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志偉
摘 要:藏區初中開展的漢語文教學與漢族地區的語文教學是截然不同的,文化觀念不同、習俗不同、語境不同,導致教學的難度也是不同的,從現階段實際情況上看,藏區初中開展的漢語文教學整體質量還是有待提升,同時教學的氛圍不夠濃厚,與現階段教學改革的要求是不符合的,這種情況需要明確藏區初中開展的漢語文教學中的主要問題,然后在教學策略上做出適當的革新。對藏區漢語文的教學策略展開研究,希望對藏區漢語教育的發展有所促進作用。
關鍵詞:藏區;初中漢語文教學;意義;策略
藏區也有著自己的信仰和風俗,也有自己的語言體系,但是藏語在國內終究是小范圍的語言,若是藏區人民想要實現與外界的溝通,還是需要進行漢語文學習。因此在初中階段,設立了漢語文的學科,其可促進藏區的整體發展。近年來國內的教改在不斷推進,在藏區初中開展漢語文授課也是要進行適當革新,促進國家教育的整體發展。
一、藏區漢語文教學的意義
漢語文授課促進學生對漢語學習,對更多的文化知識進行學習,讓學生視野得到拓展,這樣學生可以更好地對藏文類的學科進行學習,在計算機等學科的知識學習方面,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助力,對藏區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可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另外就是漢語文授課中不僅僅有漢語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具備更強的溝通能力以及專業素質,漢語文授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利于讓學生對發達的地區擁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對國家發展也是更加了解[3]。藏區中農牧區是非常多的,這些農牧區是與外界很少交流,加上當地的交通水平是落后的,影響到了藏區的整體發展以及對外交流。漢語文授課促進藏區與外界的交流,對藏區的資源展開充分利用,與各地區展開合作和交流,促進民族的融合以及發展,也是對社會發展的一種促進。漢語文授課不僅僅是漢語的教學,也是一種文化教育,對藏區的安定團隊以及經濟進步至關重要。
二、藏區初中漢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質量較低
現階段藏區的漢語文授課已經在不斷發展,但是整體上現有的漢語文授課質量還是有所不足。當地初中生僅僅是對漢語文授課中的一些理論進行了學習,沒有足夠的實踐效果。而且在漢語文授課中,學生對文化知識沒有足夠的了解。漢語文授課中雖然是會使用漢語,但是日常漢語文的使用并不多[1]。還是多數在使用藏語,這對漢語文授課的效果產生了一定的阻礙,對學生的漢語文學習也是非常不利的,教師的專業素質以及教學方法也是有待革新,學生對漢語文沒有足夠的學習積極性。
(二)不符合教學改革的需求
現階段藏區初中開展的漢語文教學,主要還是以基礎知識為主要的教學內容,但是忽視了藏區學生對漢語進行學習,主要是為了實現與外界的溝通,在實際表達能力以及溝通能力上的鍛煉,還是需要進一步的提升,而且在漢語文授課中,其實一個班內的學生之間真正漢語交流也是需要加強的。
三、藏區漢語文教學的策略
(一)加強教學資源的開發
漢語文授課中教師需要加強各類教學資源的開發,結合當地的漢語學習需求,需要在藏區增加教學資源方面的整合,積極借助網絡對教學資源進行開發,讓學生知識學習更加全面。對當地學生來說,漢語文授課更多是為了實現與外界的交流,讓學生更加容易地進行漢語文的學習,并配備影像類的學習資源,讓學生的漢語文學習更加準確。
(二)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學校可以定期展開對漢語文授課教師的培訓,讓漢語文授課教師的專業素質以及教學能力得到提升,讓教師知識面更加廣闊,可以將更多的知識以及文化傳遞給學生,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教師一定要對藏文化有全面的了解,實現藏語知識和漢語知識的結合,讓學生更好地進行理解以及記憶。另外就是在漢語文授課中教師除了對一些漢語知識進行傳遞,還要讓學生在寫作方面提升能力,讓學生可以具備更好的文化素養,同時教師要將更多的知識掌握,制訂出合理的學習計劃,促進漢語文授課整體質量的提升。
總之,漢語文授課不僅僅是對學生本身的發展是有好處的,對藏區發展也是有著不可忽視重要價值,這種局面下,藏區的漢語文授課一定要達到足夠的水平,教師需要結合藏區的實際情況,在漢語文授課中展開教學方法創新,并實現對漢語文授課內容的不斷擴展,讓學生可以在漢語文方面有更強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張雨晨.初中語文課堂現代文閱讀教學的三種模式研究:以魯迅的小說《故鄉》《孔乙己》為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9):71-72.
[2]楊佳.此中有真意,山水共知音:論初中語文《答謝中書書》中山水審美意識教學[J].名作欣賞,2018(20):155-156.
[3]陸寧.播撒思維的種子澆灌智慧的花朵:論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J].學周刊,2018(20):104-105.
編輯 段麗君