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燕
摘 要:在信息化和科技化時代之下,計算機科學與人們的生活實踐實現了緊密聯系,計算機應用能夠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促進生產資源和應用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社會公眾在社會生活實踐的過程之中也以計算機為主體,積極地為個人的生活實踐提供更多的便利。在推動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之中,我國教育學界也以計算機教學為主體,為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和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空間,對此,以中學計算機教學為研究對象,具體闡述了這一教學模式的相關內容及形式。
關鍵詞:中學計算機;教學思考;興趣
一、引言
隨著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有了較大的改善,其中計算機教學開始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計算機教學能夠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彌補學生在想象力和邏輯思維判斷力上的不足。老師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學儀器和教學設備,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為主體,保證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發展之間的緊密聯系,促進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但是與其他的教學內容相比,計算機教學所涉及的內容和形式相對比較復雜,老師需要注重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革新。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不管是素質教育還是新課程改革都明確強調老師需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自主研究,提高學生的分析和邏輯思維、判斷能力,保證學生能夠在個人興趣的引導之下挖掘自己的學習潛能。在課堂教學實踐時,老師需要關注課前導入的合理設計,調動學生的興趣,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地探索全新的知識,實現知識的合理應用。
課前導入所涉及的內容比較復雜,老師需要注重語言的提煉及不同案例的分析,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選擇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比較緊密的課程案例,提高學生的打字速度,保證學生掌握具體的打字技術,消除學生在心理上的厭煩和畏懼,讓學生能夠主動地接受老師的引導,大膽表達個人的意見和看法。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實踐工作能夠體現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豐富性,營造一個更加輕松且活躍的教學氛圍,促進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升。
三、明確目標,積極引導
計算機教學對老師和學生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大部分的教學內容實踐性相對較強,對此,老師需要關注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分析及提升。一個清晰明確的目標能夠保證后期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老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深入分析和解讀目前的計算機教學大綱,保證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之下主動地完成不同的學習任務。其次,老師需要考慮學生不同的層次水平、學習能力,以此來制定層次性的學習目標,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真正地實現教學和學習的有的放矢。在利用不同的信息技術制作教學課件的過程之中,老師還需要將簡單的講解與不同的課件展示相聯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于一些比較基礎性的內容來說,老師可以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方向,相比之下,如果學習難度較高,同時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系比較少,那么老師則需要進行深入的解讀,積極地將視頻、音頻的播放和圖片的展示融入主題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樹立一定的學習自信心,從而更好地實現自主學習和自我教育。
四、講解和訓練相聯系
新課改明確強調老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需要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主動研究,但是中學生個人的社會實踐經驗不足,邏輯思維能力還處于提升之中,對老師的依賴性較強,對此老師的簡單引導和講授非常關鍵。中學計算機教學難度較高,為了彌補學生在想象力以及社會生活實踐經驗上的不足,老師需要將簡單的講解與日常訓練相聯系,采取恰當的策略和手段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和應用能力,鼓勵學生將所學校的計算機理論知識融入社會生活實踐工作之中,不斷提高個人學以致用的能力,掌握計算機學習的技巧和精髓。其次,老師還需要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明確學生在基礎知識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障礙,靈活應用不同的計算機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知識應用能力和技巧,這一點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知識運用能力有著關鍵的作用。在將簡單的講解與日常供電相結合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以不同課程章節知識的具體安排為切入點,留下20多分鐘的時間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和自主分析,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進行相互討論和研究。另外,為了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討論環節,老師可以以小組教學為主體,通過對學生學習能力和計算機水平的分析進行優等生和差等生的搭配和互換,讓學生能夠了解計算機技術學習的技巧和核心要求,結合個人在預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各類問題進行針對性的突破。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育背景有所區別,個人的個性化發展方向差異較大,老師需要盡量避免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對學生進行簡單的引導和知識灌輸,站在宏觀的角度將理論分析與實踐研究相結合,不斷促進教學質量和水平的穩定提升。
老師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需要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和引導學生樹立一定的主人翁意識,為學生的自主實踐和主動研究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渠道,將情境教學和實踐教學融入主體環節,保證學生能夠在引導之下掌握計算機學習的技巧。
參考文獻:
[1]石萍.中學計算機教學的幾點思考[J].知識窗(教師版), 2009(8):10-11.
[2]張振梅.關于中學計算機教學的幾點思考[J].考試周刊, 2013(24):118.
[3]邊琦,田振清.關于改進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15(5):108-110.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