[J].中國教育學刊,2017(7).
[2]魏金朝.高中語文課堂中滲透語文核心素養的幾點思索[J].科普童話,2019(4).
作者簡介:張宏勛(1968.10—)男,漢族,甘肅通渭人,大學本科學歷,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育教學。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