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大水泊小學毗鄰威海機場,始建于20世紀50年代。學校現有教學班10個,在校學生270,教職工39人。近年來,大水泊小學以藝術教育為抓手,以書法、陶笛為特色項目,深入實施藝術普及教育,有效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促進了學生、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藝術教育;有效傳承;可持續發展
一、立足實際,理清藝術工作思路
培養健康陽光、博愛善學、知書達理、自立創新的博納師生群體,是我校博納教育的育人目標。如何充分發揮藝術教育啟智、育德、尚美、陶情的育人功能,促進學生的全面、個性發展,實現學校的特色發展,是我們學校管理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大水泊自古以來就有崇文好書的優良傳統,著名學者、教育家、書法家于植元就是文登大水泊人。如何將這一文化資源轉化為學校特色發展的有效力量,以藝術教育的全面普及提升學生審美情趣和藝術素養,實現傳統藝術的有效傳承?在文登區書法、器樂進課堂活動引領下,我們立足“博愛育人,納新成才”的辦學理念,積極探索適合學校實際的藝術教學形式和載體,明確了以傳統藝術中的書法、陶笛為特色項目,以“一字一樂”普及教育,促進學生全面、個性發展的工作思路,旨在通過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實現促進學生審美情趣、藝術素養穩步提升和藝術教育全面普及的目標。
二、夯實基礎,提供實施保障
1.健全管理機制
學校把藝術教育工作列入《教育教學工作計劃》,成立了藝術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校長負責整體規劃,副校長負責藝術設施設備的配備與管理,教導處負責藝術課程建設、師資培養和教學實施,德育室負責藝術活動的開展、社團建設和學生評價,各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確保藝術教育的有效實施。
2.完善教學設施
學校新建了書法教室,按省級規范化學校標準配備了藝術專用教室的設備和器材,并逐年加大投入力度,為藝術課程的實施和學生社團活動提供了有效保障。
3.提升教師素質
學校定期邀請我區藝術名家到校進行專業指導,定期選派藝術教師外出觀摩學習,設立專項資金鼓勵藝術教師進行在職進修,在崗培訓。將每周三、周五中午課前十分鐘確定為教師技能訓練時間,每學年組織一次藝術教師教學技能比武,努力夯實藝術教育根基。
4.營造藝術氛圍
學校精心打造書法、音樂專用教室的文化氛圍,設計了書畫長廊,展示教師和學生的優秀書畫作品;定期通過學校校刊、校報展示優秀的師生作品和精彩活動照片,激發師生習書法、奏陶笛的熱情。
三、拓寬途徑,大力實施全員普及
我們努力立足課堂教學、校本開發、多彩活動、多元評價四條途徑,廣搭藝術教育實施平臺,努力實現藝術教育的全員普及。
1.以課堂教學為陣地
我校把書法課列入課表,嚴格落實“每周一節書法課,每天練字一刻鐘”,由外聘的專業書法教師進行指導。學校還自編了書法操,引導學生通過身姿的變化體會漢字筆畫的抑揚頓挫,感受書法藝術的流暢與柔美。
在音樂課堂中,我們將古器樂陶笛作為課堂器樂在二至五年級學生中進行普及教育,并將小型打擊樂器與陶笛吹奏相融合,不斷創新陶笛演奏教學方法,提高課堂器樂教學的實效性。
2.以校本課程為補充
學校組建了十多個藝術類社團,利用每周校本選修課時間進行技能訓練。一方面邀請社會上的專業人士定期到校指導,另一方面制訂詳細的考核標準,通過“器材配備、教師指導、日常監督、考核評價”的“四個落實”,使一大批學生的藝術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和發展。
3.以多彩活動為平臺
學校定期組織書法大賽、書畫展、器樂合奏比賽、校園藝術節活動等為學生風采展示搭建廣闊平臺,并通過家庭才藝展吸引家長參與到學校藝術教育活動中來,有效激發了學生愛藝術、學藝術的熱情。
4.以德育實踐為拓展
學校重視藝術傳承與德育實踐的緊密結合,充分發揮傳統文化藝術在啟智、育德、尚美、陶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例如,在紅色十月德育主題月活動中,我們開展講紅色故事、唱紅色歌曲、誦紅色經典、書紅色詩詞、演紅色小劇等系列活動,以藝術的形式展現德育主題,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5.以多元評價促發展
我們制訂了詳細的書法等級考核標準,從寫字姿勢、結構布局、字跡卷面、書寫速度等方面分年級明確評價標準,確定評價等級,讓每個學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激發他們學習書法的積極性,實現學生書法水平的不斷提高。學生陶笛考級依據規定曲目的個人演奏和班級合奏情況來確定等級,每學期頒發“藝術之星”榮譽證書,結果列入期末的“博納”少年評選。
四、一路耕耘,藝術教育成果豐碩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全面推進藝術教育的同時,我們師生的藝術素養得到全面提升:在區教育局組織的藝術展演比賽中,我校連續三年名列前茅;2018年的區級才藝比賽中,我校榮獲軟筆書法二等獎、硬筆書法第一名,器樂第一名,合唱一等獎,美術團體第一名,音樂團體第二名的好成績;我校美術教師在省、市、區組織的各項比賽中獲獎30余人次,在省、市美術雜志上發表作品20余人次,14名教師成為各級美術家、書法家、音樂家協會會員,多名學生通過山東省教育廳組織的書法考級。
五、反思展望,深入推進有效傳承
反思我們幾年來的探索與實踐,還存在很多不足:藝術課程建設有待于進一步完善體系、形成特色;藝術教師培養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素質、提升技能;藝術評價考核還有待于進一步細化標準,形成機制等。
教育需要仰望星空,更需要腳踏實地,大力推進優秀文化藝術的有效傳承,我們還需要扎扎實實,砥礪前行。我們將繼續加大藝術教育投入,深入實施藝術教師素養提升工程,進一步完善師生評價體系,促進師生藝術素養的穩步提升,有序推進優秀文化藝術項目的傳承。
參考文獻:
[1]李原.傳統文化中的智慧:善意與留白[J].中國企業家,2018(24):103-104.
[2]陳梅,范剛,吳東懋.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建設現代雅慧校園[J].教育科學論壇,2018(35):35-37.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