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健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要想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就需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教學中學會思考分析和探究知識。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創設多樣化教學情境、有效開展合作探究、融入數學思想等多種方式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讓學生在掌握新知識的同時有效提高數學知識運用能力,促進其核心素養的有效養成。立足教學實際,對教學方法展開論述探究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訓練;教學方法;有效策略
數學學科的邏輯思維性較強,且貫穿整個基礎學科教育的始終。作為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啟蒙時期,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培養為學生后續學習抽象數學知識奠定了堅實基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能夠轉變過去“灌輸式”教學模式和重視學生成績忽略能力發展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通過創新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我認知思考,在有效的探尋中提升學生思維發展,更好地實現學生數學綜合素質有效提升。
一、創設多樣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中包含著豐富的數學符號,多變的數學公式及較為復雜的數學運算,小學生的抽象思維還處于發展階段,面對抽象知識難免會覺得難以理解。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仔細研讀教材,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情境,在生動、形象的情境教學中促進學生深入理解知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比如,在教學“我當小廚師——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我在課前給學生布置了預習任務,備課時我通過多媒體課件創設了動畫情境,課堂上配以背景音樂給學生敘述這個故事:小松鼠一家住在森林里,秋天不遠處山坡上的栗子熟了,松鼠媽媽摘回來一大筐準備過冬,松鼠寶寶吵著要吃栗子。松鼠媽媽說:“答對我的問題就分給你們吃。”小松鼠聞著栗子的香味垂涎欲滴,讓媽媽快快出題。松鼠媽媽說:“如果我手里有4個栗子,平均分給大寶和小寶,每個人能分幾個?”“2個!”“可是我手里只有一個栗子,你們兩個平均分,一人能得多少個?”小松鼠撓撓耳朵,想不出來。“預習了今天的知識,你能幫助小松鼠嗎?”這樣,通過生動的故事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開展合作探究,提升學生探究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倡導下實施自主合作探究教學,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從教學活動的主導者變為學生學習生活的引導者、啟發者,在課堂中讓學生分小組合作探究新知識,能有效驅動學生學習動力,促進學生自主能力發展和探究能力提升。
比如,在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一課時,為了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高自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在教學中以問題為引,通過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中親身經歷完整的探究過程:首先,利用課本知識讓學生自行交流長方形的面積和它的長與寬存在什么關系?動手擺一擺,歸納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是什么?長方形的長不變,寬發生變化,面積怎樣變化?長寬都發生變化,面積又會怎樣變化?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分析和歸納相關的知識后,可以讓學生兩人一組動手回家量一量家里的客廳面積、教室、操場的面積。
三、融入數學思想,促進數學思維發展
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更多地將教學關注點放在了學生基礎知識技能提升上,忽略了挖掘知識背后蘊含的數學思想,這就導致學生學到的數學知識淺顯,不夠深入透徹,長久下去學生的思維發展和提升必然受到限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感知數學思維,可以在教學中有效滲透數學思想,在思想滲透中幫助學生構建知識。
比如,在教學“小數乘法”一課時,我在充分研讀教材之后,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將之前學過的整數乘法設置在導入新課環節,讓學生在整數乘法和小數乘法的類比中找到兩者之間的異同點,在知識比較中學生很快進入了課堂學習狀態。在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一課時,在學生合作交流中教師可以傳授學生數形結合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或者運用拆分轉化思想,將兩位數的算式轉化為口算,更加簡便快速得出答案。以拆分轉化思想為例,比如在計算14×22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發現計算方法,有的學生將14拆分為10+4,還有的學生將22拆分為20+2,都比較容易計算出最終的結果,這就是運用了拆分轉化思想。針對一些對知識不能理解的學生,教師可以用圈畫點子圖,讓學生理解為什么這樣算能得出結果。這樣,在有效的思想滲透中幫助學生拓展了數學思維。
綜上所述,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提升是一個長期的培養過程,并非一蹴而。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唯有轉變思想,樹立正確的數學教學觀,在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引領下創新教法,通過多種教學模式啟發學生對數學知識展開思考,讓學生在探究知識的過程中體驗數學魅力,開啟思維,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的邏輯思維發展,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有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形成。
參考文獻:
[1]杜鳳巧.淺析小學數學教學怎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學周刊,2018(35):71-72.
[2]薛洪林.小學數學教學思維發展策略探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8,34(11):184-186.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